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学校顺利通过了省四星级复审,在市政府教育督导中荣获优秀等级,蝉联市、区教育教学最高表彰——市高中教学质量奖、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区教学工作先进集体,教师获奖360余人次。 一、以全面德育为特色,提升学校德育品质 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在“风要正、人要活、事要细”的学校管理理念指导下,从较高的层面设计和规划学校德育工作,做到了德育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精细化”。 通过班主任培训考核、班主任读书节、班主任节、班级风采展等活动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增强班主任幸福感。继续完善德育导师制度,全面打造德育队伍,全面形成育人合力。在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中,本年度有1人获市一等奖,8人获区一、二等奖。 本年度,学校通过文明礼仪修身工程、班级常规管理争先创优活动、文明校园评比、18岁成人仪式、“喜庆十九大,心系祖国心向党”爱国主义教育、纪念“一二•九”、青年团员“一学一做”等一系列德育活动,全面提高德育成效。 二、以学案导学为抓手,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本年度以学案的研制与运用为主要抓手,规范学案的版式,提高学案的质量,督查学案的使用,突出教学活动的精细设计,注重学生活动的主体地位,将“学案导学”做精做细,并长期坚持,以此带动课改的深化、升级。 根据局“教学规范年”活动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开展系列主题月活动,如教学常规管理月、课堂教学主题月、三项工程推动月、推门听课月等,推动教学管理规范化、精致化。 加强语数外学科核心备课组建设,选拔骨干教师担任核心组成员,核心备课组在大组活动前先期进行小研讨,就研讨方向、内容、关键点及组内分工等进行商讨,做到了以点带面、全面发展。选聘了校级骨干教师,并开设了新授课、习题课和复习课三类课型示范课,强化了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 积极开展了三项工程活动,成立“和安潮”学生励志社团,下设经典诵读社、励志演讲团、怀仁书法社,选聘有专长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确保活动有计划、有教材、有任务、有检查、有点评,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以科技活动为依托,提升基地育人功能 在“省高中课程基地学科联盟育人模式转型成果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教学展示与研讨交流活动”上,赣榆一中以科技活动为依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特色经验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好评。 一年来,学校通用技术课程基地邀请了河北工业大学、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专家做了四场高层次科普报告,开展了学校第六届科技节、定期体验基地科技场馆等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了省网上科普知识竞赛、青少年科技竞赛总决赛、万人纸飞机大赛、航空模型公开赛、青少年科技模型竞赛,市青少年网络信息安全知识竞赛、第八届青少年航空模型竞赛等系列大赛,获得了市第八届中小学生科技模型(航模)比赛团体总分一等奖、省第24届青少年科技模型竞赛直线竞速赛车项目团体一等奖、省青少年万人纸飞机总决赛团体三等奖、第十九届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江苏预选赛)团体二等奖等集体荣誉,被评为省青少年科技活动2017年度四星级先进集体,学生获省市级奖项196人次,为学生参加高校自主招生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 ![]() 四、以成果转化为动力,提升教师科研水平 努力转化省、市、区各级各类课题研究成果,创造条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使赣榆一中教育科研实现了再上新台阶。本年度,共有两项教科研成果在全市进行推广应用,34位老师参加教科研专业研究能力和教科研共同体市级课题成果展示研讨活动,有7项省市区规划课题顺利通过结题鉴定,省“教海探航”有两位老师获奖,省“蓝天杯”有六位老师获奖,市优秀教学论文评比有5位老师获获,区“教海探航”有四位老师获奖,区师陶杯有五位老师获奖,区五四杯有六位老师获奖。主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五、以师生期盼为目标,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 学校食堂在全区率先推进“五常管理法”,率先使用江苏省餐饮电子追溯系统,率先实现食品安全自查制度,率先进行了油烟净化改造。新增学生25元特殊包餐、散餐20余品种满足学生多元需求。教工餐厅就餐环境进一步优化,学校投入进一步加大,花色品种进一步增加。食堂再一次被评为市A级食堂,在区人大专项调研中获高度评价。 校园值日领导分级值班制进一步完善,每天4名值班领导24小时督查学校日常工作,排查安全隐患,处理偶发事件,确保学校的安全和正常秩序。 持续开展好校园暖心工程。对职工生病住院、工伤事故等特殊情况及时组织慰问,组织开展庆“三八妇女节”、“重阳节”慰问老教师、“迎元旦教师系列活动”, 加大教职工生日的慰问力度和范围,为每一位过生日的教师送来蛋糕和鲜花,组织教职工到区人民医院体检,充分体现大家庭温暖。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