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进士周萃元
周萃元,赣榆金山大港头村人,乾隆三十年(1765年)拔贡,乾隆三十九年(1795年)乾隆甲午年顺天榜第一百五十七名举人,乾隆四十年(1796年)乙卯科吴锡龄榜第一百零八名,殿试三甲第六十名进士。是赣榆县自南宋理宗宝祐四年,丙辰1256年,中文天祥榜单公选以来第十四位进士。
赣榆大港村周氏家族,历来都是人才辈出,周泰元乾隆六年(1741)拔贡,中顺天榜第一百八十六名举人,官甘肃永昌县知县;周丰元十三年恩恭;周孚元十七年恩恭;周晉元二十三年岁贡;周恩达嘉庆元年岁贡;周恩隆嘉庆五年恩贡。
周泰元、周萃元都有雋才,周泰元由举人除处甘肃镇源县巖正不阿吏,民摄服;乾隆二十二年调到永昌县知县(嘉庆永昌县志)。因为征伊利议叙一等军功;忤上官,被弹劾。因病卒于任上。
周萃元乾隆四十年进士,为国子监满汉教习,乾隆四十一年五月七日国子监监期期满,以知县用;乾隆四十二年二月人广东徐闻县知县,乾隆五十一年调任山东曹州府通判,不久因病回家休养。乾隆六十年,赣榆县知县王诚修《赣榆县志》,周翠元参与修志并作序,于乾隆六十年十月修成嘉庆赣榆志。在历年纂修的赣榆县志中堪称上乘之作。嘉庆九年海州知州唐仲冕主修《嘉庆海州直隶州志》聘周萃元任分修。是赣榆县唯一的一位主修嘉庆《赣榆县志》和分修嘉庆《海州直隶州志》的人。
但也非常可惜的是,周萃元在广东徐闻县任职近十年,可在徐闻县的史志资料里找不带周翠元的有关记载。周翠元在徐闻县任职期间,并不是不作为,据记载,乾隆四十六年,周翠元在徐闻县学宫左原文昌阁旧址建立徐阳义学,乾隆四十七年向按察使汇报“有石城县民梁英挟嫌杀死徐闻县民梁振交等一家四命,并伤梁添秀等四人,押解犯证,赴省申办”
按说在清时期能在一个县任职达十年的都有小传,可周萃元也没有,艺文也没有找到。像这样的一个进士出身、文才八斗的知县,在赣榆流传很多他的诗作,并参与增修赣榆县志,可在徐闻县怎么就没有留下痕迹呢?
原来,周萃元在徐闻县任知县期间,却发生了一件事。乾隆四十八年,周萃元赴京后告假,回家扫墓,周翠元亲母仲氏早已去世,家中还有继母吕氏。
周翠元虽是个县官,却是个清廉的官,虽说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七品小县令,金银不知数。”周萃元穷得连会广东去的盘缠都没有。
周萃元在家里因为缺少盘缠于是向五服内近门富户周永廷的母亲蒋氏借银200两。后来,周永廷向周萃元催要,周萃元说她母亲告诉的不要给周永廷,周永廷怀疑周翠元想赖账,就起意想陷害周萃元。
于是,周永廷从周萃元书房的书架上偷来留存的空白盖印文书,捏造丁忧文告说周翠元的继母吕氏去世,呈送广东布政司。
这样问题就严重了,本来是回家扫墓,几天就回去了,现在弄成丁忧,事情就大了。丁忧就是祖制,具体说来,是朝廷官员的父母亲如若死去,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回到祖籍守制二十七个月,这叫丁忧。丁忧期间,丁忧的人不准为官。
周萃元从老家赣榆金山大港村回到广东徐闻县,当地官员都很惊讶:你老兄丁忧期间还来上班,那时可没有以单位为家,带病加班之说。丁忧期间按照古礼,丁忧期间不能外出做官应酬,也不能住在家里,而要在父母坟前搭个小栅于,“晓苫枕砖”即睡草席,枕砖头块,要粗茶淡饭不喝酒,不能与女子同房。像周萃元这样像是旅游的瞎逛游这是大不孝啊,要杀头的。
周萃元弄清楚以后,大喊:我冤枉啊,是有人陷害我。于是从布政使开始彻查此案。从县衙的文书来看,是内部人作案。周萃元想起空白文书曾放在家里啊,吓了一身冷汗。
就这样,周萃元回来家把周永廷抓回归案,周永定还没打就找出实情。
乾隆五十一年七月,广东省布政使上奏礼部:案子查清楚了,周永廷可为秋后问斩;周萃元因为掌管文书管理不当,请礼部酌情处理。
乾隆五十一年闰七月初十,奉皇帝朱批:送刑部速议,钦此。
刑部结果是:周永廷依律擬絞監候秋決。
周萃元本来在徐闻县干的好好的,十年县官,一点都没有腐败,可怜百两纹银都没有,清贫的很,受到这样的牵连,遗憾终生啊。
本来,进士外放,有很好的前途的,就为这事他从徐闻县调到曹州府任通判,相当于现在的市委纪检书记。
在曹州府任通判不久,就生病告假回家了。
《江南通志》和《淮安府志》评价他说:有才,能吏,未竟所施,时论惜之.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关注“明军教育”,时时发布有关你或你的身边学习乐事。
2018中小学生寒假辅导班招生热线:13186478920
松雲銘 2018-01-27 16:39:20
[微笑]大港近代名医,収藏家周西藩名振港城,市博物馆的书画藏品多由其捐赠!
作者2018-01-27 17:24:37
周藩西应该是进士周翠元的后人。
周东 2018-01-25 14:13:22
金山大港周家当年是很厉害的,有好几个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