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街八小姐巷的前世今生
赣榆 周明军
赣榆青口,现为赣榆县(区)政府所在地,正式的也是四九年后的事了。在此之前青口是个口门,外地人称“口上”。在外地(特别是上海,在上海有青口村),青口可比赣榆出名,外人多知道青口,而不知道赣榆,青口,现代人考证为:青州的出海口,
赣榆青口,有人说始建于南北朝刘宋“泰始”年间(公元466-471),距今已1400余年,青口为青州的出海口,到底是不是呢?我以为是没有实足证据的,其实青口还要早。
赣榆县,旧石器时代已有人居住。夏、商属东夷,周属莒、祝其二国。秦已有赣榆地名。
而在清朝末年,陈介祺(1813~1884),中国清代金石学家,就已经收藏到赣榆青口出的秦瓦残字。可以肯定的是,赣榆青口绝不是“青州的出海口”得名。
历史上青口土著移民多不可考,明朝以前的移民也不是有的人所说的“盐商家眷和后代”,历史上的人员迁移,也不是私家家谱中说的什么“避难、经商、为官”之说,哪来那么多的家国大事?多是逃荒要饭,走到哪,就是哪了。
到明朝末年,来青口的移民,就是有目的了,还真是因为经商等原因,来到赣榆青口的。
明万历年,青口周姓始祖自沭阳来赣榆青口,是因为周姓人在新坝经商,历史上新坝是出海口,明末年新坝海口淤塞,于是周姓就来到赣榆青口发展。
由于周姓来青口算是青口移民中较早的,所以占据比较好的位置,就是今天的新华书店身地,是赣榆青口海拔最高的地方。赣榆龙姓也是那个时期来到赣榆青口的,大街(现在的牌坊街街南)就在对面安了家。
到许鼎霖的老祖许河到赣榆青口时候,已经是清乾隆年间了,青口老大街(今天的牌坊街)已经人满为患。于是就在二道街街南现青口卫生院西买房居住。
后人多提到青口镇上财力上最为突出有五大家族(青口五不勾),这五大姓式分别为蒋、许,龙,佘,周,这五大家族因为祖辈上百年的积累,财力,物力当时在苏北地区可谓是首屈一指了,史料记载,老赣中曾是许家的后花园,凭此可猜想许家当时在赣榆地区的影响力。
且说,许鼎霖家族,到许鼎霖这一代的时候,许家已经到鼎盛时期了,不仅家中有当官的,家里还有大公司,像海州面粉厂、机器饼油加工厂,都是海赣地方首家机器加工的工厂,所用机器都来自国外。在清朝光绪年,能有蒸汽机的加工机具是非常先进的,记得我们小时候过年了,还用石磨推面粉,一百多年以前许家已经是机器加工了。
许鼎霖弟兄六个,其中,存世的兄弟五人在海赣都是响当当的。许鼎霖的六弟许鼎年,就住在许家主宅,就是青口卫生院西的那个地方。
许鼎年(1876—1961)字鹤丞是许恩普的第六子,许鼎霖的六弟,出生在赣榆青口,少年时候读书于选青书院,后来就跟着大哥许鼎霖出去闯世界,许鼎霖修铁路的时候,许鼎年曾任导淮测量局局长,浦信铁路购地局局长。许鼎霖去世后,接手海州海丰面粉厂经营,出租海州海丰面粉厂给信记,为家乡海丰面粉厂的延续尽心尽力;1920年,曾为青口铁路奔走而上书黎元洪,可惜未果;1933年海州面粉厂租与信记,曾有股东诉讼与他。解放后的1953年7月入上海文史馆工作,1961年在上海去世。
许鼎年居住的地方的巷子很窄,不仅窄而且巷子两面的院墙高,长年不见太阳,更显的巷子窄而阴森。
这个窄巷子还有个典故,相传,光绪年间,许家想把祖宅翻盖,可邻居是周家的人也要翻盖,因为是搭山缘故,吵起架,两家虽然是世亲,可也免不了磕磕碰碰,于是各不相让。
周家人修书一封,给在京城翁同龢府里做幕僚的周子京,大家都知道,周子京,名周维都,和状元、军机大臣的翁同龢关系特别好。不久,周子京会信,信中云:“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于是周家和许家退让三尺,成为一条小窄巷。
许鼎年常年不在家里居住,蜗居在家的是他的夫人陈氏和女儿,其女儿在家描红刺绣,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那时候,许家住的那个巷子并没有什么名,只是因为许家的小姐排行老八,人称八小姐,外人私称“八小姐巷”。
二道街两侧有八条南北向小巷,街南3条直达南城墙,由东向西依次为土老娘巷(因庄姓老大娘居于此开茶馆而得名)、瑞昌永巷、八小姐巷。其中,瑞昌永巷与盐市街之间有两条横穿土老娘巷的东西向小巷,位北的一条为小鱼市,位南的一条为西大鱼市(今青口中心卫生院)。
民国十六年(1927)8月5日,国民革命军第二路军在陇海路东段失利南撤,孙传芳江浙联军李宝昌旅进占赣榆县,不久,北伐军第十七军第一师再次北上,消灭李宝昌,占领赣榆城。在这拉锯战里,赣榆老百姓就倒霉了,历来是兵匪一家的,家里有口饭吃的就更是提心吊胆的,许家早已经是名声在外的财主,越是提心吊胆越是出事。就在这一年,许鼎年的女儿被土匪绑票。青口局团练赶紧设法营救。
多年后我采访到的一位老人说起那次事件的时候,还历历在目。据说,是青口团练的一位某姓人出面,用七麻袋不扎口的银元换回了八小姐。
事情是真的,但我想他讲的经过肯定是有水分,七麻袋不扎口的银元,那是要多重?什么样的麻袋能撑住了?这是其一,其二说是从青口和安圩的城墙上用绳子系住麻袋,用绳子溜下城墙的和土匪交换的,七麻袋不扎口,是怎么用绳子系住呢?
但肯定的是:人被重金赎回。
由于这次变故,八小姐更是不出门,始终未嫁在家陪同其母亲。
一九四五年,日本鬼子投降,赣榆县政府临时搬到青口,滨海区行政公署将赣榆县命名为竹庭县,后来就是大家熟悉的减租减息,打土豪分田地。青口地区的书香门第,商人等也都接而离去,寻找大的舞台去了青岛、上海,剩下的也只是凑活满足生计的人家。
一九在四六年到四七年打土豪分田地阶段,从山东传来“翻身大棍左的做法更为剧烈(那时竹庭县属于山东),翻身大棍两头长,打得地主喊爹娘。翻身大棍两头尖,打得地主上西天。翻山大棍两头忙,打得地主见阎王。
以赣榆临县东海县为例:东海县十月二十日,中心县委布置“大逮捕”,东海县一下逮捕一千二百人。不久淮海区《告农民书》和《给黄主任信》先后颁发下来。接着中心县委又发了一个《关于追浮财办法指示》,全县干群情绪普遍;左倾,逐渐发展到群众要怎么办就怎么办,放弃了领导,“翻身大棍”全县飞舞。这一期间被“翻身大棍”打死的达一百五十二人(沫河、沙河两区打死人最多),其中不少是错打的。就是在当时也认为,至少有四十六人是不应该打死的。在赣榆县,一切权力归农会,提出‘翻身大棍,砸死勿论”的过激口号,一度出现乱打乱杀现象。
青口那些凑活满足生计的人家---翻身的农民,早已红了眼,那些凑活满足生计的人手拿翻身大棍抓到许鼎年夫人及女儿“逼问浮财”,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后来,改扩建,八小姐巷也淹没在历史的记忆中了。
近百年了,人去镂空,二道街只留下八小姐巷名。
今天,赣榆区政府二道街改造,重建八小姐秀楼,再现二道街辉煌的历史,一个崭新的二道街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
欢迎关注“明军教育”,时时发布有关你或你的身边学习乐事。
中小学生辅导热线:13186478920
周东 2018-05-28 17:10:39
历史上还有汪鸿泰家族,袁世凯赠乐善好施匾lr@周东赞 8
作者2018-05-28 17:12:32
有人告诉我历史上的青口汪家木行,那块乐善好施匾竟然被当做食堂的案板,呜呼哀哉!赞 6
西风古道 2018-06-16 13:32:02
二道街香油果子比薄粉还出名!赞 5
作者2018-06-16 13:38:47
好多人提起二道街,多知道二道街的薄粉,其实二道街是赣榆青口历史文化的沉淀。赞 6
松雲銘 2018-07-09 14:32:05
关注地方文化文史,保护地方文物史料!留住地方习俗方言,提高地方饮食特色!向赣榆地方史志专家周东学习致敬![强][强][强][玫瑰][玫瑰][玫瑰]赞 5
.K 2018-10-11 14:21:24
别的不雪,介作姐这文姜字里行间都一股青口味。
作者2018-10-11 15:10:04
谢谢关注,能在字里行间读到青口味,就是我最大的收获。赞 4
wwzlzh 2018-10-09 16:17:03
“让他三尺又何妨”用错地方了,相传当年宰相张英(1637~1708)的邻居建房,因宅基地和张家发生了争执,张英家人飞书京城,希望相爷打个招呼“摆平”邻家。张英看完家书淡淡一笑,在家书上回复:“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后甚感羞愧,便按相爷之意退让三尺宅基地,邻家见相爷家人如此豁达谦让,深受感动,亦退让三尺,遂成六尺巷。这条巷子现存于桐城市城内,成为中华民族谦逊礼让传统美德的见证赞 2
作者2018-10-09 16:24:07
都是“相传”,相传的故事很多,赣榆八小姐巷你知道在哪儿吗?赞 4
***** 九傲 ***** 2018-05-30 17:02:57
小地方,大历史,长河落日,余辉灼目。赞 3
作者2018-05-30 17:08:18
希望共同探讨赣榆历史文化。赞 3
平房种(高传明) 2019-03-25 16:33:43
八小姐是原赣榆区女贼恶匪的“八姐妹’之一,由于夜间抢劫太多的原因,于1946年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民众用翻身棍镇压,是一个血雪债累累的反动人民物!一些人颠覆历史,令人费解!赞 1
作者2019-03-27 17:14:52
说话时要靠证据的,赞 2
宜安 2018-11-22 21:49:03
二道街离我们王家很近吧,看到上面的老房子就像看到了王家的住宅!赞 1
作者2018-11-27 20:01:05
就在附近。赞 2
冰域阳光 2020-09-06 22:06:11
马继增的院子在哪?请作者把马家和许家院子分开点。赞 1
A阿文 2018-11-22 20:38:56
秦朝地图,赣榆还是海呢,黄河改道,夺淮入海,孔望山,这都是证据的赞 1
作者2018-11-22 21:08:21
秦朝的赣榆地界非现在的赣榆,孔望山只是证明海州以东是大海啊?
江海潜龙 2018-07-13 13:07:03
又见周东大作!赞一下!赞 1
作者2018-11-27 20:09:13
谢谢!赞 1
苗 2018-07-09 15:00:09
老童鞋还是青口大家族银啊[强][强]赞 1
清风 2020-09-16 20:18:09
马继增的院子应该在老招待所那地儿,现在的嘉汇城那片
三昧真火 2020-09-13 09:17:47
文中的传说有牵强意淫之嫌,不可取。
崔秀娟 2020-09-09 18:42:52
过去青口是一片海,古话留传:夹山上花喜鹊窝里摸沙光鱼**呢?
北斗 2020-09-09 12:18:09
整理历史资料璋显干于古迹遗址是一项特殊的教育课程。
芳草碧连天 2020-09-08 10:58:27
文章很好,这个三尺巷典故有点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