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母校的三年里,令我念念不忘的不只是那些人,那些事,还有渐渐逝去的激情,以及无悔付出的青春年华。它是我成长的摇篮,是我智慧的源泉,是我友情的温床,是我个性的磨石。怀念母校,那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我的母校有宜人的荷花池,成群的鲤鱼,它们助长学生的梦。至暮夜降临,植物都穿上了灯光服,好生快乐。记忆中的母校,总是充满了书香和花香。那熟悉的读书声,那悠长的铃声,那清脆的鸟鸣声,组成了一首首动人的乐章。 在母校,我得到了最全面的教育。不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品格的塑造。王新华、张伟、王芳老师用她们的言传身教,教给了我仁爱、诚信;崔波、董兴丽、余加全老师用他们的谆谆教诲,教给我勤劳和坚韧。这些品质,成为了我人生的座右铭,伴随着我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在母校,我也收获了最真挚的友情。那时的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成长。那些欢笑,那些泪水,那些争执,那些和解,都化成了一份份珍贵的记忆。这份友情,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在母校,我也磨砺了个性,作为班长和课代表增强了责任感,找到了自我。在课堂上,我学会了思考和质疑;在活动中,我学会了合作和竞争;在失败中,我学会了坚韧和毅力;在成功中,我学会了谦逊和感恩。母校,让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使命。 怀念母校,是因为那里有我无数的回忆和感动,是因为那里有我永恒的回忆和期待,是因为那里有我人生的启蒙和引领。 母校,我怀念你,我感激你,我祝福你。在我人生的道路上,你是我永远的支点和港湾。在我人生的舞台上,你是我永远的观众和支持者。母校,我怀念你,因为你是我人生中最美的诗篇,最深的情感,最大的动力。因为你是我人生中最好的自己,最真的自我,最全的我。 时光荏苒,青春如流水般逝去,三年时间一晃而过,让人不禁感叹岁月无情。这三年来,我们迈向青春之巅,追寻心中之梦。当梦想照进现实,奋斗令人热血沸腾。那些无数奋斗过的日日夜夜,点滴回忆,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高中生活就像一首交响曲,旋律丰富,情感饱满,充满快乐、挫折、奋斗和期待。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遨游,与难题搏斗,用汗水和毅力播种希望,用激情和梦想照亮未来。在这里,我遇到了很多值得尊敬和感激的人。我的老师们,他们就像指引我前行的明灯,不厌其烦的解答我对知识的疑惑,助我探寻真理;我的同学们,他们是我并肩作战的伙伴,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奋斗,一起分享喜悦和苦恼,一起追求梦想。 高中生活的每一天,都充满了回忆。班主任郭老师从清晨到傍晚每天十几个小时的陪伴,和我们同进退,共分享欢乐和烦恼;语文王老师“开火车”式回答问题机制和是不是冒出的网络名词使课堂不再枯燥;数学张老师的随机点名和一组“连坐制”让学生激情四射、活力满满;英语王老师课上的活力四射和时不时的知识普及让我们更加专注;物理崔老师的朴实和反差感更是让课堂有了别样趣味;生物余老师的“三顾”知识点印象深刻;政治董老师的课上一清醒看醒了不少“午休迷糊”,让我们在了解时事的同时以清醒的状态上课。他们伴我们走到高考,给我们无数值得回忆的美好时光! 早晨的阳光照亮我们的希望,午后的微风拂去我们的疲惫,夜晚的星空照亮我们的梦想。记得在课堂上热烈讨论的瞬间,记得在操场上热烈拼搏的瞬间,记得在晚自习上默默努力的瞬间,这些瞬间,构成我高中生活的全貌。 仍记得高考前的十几天里,晚自习前的励志发言,同学们的相互鼓励,临门一“饺”、摘“杏”送“运”的祝福令人动容;也记得高考前夕,老师们的真心嘱咐,同学们的真诚祝福令人感动。记忆最深的,是学校为我们准备的送考仪式,那一天,炮礼声响彻一中校园,回响在我们的心间。跑道上,每一次击掌都包含着老师对我们期盼与祝福。高考后,老师们在楼下顶着烈日的等待,嘴角遮盖不住的微笑,是看到我们耕耘三年终于迎来结果而露出的喜悦。 母校,感谢您在我成长的岁月里给予的无私关怀和悉心教导。是您,用您那宽广的胸怀和深沉的智慧,孕育了我丰富的知识和坚定的信念。是您,用您那严谨的学风和崇高的教育理念,塑造了我坚韧不拔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高考结束了,我们毕业了,离开了一中,离开了母校,踏上新的征程。纵然心中有万般不舍,但仍要说出那份再见。面对更大的挑战和更广阔的未来,我会带着在母校学到的知识,带着那份坚韧和毅力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时光如水,匆匆流去,高中三年眨眼便已过去,看着生活了三年的母校,仿佛这三年的一颦一笑,都定格在此,与母校的一草一木融为一体。 都说高中三年很重要,因为这不仅仅是学习中最重要的时期,也是决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重要时期,这三年对一个人的品格,性格,行为有很大的影响。我觉得这三年我在母校学到的关于学习和做人方面的知识对我的成长有莫大的帮助! 犹记得高一初次踏入校园的惴惴不安,怀着期待迈进校园的大门,走进教室,与新同学挥手相结识,一眨眼,三年已过,我们怀着兴奋,不舍,迈出校园的大门,与老同学挥手告别。 真的很感恩母校,感谢老师。特别是高三这一年,让我对母校的感情变得十分深厚。高考倒计时二百天气势恢宏的宣誓,高考倒计时一百天振聋发聩的誓言,投放锦鲤放飞的美好期许,幼儿园小朋友可爱动人的一举夺魁,午后摘杏吃杏的“杏”运传递,高考首日鼓舞人心的高考壮行……我很感性,每当这种时候都会热泪盈眶。当进入考场之前与老师拥抱,握手时,听着那一句句加油的话,内心瞬间充满了斗志。 当我坐在考场上拿起笔,写下的不仅是试卷的答案还有这三年努力的痕迹,奋斗的缩影。每天早上我们乘着朝霞从宿舍出来奔向教室,晚上踏着星光走出教室,特别是高三这一年,每次晚上放学后都有一种能量被消耗一空精疲力尽的感觉,当时只道是平常,现在想想真是十分深刻而又美好的回忆。 看着曾经的教室,眼前全是曾经的欢声笑语。有优雅的王新华老师班会上发言时情到深处的落泪,有爱笑的张玮老师让我们深刻投入的新型课堂模式,有亲和的王芳老师在与我们热情互动时的欢声笑语,有幽默的崔波老师给我们分享年少经历时我们的哈哈大笑,有和蔼的余加全老师给我们讲题时一遍又一遍的强调,当然,还有我们大多数人很喜欢的美丽的政治老师董兴丽为我们着急,担忧的身影,这些都是我们美好的回忆。 此刻我手里拿着我们班级的毕业照,感觉它沉甸甸的,因为它不仅留住了我们的面貌,更是对我们这三年青春的定格,留存着我们对母校美好的回忆。 我们虽迈出了母校的大门,但母校的大门永远为我们敞开,那定格了我们三年青春的地方,永远不会被我们淡忘! 我的母校名为赣榆一中,在这里我们经历了许多令我们难以释怀的事情。欢乐与泪水挥洒在校园不同的角落,藏匿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赣榆一中,就是我的“三味书屋” 刚入校门,鲜艳的国旗迎风飘扬,在国旗之下,是陪伴我们三年的莲花池,在那里,我们曾亲手放飞代表我们梦想的“锦鲤”以及亲手许下的凌云之志。 初入高三,我曾对老师说的“埋头在试卷里的生活”不屑一顾,仍然喜欢看着天上的一轮模糊的明月,就像看着自己仍然未知的未来。在那时的情感,或许就像是鲁迅先生在三味书屋的第一味一样——好奇与期许。楼下昏黄的路灯,夜晚独自亮灯的教学楼,放晚自习时的微风……都能在我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记。犹记刚入高三班主任郭老师就告诉我们在高三要学会放松自己,调节心态,也要合理分配时间,劳逸结合。可我总是选择性听取,导致刚开始学习态度出现问题,成绩下滑严重。这时郭老师就会找到我从宏观上给我指出问题并提出建议,那时就像迷雾中的光束一样为我指引方向,拨开云雾。 随着时间的推移,复习课程越来越快,不断的考试,高考倒计时的逐渐推进都让我真正地感受到了“低头是题海,抬头是未来”的压迫感。这便是第二味——紧张与排斥。说句实话,没想过放弃,没自我怀疑是不可能的。但是想到倘若放弃,我的人生似乎一眼就能望到头。这样的痛苦我更是无法忍受。同时,老师不断地鼓励,朋友的安慰都是让我坚持下去的良药。当然,在那时,我仍然喜欢抬头看月亮,但那时的月亮似乎变得越来越清晰,如同日益明朗的未来。 临近高考,我对于母校的情感迎来了质的转变。或许可以称为第三味——喜爱与不舍。或许正是将要离开,才明白学校早已嵌入我的生活,成为我生命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回首,佩戴手链,临门一“饺”,鲤鱼跃龙门乃至老师上课时的声音与神态都历历在目。曾经以为遥远的离别,如今却近在咫尺。 高考结束的那天下午,欢呼声,音乐声交融,美丽的夕阳下我的校园似乎镀上了一层金光。想象中的离别轰轰烈烈,而现实却只是一个平凡的傍晚。 这是我的母校,一个承载着我最华丽的青春的“三味书屋”。 供稿:高三18班 校对:费拓 审核:马济强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