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家教沙龙 | 被吼后不说话的孩子,心里在想什么?

2018-3-7 16:37| 发布者: 赣榆一中| 查看: 585| 评论: 0

摘要: 01前几天,在《@所有人》节目中,演员小陶虹分享了一段自己吼孩子的经历。有一次出门前,女儿不小心打翻了牛奶,她冲上去劈头盖脸冲女儿吼,「你怎么回事啊?」被她这么一吼,女儿一哆嗦,当即就愣住了,满眼恐惧地 ...



01


前几天,在《@所有人》节目中,演员小陶虹分享了一段自己吼孩子的经历。


有一次出门前,女儿不小心打翻了牛奶,她冲上去劈头盖脸冲女儿吼,「你怎么回事啊?」




被她这么一吼,女儿一哆嗦,当即就愣住了,满眼恐惧地望着她,不说话,甚至连哭都忘了。


小陶虹看到女儿的这个表情后,立马意识到自己错了。




当女儿再次「啪叽」把牛奶摔到地上的时候,她没有批评,而是走过去抱住了手足无措的孩子。


这时,沉默中的女儿有了安全感,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关于「吼孩子」,很多父母表示,吼完孩子后,不怕他哭闹,也不怕他事后balabala……和你讲道理。


怕就怕遇到那种「打不哭骂不语」,把情绪打成静音的孩子。


对于孩子,世界上有一种无奈是「妈妈觉得不吼不行」。


对于父母,世界上却有一种绝望是「吼完了孩子,却不知道那个不说话的小东西心里在想什么」。


02


孩子被吼后不说话,其实是心理遭受创伤后的一种表现。


其原因有以下几种:


有些孩子是出于恐惧,安全感受到了伤害,不再信任父母,在情感上强行和父母中断了连接,和父母拉开了距离,心中开始怀疑「爸爸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了?」


还有些孩子已经习以为常了,干脆破罐子破摔,虽然满心不服,却懒得反驳。故意用这种「不配合」来气父母,潜台词就是「惹不起,我躲得起」;


最严重的就是孩子感觉自尊心受到了碾压,出现情感障碍,不再自信,甚至有自卑和自闭倾向,害怕自己跟父母说什么都是错的。



的确,吼孩子是可以让孩子暂时安静下来,或者变得乖巧听话,能解决掉眼前的一些小问题。


但是,却给孩子的成长留下了很大的隐患。


特别是对于那种「打不哭骂不语」的孩子,其心理伤害更是难以估量。


从心理学上来说,「吼」本身就是一种不好好说话的表现,属于语言暴力的一种,会对人造成精神伤害。


「有时候,当某些人伤你伤得很重很重,你甚至都不会再有痛觉。」


03


对于父母而言,吼叫或许只是1分钟的事情,但对孩子而言,其伤害可能贯穿一生。


蒙台梭利博士说:每种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早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


心理学上也认为,任何一种心理疾病,追根溯源,都是童年时的创伤。



久而久之,只能以「不说话」来回避伤害。




那些被吼后不说话的孩子,容易形成这几种性格:

做事优柔寡断,不自信;

懦弱,没主见;

性格孤僻,不善交际和处理人际关系。


而更重要的是,这些孩子普遍没有安全感,对亲情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在亲子关系中不知道怎么和家人相处。



04


「爱之深,责之切」,做父母的谁也避免不了吼孩子,如果孩子「打不哭骂不语」,我们就应该提高警惕了。


应该如何做,才能「解救」那个受伤孩子呢?


情绪是有能量的,父母吼孩子,传递给孩子的是负能量,孩子受负能量投射,感到恐惧,用「不说话」来抗拒这种能量。


但实际上,很多孩子没有消化负能量的能力,长期不说话,只会让负能量积郁在心里。当伤害形成后,父母一定要事后补救。


心平气和地引导孩子说出来心中的真实想法,教孩子学会表达情绪、排解情绪,并郑重地和孩子保证:这只是情感的交流,不是对错的纠正。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也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完美小孩」,我们试图照着这个标准,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让他按照自己心中的那个样子生活成长。吼孩子,其实是父母对自身的一种不接纳。


爱因斯坦说:如果你根据能不能爬树来判断一条鱼的能力,那你一生都会认为它是愚蠢的。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只能是他自己,而不是我们的复制品,更不可能长成父母想要的样子。


请慈悲地放过那个孩子,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也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教育孩子也是一样:

请用春风化雨般的温柔,润物于无声!



本文转载自:妈宝帮帮帮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赣中网

GMT+8, 2025-5-6 18:37 , Processed in 0.09830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