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一中记忆 | 我已亭亭,不忧不惧

2024-7-17 08:49| 发布者: 赣榆一中| 查看: 302| 评论: 0

摘要: 我已亭亭,不忧不惧高三22班 李硕席慕蓉在《莲的心事》中曾写:“我已亭亭,不忧亦不惧”。在体悟席慕蓉优美文笔的同时,我也陷入了思考——是啊!我已亭亭,不忧亦不惧!感慨成长的过程,成长就是一个不断打破与重 ...

我已亭亭,不忧不惧高三22  李硕

席慕蓉在《莲的心事》中曾写:“我已亭亭,不忧亦不惧”。在体悟席慕蓉优美文笔的同时,我也陷入了思考——是啊!我已亭亭,不忧亦不惧!

感慨成长的过程,成长就是一个不断打破与重建的过程,我称之为塑造,目前为止,最能塑造我的阶段就是高中了——知识的丰富,价值观的重塑,自身的丰赡。这些足够用我的一生去领悟。

一中的生活十分美好而又充实,最让我怀念的并不是一中的饭菜,而是一中的老师,我的老师。犹记得高三第一节英语课的时候,英语老师威风凛凛地说“我生气的时候会打人的啊!”可是,最后就她最温柔最可爱。还有那特别特别爱笑的历史老师,我一直怀疑历史老师人生中最严肃的时候就是上课的时候,因为她私下里真的很爱笑。还有憨憨的政治老师,总是被我们气得不行。还有我的语文老师,她的作文指导真的特别特别棒,就是让我觉得一篇文章,它不是为了讲空话、大话,而是为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我记得我最喜欢的一段时间就是周三的第四节课——体育课,但真正令我向往的确是体育课后的午休,然后睡眼惺忪的样子上地理课,地理是我很弱很弱的科目,但它也教会了我一个很重要的能力——思考,思维方式是伴着我们一生的。

每次提起班主任,我都会想到他的口头禅“你的性格决定了你的命运”。好吧!我承认它有一定的道理,在高考的重压面前,班主任似乎是我们整个22班最最最紧张的人了,其实,我很喜欢班主任的课,因为他会让我们思考,而不是代替我们思考,“看到这个题,你怎么想”“你的第一印象很棒”。

往事历历在目,回忆触手可及,有喜也有悲,记得语文老师曾说过“成长是一辈子的事”,终生学习才是我们的目标。高考结束了,但学习永无止境,就像书中所写“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按照作文的套路,我应该点题,或者照应开头,但,这次我不这样做。“人生是旷野,而非轨道”,我想用一首歌收束全文。“因为孤独的总和,让我们相互依偎着,拥抱彼此的感伤,即使不能拥有”。


谢谢你,赣榆一中高三22  徐美子

毕业的那一天,终于还是来了,它如期而至,但我又觉得措手不及。我只想说一句话:“谢谢你,赣榆一中!”

我依然记得第一次去赣榆一中的场景,那一天天气灰蒙蒙的,下着小雨,我来到了那个传说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宿舍,开启了我荡气回肠的高中三年……

其实刚刚来到赣榆一中的时候,我心里全都是不甘心和不乐意,对于这个学校,我没有丝毫的幻想,对于未来在这个学校的生活,也没有任何的期待,只是觉得这个日子过一天算一天。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所有老师都很负责任,我周围的同学都很友好,我们在宿舍里从一言不发到欢声笑语,让第一次住校的我感受到了同学之间情感的纯真与美好。这个时候我渐渐熟悉了一中的生活,觉得赣榆一中也不是想象的那么糟。

我在高一的时候看过毕业的学姐写的一篇文章,她说她从来都没有后悔过来到赣榆一中,那个时候我看到这篇文章,笑了,觉得学校给了她多少钱,让她写出这样的话,现在我毕业了,我在此澄清学校一分钱都没有给我,但是我还是想说一句,我跟学姐一样,从来都没有后悔过来到赣榆一中!

学弟学妹们可能会问,这是为什么呢?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高二的时候,学校为我们更换了宿舍的床,学校也新开了图书阅览室,回宿舍之前,宿舍阿姨都会帮我们先把空调打开,高三的时候,学校更是装上免费的饮水机,那个时候我感觉赣榆一中的基础设施还是不错的。到了高二的时候,小高考如期而至,班里如火如荼的备考氛围以及最后成功的结果,让我感受到了努力奋斗的喜悦。我从那时起,真真切切地体验到了辛勤耕耘,收获成功的成就感,那时候我体会到,原来在一中的学习生活也可以是热血沸腾的。高三的时候,学校让我们体验到了满满的仪式感。从200天的接旗仪式到100天的成人仪式,再到最后的鱼跃龙门,临门一脚,手链还有幸运,都让我们踌躇满志,信心倍增。高考的早晨,我原本非常的紧张,可是在学校的壮行仪式上,当音乐响起,我竟然感觉到了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在助推着我,我朝着粽子奋力一跃,激动的奔向考场。

在三天的高考中,我一出校门就会看见一中老师的身影,纵使烈日炎炎,他们也坚持在门口等着我们。说实话,那是整个考场门口最美丽的风景线。考完试后,我回学校搬书,就在我快走到学校大门口的时候,学校的广播里突然响起了《年轻的战场》,我回头看着夕阳映照下的一中,恍惚间,百感交集。此时如果让我把我所有想说的都汇聚成一句话,那么我想是“谢谢你,赣榆一中。”。谢谢赣榆一中的老师们,谢谢我亲爱的同学们,谢谢打扫卫生的阿姨们,谢谢食堂打饭的阿姨们,谢谢宿舍和小店的阿姨们,谢谢高三楼小店的姐姐,谢谢门卫大爷,谢谢草丛里的小猫小狗,谢谢教学楼的小老鼠们。

谢谢你们,谢谢赣榆一中!


再寻重逢的岸高三22  庄笑笑

“那个夏天的蝉鸣比哪一年都聒噪,教室窗外枝桠疯长,却总挡不住烈阳。”——题记

在那个夏与秋的交汇期,十六岁的我带着些稚气,有些欣喜,亦有些迷茫,背着书包,羞涩地打量着眼前的一切,踏进了那扇充满故事的门,亦跌跌撞撞奔向未知的青春。

在一中,我遇上了一位仁慈友好的班主任,结识了一些有个性的朋友,喜欢上课轻松的氛围,也为搞笑的同学在课堂上的举动而开怀大笑。我们一起吐槽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大到整体的校园,小到食堂路上散发异味的下水道。无数的碎片与镜头让我不知从何说起,但这却是我独有的一中记忆。

鸟鸣是窗外渐渐倒数的钟声,考卷的分数是往上爬的树藤。自高三那个暑假后,总是会有大大小小的考试,摸底考,周考,月考,百校联考,而更加努力地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也因此成为了我们更加坚定不移的目标。看着倒计时日一天天地减少,心绪也从轻松愉悦变得愈加紧张,每天叫喊着“这个学我是一天也上不下去了”“我想放假,我想回家”,于是各种各样的活动成了我的精神支柱,高三上学期的趣味运动会和义卖见证了我们的松弛,下学期的百日誓师揭下了最后奋斗的帷幕,四月的锦鲤跃上了我们充满希望的龙门,五月的饺子警诫我们到了“临门一脚”的冲刺,六月被老师戴上的“高考顺利”手链缀满了对我们的期望,高考前摘下的杏子祝我们“高考幸运”。

每一次的“厌学时刻”,仲成主任总能想出办法让我们在无止息的学习中,留下一些松弛的时间,抚慰我们疲惫的心灵。或许他总是用严肃,“要吃人”的眼光犀利地扫射着每一个班级的每一个同学,我们认为不起眼的小事在他那里被放大再放大,还有无数次听无数次让我无语的他的“学习热情论”(夏天感觉热说明学习热情没有外界温度高,冬天感觉冷说明学习热情没有外界温度高)。但其实仲主任还是很好的,讲课风趣,说话幽默,比如说小高考的时候问他一个物理题目,他举了在公园一个娱乐项目的例子,至今未忘。不止如此,我想,日后谈起一中,我会无数次的想起幽默风趣,爱护学生的“刚子”成刚荣老师,直言直率的李怀艳老师,温柔负责的“海菜”樊海荣老师,表面严厉实则和蔼的宋蔚晨老师,认真努力的张宜芳老师,以及兢兢业业的刘家林老师。

春去秋来,昼夜更替,看过了春日教学楼前的樱花,夏日湖中的莲花与操场满栏的蔷薇,秋日南门的枫叶和宿舍小路的桂花,冬日早上六点的朝霞和漫天飞舞的雪花。让我最难以忘怀的,还是一楼的拉面,从一开始的8元到后来的7元,从一开始的白瓷碗到后来的大铁碗,面条依然美味,汤底亘古不变。你要说它有多好吃,我无法回答,因为它不比校外的面美味多少,但我唯一可以回答的是,一中拉面是每一个一中学子心中的白月光。每一个吃到拉面的学子,背后定是汗水浸湿的校服和冲刺般的奔跑。一中拉面———独属于一中学子的青春回忆。

仲夏夜的梦,迷离又荒诞,欣喜又冗杂,我们相遇在夏季,终将离别于夏季。夏季的确是个热烈而仓促的季节,同时又是漫长的。在玉兰花开,合欢绽放的日子里,教室里弥漫着汗水与阳光的炽热,操场上留下少年的背影,树荫一隅三五女生嬉笑打闹,这些都是在毕业的留恋下被放大的琐事,也是青春的记忆。

或许青春就是这样美好,夹杂着些许的难过与悲伤。那晚晚自习风很大,吹得我看清了前方的路,走出青春的大门,我转身深深地鞠躬,向青春告别,向一个时代谢幕。人生不是轨道,意气风发的少年请继续朝着自己的那片旷野前行,路远,行则将至,愿诸君此行无憾,待到满载而归时,回头再看,“轻舟已过万重山”。

供稿:高三22班  校对:费拓  审核:马济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赣中网

GMT+8, 2025-5-1 12:39 , Processed in 0.07443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