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云淡秋气爽,杏坛果香溢新海。9月9日下午,新海高级中学举行第31个教师节庆祝活动。新海园全体教师欢聚一堂,参加庆祝活动。 活动由张静、仲恒老师,侯清竹、陆雨辰同学主持。在彭爱华、成运华老师一曲悠扬而深情的《老师,我想你》歌声中,整场庆祝活动拉开帷幕。一个个真情满满的故事,一句句真挚的话语,21对结缘新海、扎根新海、奉献新海的贤伉俪感动着新海园,也被新海园所感动。韩金山校长、程志坚副校长、纪委马爱元书记分别上台为伉俪们颁发祝福辞。随后,韩金山校长将青莲紫校服郑重颁发到2015年新聘教师手中,也将新海园厚重的文化积淀,新海园大家庭的浓浓温情,以及学校对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厚望交托到他们手中。张勇副校长、陈继敏副校长分别为“青蓝工程”结对子教师、班主任颁发了证书,寓意着新海园精神的薪火相传。荣获“港城名师”表彰的张团思、陈娟老师,被评为市“优秀教育园丁”的李涛、叶虹老师也从蒋捍副校长手中接过了金灿灿的荣誉证书。 庆祝活动中,当韩金山校长为少年班班主任于婕、祁艳颁发聘书时,在台下少年班的部分孩子,难掩心中的激动,一拥而上,簇拥着校长、班主任亲密合影。之后,年级部钱宁主任、张团思主任、张长松主任也分别为三个年级的76位班主任颁发了聘书。 今年是第31个教师节,庆祝活动中,少年班的学生代表向在杏坛躬耕30年以上的69位教职工献上了美丽的鲜花,表达了新海学子的感恩之情,传递了新海师生对奉献教育老教师的尊重与敬仰,更加体现了新海园大家庭一家人的脉脉温情。 连云港电视台全程报道了本次活动。
附: 琴瑟相宜 伉俪相得 ——新海园21对杏坛伉俪 张勇、孟洁 一位是深情躬耕新海园,埋首于一纸一笔,徜徉于春暖花开,面朝大海中找寻语言力量,探求文学真谛的语文行者;一位是全心投入新海园,潜心于化学世界,漫步于元素周期,分子结构中寻求原子魅力,追求自然原理的化学教师。张勇、孟洁老师将青春挥洒在新海园,为新海学子插上了行健远航的翅膀。工作中,张勇、孟洁老师文理互补,勤勉互进;生活中,张勇、孟洁老师相互扶持,相敬如宾。张勇、孟洁老师在新海园默默奉献,书写着独具新海特色的伉俪佳句。 张团思、王娟 张团思、王娟曾经是同学,现在是同事。他披着晨曦进校,踏着星光离校,心怀学生,以校为家,始终战斗在教育教学的最前线;她甘于奉献,勤劳持家,默默地为他解除后顾之忧;虽然只是一名临时工,但同样一丝不苟,爱校如家。市优秀教育园丁、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张团思老师的功勋章上,也有王娟老师的一半。 钱宁、朱梅 为了喜爱的事业,为了追求理想,钱宁老师来到新海。15年来,让一批年轻教师快速成长为业务骨干,让高考本科首次步入千禧之年。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他用坚实的脚步,攀登着课改的高地,以深厚的的数学文化引领学生勇攀高峰。把最有用的知识教给学生,让每一名学生都健康成长,这是钱宁老师的追求。1989年师范毕业参加工作,朱梅老师默默无闻,不求名利,对学校如家般的关爱,把干净温馨的环境留给学校,把匆忙疲劳的身影留给了家庭,把两个孩子培养教育的工作都扛在自己的肩膀上。这是朱梅老师的执着。 张海升,陶咏梅 因为新海,他们才结识;因为新海,他们才有了一份令人尊敬的工作和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因为新海,他们的孩子才能受到最优质的教育,去了最心仪的大学。所以他们总是对新海心存知遇之恩和感激之情。20多年的班主任和年级管理工作,那是张海升老师7000多个披星戴月、风雨无阻的日日夜夜,是他尽显才华于三尺讲台的美好年华,是他辛勤耕耘,收获累累的春夏秋冬;陶咏梅老师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后独自操持家务,照看老人和孩子。在新海的大家庭里,他们无怨无悔地努力与奉献着。 李庆、宗玉侠 在新海园有这样一对夫妇教师,丈夫李庆是物理教师,妻子宗玉侠是数学教师。这对夫妻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最没有情趣的夫妻”,因为数学、物理是严谨而呆板到只有是与非的黑白世界,但他们就是在这单纯的世界里有着自己的追求与乐趣。他们在工作中互帮互助,物理学科中常用到数学知识,特别是三角知识、导数知识的应用常常是超前于学生所学的,这时教物理的李老师都会骄傲地对教数学老师的宗老师说,“我帮你把还没讲的知识在物理课上都讲授完了”,宗老师也会“不甘示弱”地说,“你的物理知识我让学生从数学角度去理解了,什么是力的合成与分解,就是我们简单的向量加减法运算,只是加法、减法,so easy”!没有输赢的争论总是靠着“数理不分家”这句话和解。 董洪福、王颖 董洪福、王颖夫妇俩不仅是教学成绩突出的骨干,还是优秀的班主任,前几年王老师默默地支持丈夫,董老师自2003年调入我校以来,一直做班主任。他们几乎每年都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多次被评为班主任标兵,优秀的新海园学子不断从他们所教班级走向社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董洪福、王颖夫妇俩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作为奋斗在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夫妇俩一直认为,教师这一职业任重而道远,只有脚踏实地地一步一步走下去,才能于心无愧,于心无憾! 李杰、陈爱萍 李杰、陈爱萍是新海园里一对数学夫妻档。他们对待新海园的感情就像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列列无限递增;他们对待生活就像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数数含辛茹苦;他们对待学生就像平行直线、异面直线,线线意切情深。如果他们的生活是直线,那么学校和家庭就是直线上起决定性作用的两点。如果他们的心是x轴,那么学生就是开口向上、Δ为负的抛物线,永远都在他们的心上。如果他们一个是定义域,另一个就是对应法则,总能心心相依,互帮互助。无论工作多忙多累,他们就像以自然对数e为底的指数函数,不论经过多少求导的风雨,依然不改对教育理想的追求,不改对数学教学的执着,不改对新海园的热爱! 杨成锋、靳艳琴 香港回归祖国的那一刻,国人振奋,他们二人也激动地憧憬着,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另一个以港命名的城市去拼搏奋斗。从陕西师范大学到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诚实的品质、踏实的作风、朴实的生活、坚实的积累,他们已从青涩的年轻教师成长为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在家中,他们敬老爱幼,是亲戚朋友口耳相传的好夫妻;在单位,他们任怨热心,是同事领导交口称赞的贤伉俪。他们的工作履历栏里只有一行,因为新海园是他们永远的家。 李涛、席红 在新海园里,他们很普通,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鲜亮的服装,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默默地关爱并影响着学生。十七年并肩战斗,十七年风雨兼程,一路风雨一路彩虹。李涛老师脸上经常出现沉思的神情,席红老师脸上总是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李涛老师粗犷犀利,睿智风趣,席红老师教学严谨细腻,一丝不苟;李涛老师教育学生富含哲理,发人深省;席红老师教育学生耐心细致,循循善诱。透过李涛老师那沉思的神情,我们品到了一种深邃和睿智;透过席红老师那灿烂的微笑,我们读出了一种自信与骄傲。他们是夫妻,亦是战友,他们齐心献身于新海园的教育,一起为港城优秀学子的成长铺路搭桥。他们在新海园中默默奉献,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王传胜、李玉玲 对于新海园中的王传胜、李玉玲这对伉俪来说,他们在工作生活中有太多的一样:一样的领导与同事,一样的规范与要求,一样的学科教学,一样的工作环境,一样的目标方向……,有那么多的一样,也正因为有那么多的一样,王传胜、李玉玲老师的家庭生活中有了更多的相互体谅与补位担当,工作业务上有了更多的彼此提醒与探讨交流;多了一起上下班的情景,多了一起去食堂的次数,多了一份甘苦与共的滋味,多了一起度假的惬意,当然更多的是在平淡简单生活中别有的那一番新海园教育的浪漫与幸福。 王根穆、仲伟玲 1989年,王根穆、仲伟玲夫妇俩开始了他们的教育生涯。教育无小事。任教以来,王根穆、仲伟玲夫妇潜心研究教育教学理论,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到骨干带头作用。夫妇俩不仅是成绩斐然的英语教师,还是优秀的班主任。夫妇俩同时任班主任二十余年,每天他们坚持先学生到校,晚上最后一个离开,他们的敬业精神感动着学生。夫妇俩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2012年被评为“感动新中”伉俪班主任;2014年参选“港城十大最美家庭”,获提名奖。 而今,已年近五十的夫妇俩依然选择坚守在班主任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在新海园中品尝着教书育人的快乐,执着地追求做人的真谛,用行动诠释着新海人的精彩人生。 许明、段红 风风雨雨中,酸甜苦辣咸,许明、段红老师用不计得失的大气,在新海园十六年的平淡岁月中,用心血铸就爱,用爱赢得学生的心,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精神,诠释着循循善诱、身体力行、卓尔不凡的教心和任劳任怨、修身立德、不折不弯、淡泊高雅的清心。 许明、段红老师爱生如子,淡泊心志,用博爱的胸怀为学生撑起一片爱的天空,为美丽的新海园加分。许明、段红老师给学生的片片挚爱凝聚着对过往新海园生活的感恩和教育岁月的铭刻。 丁叶、魏荣 回首35年于新海工作,弹指一挥间。热爱自己的事业,需科学有钻研,献身自己的事业,攀登更高的峰。回想培养出的一百多名大学生队员是我们的安心。工作余时之年,为新海园再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还需继续努力。 张柏林、杜鸣红 2009~2011年,张柏林、杜鸣红分别担任两个年级的英语备课组长,他们教学上互相研讨,工作中相互促进,多次获得市教育局嘉奖、高三教学先进个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优秀班主任等。他俩的最大心愿就是不辜负每一位学生和家长的期望,努力探索高中英语教学的高效教学模式,一次次地挑战自己,登上更高领地。在新海园的舞台上,他们展示才能,也正是在新海园团队的支持下,他俩平凡的人生变得充实精彩,富有成就感。他俩的人生被新海赋予了格外绚丽的光彩。 孙海宏、彭秀芳 有一种伟大来自平凡,有一种崇敬来自始终如一。三尺讲台,竖起了她执教鞭的形象,运动场上,挥洒着他无悔的人生。她带领学生遨游在历史的海洋,漫步古今中外,评论历史人物成败,指点历史事件得失。他的汗水挥洒在运动场,浇灌着成功的花朵开放。26年来,教室和运动场是他们的舞台,他们在工作中相互支持、鼓励,在生活里相互关心、照顾。厚积一生智慧,沥尽辛勤汗水。他们情系新海园,垂范新海园。他们用爱心、耐心、细心、诚心、责任心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行立教,以德立身的师德内涵。用学识与热情打动学生的心灵,把看似枯燥的知识绘成了新海园最独特的风景。 张永庆、董彦君 她1998年参加工作,他1999年参加工作,他们相识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他们奋斗在语文教学的园地里,他们共同痴迷于语文课堂研究,他们执教的每一节课都倾注了自己的心血。他们有着共同的语文教学理念——情意语文、智慧课堂。他们认为生活中的语文老师可以多一点理性,但是课堂上的语文老师应该学会感动。如今他们的教学生涯已过了15个年头,他们已不再年轻,但是他们对语文教育的心依然保持年轻。因为年轻,所以他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激情;因为年轻,所以他们对语文课堂的未来充满渴望;因为年轻,所以他们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有光明的前途,他们相信再落后的学生都可以成为闪闪发光的宝石,他们用温暖的双手轻轻拂去尘封的泥土,让宝石渐渐折射出自信的光芒。他们因语文而结缘,因新海而绽放光芒,用铿锵有力的语言讲述语文的故事,用诗情画意的文字谱写人生的乐章,他们是志同道合的语文人。 郭守民、刘俊耿 郭守民、刘俊耿老师从赣中到新海园工作已十多年。十多年来在这美丽的校园里切身感受到来自学校领导、老师及学生的温暖。工作上,学校领导处处从有利于教师发展的角度,提供工作便利和发展的渠道,提供各种进修学习的机会。郭守民、刘俊耿老师挂在嘴边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如果说我们工作上取得了一点成绩,那就是我们欣喜地看到自己所教的学生能考入自己心仪的大学,得到学生、家长的肯定。”行走在鸟语花香的新海园,漫步在文兴湖畔,徜徉在薰衣草花丛中,用一句歌词概括我们在新海园工作生活的感受:“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傅恩波、杨文晓 2001年,傅恩波、杨文晓老师来到新海园,15载的阳光和风雨,已经使傅恩波、杨文晓的小家庭完全融入了新海园这个大家庭。没有起伏跌宕的故事,有的只是平凡而充实的生活,但平凡中收获了很多,不仅是工作上的满足感,更有孩子成长成才和身为新海人的自豪感。傅恩波、杨文晓老师常说,“没有故事,但在新海园做自己喜爱的教育事业,天天都是充实的,这就够了。” 袁武山、王雪晴 袁武山、王雪晴老师在新海园工作已经快20年了,见证了新海园从解放路迁址苍梧路,见证了学校从曾经的每个年级7个班到现在的每个年级26个班,现在一个年级的学生数就是以前一个学校的学生数。作为新海人,他们心中由衷自豪。在新海园,工作上他们常说,有同事的精诚协作,我们每天都能进步;有学生的积极向学,我们每天都很充实。生活上他们常说,有美丽优雅的校园,我们每天都很愉快;有配置齐全的超市,我们没有后顾之忧;有干净卫生的食堂,我们每天都充满了正能量。 卞志升、舒燕 卞志升老师是一位亲和力强的老师,学生们都愿意和他倾诉心里的烦恼。作为兼职心理教师他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帮助学生疏导心理上的困惑;作为省生物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学生口中的“男神爸爸”,他的学生获奖多多。他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整理结集《校园植物志》,为师生提供了一条识别和学习校园植物的便捷途径。舒燕老师孝顺公婆,每天换样做好吃的,哄二老开心。作为数学老师的她工作繁忙,她关爱每一位学生,给学生以真挚、广博的爱,用自己的热情和汗水哺育孩子们茁壮成长。22年来,送走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毕业生,她始终是毕业学生心目中值得尊敬和牵挂的好老师。 吕高见、陈强 忘不了,08年的夏天,两个异乡的年轻人,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是新海园敞开怀抱,抚平他们忐忑的心。在吕高见、陈强老师心中,新海园是家,遮了冷风挡了湿雨;新海园是家人,避了人世冷情,予了亲情暖意。吕高见、陈强常常感怀,忘不了,人生春风时,家人脸上的微笑,由衷的喜悦,真心的祝福;忘不了,人生为难时,家人关心的眼神,暖心的安慰,默默的帮助。此处,我们举目无亲;此处,我们处处有亲。他们在新海幸福着,也在新海耕耘着。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