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辽宁卫视报道,最近,浙江宁波一名9岁的男孩,在教室里听写单词时,突然眼前一片黑暗。医生发现,男孩的视力检测极不稳定,高值达到900度,低值达到200度。最终,其被诊断为癔症性弱视。
据了解,儿童癔症性眼病是一种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精神障碍。医生给男孩配了一副平光镜,他的视力从0.01恢复到了1.0。
为什么会有这种精神障碍呢?原来,这位9岁的小朋友的成绩在班里不算太好,加上马上要期末考试,压力非常大,导致患了这个病。
有人表示怀疑,压力大还会得这种病?专家表示,还真会!
也有人很诧异,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娃娃,会有这么大压力?这些压力从哪儿来的呢?
马上就要期末了,你家孩子是否也有压力吗?孩子如何才能克服压力、积极地完成期末复习,然后把这份“年终总结”——期末考试完成好呢?
孩子的压力从哪儿来?孩子的世界你懂吗? 临近期末考试,孩子压力变大。那么,孩子的压力点在哪里呢? 压力点1: 幼小衔接没做好,孩子不太适应学校生活 有一种现象值得家长关注,如果孩子是刚刚上学的年纪,就要考虑孩子的幼小衔接问题了。对有的孩子来说,初入小学,开始进入一个略微严格、有规矩的“课堂模式”。家庭作业、期末考试也蜂拥而至。
每天都要坐在教室里乖乖地上课,回到家突然多了作业要写,考试也开始出现了。
不少孩子一时适应不了这种模式,又第一次面临期末考试,压力也逐渐开始出现了。 压力点2: 期末学习压力大,劳累加重心理紧张 期末考试快要到了,每个家长都期待着自己的孩子能在考试中考出一个不错的成绩。孩子既不想让父母失望,也想能过一个愉快的春节假期。 因此,伴随着略渐繁重的课业和大人们焦急的心态,孩子们更容易产生紧张、压力大的情况。 压力点3: 家长太忙,孩子的心理问题得不到疏解 不少家长的工作都不轻松。上完一天班,回到家还没喘口气呢,又得做饭、做家务。晚上有一点空闲时间,只想安安静静地躺一会儿、刷刷手机。
若是再要认真地陪伴孩子、倾听孩子,难免会有些力不从心。
所以日积月累的缺乏沟通,父母与孩子的距离慢慢就远了,孩子的心事、烦恼得不到正确的疏解,压力由此而生了。 压力点4: 家长对分数过于重视,有可能给孩子带来压力 我们都是成年人,有压力时都会有自己的排解方式,但是孩子因受自身年龄、生活经验、认知和思维能力等的限制,管理压力的能力还非常有限。
有的孩子说:“我很难受,但是我不知道怎么说……”
孩子有压力时,大多数的表现方式是情绪不好、耍脾气、大哭大闹进行发泄。家长会抱怨说孩子的无理取闹,并不够用心或没有能力去解读并及时回应孩子真实的需求。 孩子压力有点大,家长可以用这些方法避免孩子“负重前行” 方法一:抽个周末,带孩子出去走走 要想帮助孩子克服压力先要了解孩子心理上有什么压力、压力是从哪里来的,所以,必须听听孩子的倾诉。要抽出时间和孩子面对面地交谈,专心地看着孩子,认真地听他说话。
到了周末、节假日,我们可以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多增添和孩子交流的机会,也可以释放孩子的天性和压力。
倾诉是一种很好的释放压力的方式。只有父母肯把心交给孩子,孩子才肯把心交给父母。这样,你才能了解孩子心理压力的真实情况,才能够针对问题帮助他们。 方法二:告诉孩子:困难,是人的一生必须经历的事情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会经历考砸了、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孤立等一些挫折。这时,孩子会感到压抑、恐惧、不知所措。
父母应当开导孩子,让孩子明白人的一生必然会经历这些,要学会坦然接受,逐渐培养自身应对挫折的能力。 方法三:多让孩子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 鼓励孩子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多和朋友相处。这对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是大有裨益的。
千万不要强迫孩子按照我们大人的想法去学这个、学那个,应该多听听孩子自己的意愿。到了期末,尤其如此,可以尝试让孩子适当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也许会多缓解压力大大有好处。 方法四:考试前,家长首先要放松心态 如果把考试看作是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总结,那么考试就能唤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取精神,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因而也容易获取好成绩。
如果孩子把考试看作沉重的负担,讨厌考试,或者对考试持无所谓态度,那么他们的积极性就差,难以获得好成绩。
在临考前,家长可以设法给孩子多增加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尽量减轻其临考前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像平时一样生活与学习。 期末考试在即,要告诉孩子,考试中这些心态不能有! 不要着急! 考试时,有的孩子心态很急,试卷一到手就急忙做题,生怕自己比别人慢一步。他们情绪急躁,神情慌乱,甚至连题目都没有看清楚,结果马虎大意,常常出错,这说明孩子的内心还是比较紧张的。
告诉孩子,在拿到试卷以后,保持心态平和,先大致浏览一下,做好心理准备。
着手开始做题时,也不要慌乱,认真看清题目的意思再下手。 最新评论相关分类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