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读县志,得知我们当地的山石大约已经形成25万年之久。岁月浩渺,百年几为一瞬,于是心生石为老人我为晚辈的崇敬。 一中校园建在海滨湖畔,说起来似乎如初生婴儿一般崭新纯美,遍绕蔷薇的栅栏内,楼宇规整,花草葱郁,鸟来啁啾,风起暗香,一中师生,读书、运动、休息,时时如在画图中。在这人与物一切如新的生机勃勃里,我曾多次徜徉,慨叹校园里的石头,堪称一景。 一中校园石头多,据不完全统计,仅散布在路边、花园作为景观的石头就有七十多块。它们色彩不同,形态各异,或雄踞楼侧,或掩身树丛,或立或卧,偃仰生姿,妙趣横生……下面,让我们分类与你说道说道吧—— 出题:细心的你,能顺便说出每一块石头在校园的位置吗? ![]() ![]() ![]() ![]() ![]() ![]() ![]() ![]() ![]() 怡情石 首先推出的是块“厚德载物”,到过一中校园的人几乎都能认得它。可见,它的位置是多么的显眼。这也是一中校园里风景石中最大的一块,足足有一面墙壁那么大啊。四字篆刻,一枚汉白文风格的朱红小章轻轻在石上一点,大面积的留白,既有传统中国文化的丰厚意蕴,又暗喻那是留给一中师生去填写去创造的无限空间! 第二块,“怀仁”石。这两个字,笔力苍劲,气势开张,是我市著名书法家陈凤桐老先生所题。“怀仁·尚德”是我们的校训,它身后的楼体自上而下镌写着邓小平爷爷的名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格局与胸怀,是明了的了。 第三块,是“博爱”石,石为平顶,寓意胸怀“博爱”,万事平顺,一派光明。这两个字,用的可是孙中山先生的手迹呀!历史课上没打盹的,该记得孙中山最常写的匾额横幅,大概当数“博爱”与“天下为公”了, “博爱”,是孙中山一生追求的理想,也是他所盼求的理想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 怡情石里还有“书香”石,即便不记得,猜一下也能说出它的位置吧?“静”字,集自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自书告身帖》,沉雄静穆,大气磅礴。静能生慧,宁静致远,人生难得最是“静”。“听涛”二字,洒脱自然,恰合我们海滨学校的地理特点;单看一个“涛”字,仿佛就看见了不远处大海涨潮的雪浪花!闭上眼睛吧,你听——水声浩荡吧? ![]() 励志石 ![]() ![]() ![]() 励志 ![]() 励志石 校园励志石的共同点是块头比较大、位置比较显眼,敦厚有范。“自强不息”如犀牛迈步,“闻鸡起舞”恰如雄鸡报晓,“博学笃志”像极一方座右铭,立地沉稳,锐意向上。 人生当有“进取”心、“凌云”志。“进取”用行书,力道遒劲;“凌云”石一臂擎天,又如云帆高挂,涤荡胸怀,舒展志气。 为学当有“恒”,更应知天道酬“勤”。“恒”字石一石向上,“恒”在底部,寓意为学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勤”字石如老龟漫步,坚韧与持久的精神昭然。 ![]() ![]() 135 感恩石 窃以为,色泽美丽,仪态大方,像美少女一样漂亮的石头,当属这块赠与石。“弦歌不辍”,意思是以琴瑟伴奏而歌诵,指来表达保持教化育人的精神,出自《庄子·秋水》:“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辍。”此石乃2013届高三全体毕业生赠母校留念,“群鸿飞四海,爱心留故园”,石头的背面有文,详细记载了2013届高三毕业生捐石留念的初衷(时年级主任为王飞)。岁月悠悠,人海茫茫,唯有青春的记忆不朽!每当路过这块石头,我都在心里默默祝愿我们的学子人生更豪迈,四海展英姿! ![]() ![]() ![]() ![]() 园名石 园名石共四块,分别是“桃园”、“李园”、“杏园”和“梅园”,“桃李满天下”“杏坛诲三千”,皆是寓意一中学子众多,当然,这几个园子里也确实有桃李杏树,但是其他的各种观赏树也不少;“梅园”则是写实,一中校园教学区前区梅花很多,宫粉梅、大红梅、照水梅、玉蝶梅都有,与校园南墙内侧的马尾松、各年级教学楼东侧的竹子形成校园内松竹梅三友。 ![]() ![]() ![]() ![]() ![]() ![]() ![]() ![]() ![]() 无名石 现在要着意向您推出的,是我们校园内的“无名石”,“无名石”的数量最多,约三四十块,散布在校园各区绿化带内,形神各异,颇有闲趣。庄子《逍遥游》云:“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圣人无名”,是按道的名相说的。圣人常守“无名之朴”,虽说歌颂载道,而又不可名状,所以说圣人无名。这是个人修养的至高境界。石头甘于寂静无闻,装点校园一隅,为涵养万千学子而终年默默复默默,应该也算是修得“无名”之佳境了。 可是,“无名石”依然是自得其乐的!你看,它们有的像蜥蜴,有的像海豹,有的像犀牛,有的像蜗牛,有的像恐龙,还有的像一口井,像大块红烧肉……哈哈,不一而足,各有意趣。您慢慢欣赏吧! 科技石 最后,向您隆重推出科技石“日晷仪”。日晷仪也称日晷,是观测日影记时的仪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指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是我国古代较为普遍使用的计时仪器。史料中最早的记载是《汉书·律历志·制汉历》一节:太史令司马迁建议共议“乃定东西,主晷仪,下刻漏”,而《汉书·艺文志》中列有晷书34卷,但仅存书名,而无内容。学校特立此石,有“科技兴校”之意,当然,大一中校园的科技特色那是另一个重要话题了——仅就石头而言,我们还有一个专门的“岩石陈列室”呢!鉴于篇幅太长,暂且不表。 出题:看这幅日晷图,你能说出拍照时是几点钟吗?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