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之所及皆是回忆,炙热的青春有迹可循。——题记 岁月如流水,带着欢快的笑声流走。当我们告别一中的时候,一定会想起在这里度过的美好时光。我们曾经在这里学习做人,增长知识,锻炼身体。校园里的每一片草地,每一棵树,每一朵鲜花,都能让我们想起过去的好回忆,让我流连忘返。 学习与课外活动是高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上,我们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努力汲取知识的养分。在课外活动中,我们则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参加各种社团和比赛。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能力,更让我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团队合作的力量。 感谢一中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优越的学习平台,我们才可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学习,我们才可以在春光烂漫里嬉戏玩耍,我们才可以在花间树荫下互相交流,也才可以在操场上尽情地奔跑。这使我们的学习充满趣味,劳逸结合。学校不仅风景优美,校园花香四溢,片片树叶迎风而起,而且美食丰富多样,香气蓬蓬的馄饨,美味可口的炸鸡块等等都是学习过后的不二之选,伴随着夕阳缓缓落下,我们又奔赴下一个日出。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着它的成长;大小草感恩地,因为大地给它生存的空间;我要感恩我的母校,因为她教我为人处事和掌握知识的本领。在这里,我遇到了语文老师渠晗,数学老师张玮,英语老师胡静,物理老师崔波,政治老师董兴丽,最后就是我的班主任张文山老师,他们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让我在一中感受到美好无处不在,也正因为有他们的帮助,我才能在求知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回忆刚入高三那一天,我怀揣着对高考,对未来的期盼开始奋斗,一中高昂的学习劲头让我振奋,也让我感激,如此雄军,何愁高考不胜?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高考期间我们全身心投入复习,朝着目标靠近一点又一点,终达理想彼岸,一中也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成为一中人心中的骄傲。 这个夏天,我们将离开母校,离开老师,离开同学,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感谢我们的母校,我认识了我亲爱的老师和可爱的同学。再见,亲爱的母校! 再见,亲爱的老师! 再见,亲爱的同学们! 愿此去前程似锦,再相逢依旧如故。 三年,全剧终,母校,再见! 阳光很好,洒于每个角落,照亮着少年风华正茂的青春——题记 你好,母校! 一晃三年,匆匆又夏天,伴随着酷热的夏风,我们的十二年寒窗苦读终是被画上了一笔句号。蓦然回首,一股复杂思绪涌上心头,这三年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认识了许多朋友,有良师也有益友。 还记得刚进入一中时,像一个毛头小子,由于是第一次住校,紧张的同时也隐含着期待。第一天晚上堪称兵荒马乱,关灯铃声响起的那一刻,我正含着牙刷和刚认识的同学聊得火热。慢慢地,我开始适应住校生活。早晨5:20起,晚上10:20睡,每天三点一线,教室、宿舍、食堂。我的运气很好,遇到的同桌都很认真,而这一切就如同一根针般不断刺激我的神经,促使我不断前进。 犹记得同学们在运动场上的高声呐喊,讲台前曾许下的铮铮誓言,我在家长会上初次主持时的紧张激动,这些点点滴滴现在都如放电影般在我的脑海中闪过.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终有千千结”,曾经抱怨学校不放假,让我们留校学习,感觉自己像是吃了亏。如今想来,那时的自己过分幼稚,而那段时光也变得酸甜。 这三年,我几乎每个月都在吃包餐,本应是吃腻了的,如今细细想想,竟倒是有些回味,又或许我回味的不是那个味道,而是发生在那儿的事。想念食堂打餐时,阿姨脸上的笑容,想念跟同学们争风扇底下座位时的欢声笑语,想念我们共同经历的酸甜苦辣…… 然,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12年的寒窗苦读,已成为过去,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更为宽阔的赛道,通向光明的未来。我们的记忆都将封存在窗外茂密的梧桐树和洒满阳光的跑道上,从此各自赶路,后会有期。 再见,母校! 向未来张望的时光,或许孤独而漫长,希望努力过后都是晴朗。——题记 2021年初秋,我乘着中考的风踏入理想的高中,我敬爱的母校,赣榆一中!如今,三年一晃而过,内心惆怅,故执笔写下忆母校一文,聊表感慨。 初一迈入一中校门,便被其磅礴大气所震撼,报到途中,家长和学生聚集,这热闹场面更让我对即将踏入的学习殿堂心生向往。在三年相处过程中,更是对学校地理,教学,人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每每假后回校从南大门进校,正对着的便是一片花坛,各色花于春日绽放,芳香馥郁,便像我们的梦想于这高考季盛放,结出美丽果实。正后方小桥之下,荷花于池中盛开,池中各个品种的金鱼游动,饭后走过,或会将食堂馒头碎投入,看一群金鱼追着食物嬉戏打闹,好不快活。左手边是陪伴三年的教学楼,那里承载的是我们六点晨读十点回宿舍的大半时光。再往里则是挥洒汗水的绿茵操场,体育课上大家闲聊嬉笑,运动会上大家肆意青春,争夺荣誉。右手边则是供给休息的温暖小窝,那儿,舍友们和谐相处,相互照顾,共同度过这三年相互扶持的暖心生活。再往里,便是食堂,每每在学习乏力,精神疲惫时,嗦一口滚烫的拉面,或是去商店购买些可口的零食,便可满血复活,充满学习的动力,洗涤一身的疲惫。 回首高中三年,心中最割舍不下的,便是各位恩师的教育和培养。忘不掉的是李大部老师雷厉风行的管理班级的作风,是尚庆年老师生动幽默的语文课,是崔波老师辅导学生时的一声声叹气,是班主任张文山老师日夜为我们操心而愁掉的头发,更有校长,年级主任考前对我们的殷殷期盼,送考时那鼓舞我们的面庞。 翻开母校多年来的历史,字里行间渗透着学校对自身定位的推敲、对生存环境的分析、对不进则退的警醒以及对发展自己、多为国家做贡献的渴望。学校以“怀仁、尚德”为校训,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和高尚品德。母校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所给予我们的是无法衡量的价值。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品德和行为,在校期间都得到了不断提升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得益于老师们的责任心和他们为人处事的感染力。 笔尖在泛黄纸页流泻下的,正是彼时的潋滟春光。稚嫩的读书声似乎携带着回忆,而我似乎又回到从前,小小的身影,谦卑求学的摸样,春风暖和又轻柔,母校的大门时刻敞开,即使已经离开,我也可以常来看看,感受母校的温暖和记忆的馨香。 祝福您母校,祝您沐浴改革春风,再掀教改浪潮,祝您吹响时代号角,争创一流学校,让莘莘学子,感受明天的希望,祝您在历史的沧变中更逾馨香。 命运如同海风吹着青春的舟,飘摇的曲折的渡过了时间的海。岁月骛过,春与秋在嬗递中吮出绿水。 高中三年如影幕般在眼前掠过,这三年,不仅是对学业知识的深入了解,更是对身心意志的打磨锤炼。在见证了母校送走一批又一批的毕业生,偶然发觉,今年轮次已变,我们成了那个曾经口中遥望而不可及的毕业生,不再是欢喜和庆幸,更多的是胸中那不忍透露出半分的酸涩与怀念。 曾记否?2021年的我们奔跑在校园的操场上,身着清一色的迷彩服,青涩的身影像是穿越了光阴,透露出欢喜与激动,身旁一个个陌生的面孔,使我的内心充满忐忑与紧张,而回眸间那不经意的张望,却又透露出满心的期待与欢喜。我在认真感受着,感受着,感受着这个不一样的伊始,用心描摹下它最初的面貌。 犹念,高中第一次秋季运动会带给我的冲击与震撼。无论是赛前忙碌准备的身影,还是赛中那充满激情与欢乐的身影,抑或是赛后同学间那安慰鼓励的话语慰,和初赢赛事的激动与手舞足蹈,一帧帧令我怀念的画面在脑中回荡,仿佛就在昨日,而我也从未离去…… 仍记,高二时,母校为我们准备的一次次实践活动,无论是文艺汇演还是义卖活动,或是一个个令人激动不已的竞赛,无一不令我的校园生活丰富而充实。我深知,我怀念的不仅是那同学间真挚可贵的温情,更是母校对我们的贡献与培养。高三时的成人礼,百日誓师,五十日壮行,放生锦鲤,临门一饺……母校对我们的期待与培养,如万物恩泽一般浸润我们的高中三年。 高中三年的过往如历史迷雾般模糊了眼前,你我深知,或许有那么一天,同学间温情的话语早已如扬去的火车响声在耳边淡化,老师们谆谆教导的身影早已如褪色的画卷在眼前淡忘,我们或许会忘记学校里的点点滴滴,可是却永远不会忘记那点点滴滴中蕴含的温情。也许多年后回想起来,你我口中尚有回甘。我不愿长篇大论的回忆高中生活的点滴,更不愿因回忆而赋予那些美好以意义,因其本身就有意义。 始于2021级,终于2024届。 终于有那么一天,“级”和“届”两字之差在我们的身上被赋予了意义。一中高三楼后的梧桐树上的蝉鸣鸣出了盛夏,北窗外的晚风拂过身边,六月末少年时代的落幕,我们相遇在夏天,而夏天从未结束。 ——2021级毕业生致上 供稿:高三19班 校对:费拓 审核:马济强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