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了的朱克靖将军之一
吴新明
按:1946年1月9日,郝鹏举在中共政治、军事压力下,率其部队在台儿庄附近的宣布起义,该部被改编为华中民主联军,郝鹏举任司令员,新四军联络部长朱克靖任政治委员。
6月下旬陈毅在竹庭县(今赣榆区)徐班庄,对郝鹏举及高层指挥官发表讲话。
1947年1月26日,郝鹏举连云港海州城下集结的命令,率部公开叛变。并扣押朱克靖同志以及他的妻子康宁和两个孩子。
不久,我党我军高级干部朱克靖同志被秘密杀害于南京东郊,时年52岁。
吴新明,笔名苏淮青,赣榆青口人,一九六五年赣中高中毕业考入哈尔滨军事工业学院,先后在国防科大、陆军装甲兵学院工作,从事通讯技术教学工作,对海赣地方史有独到研究。
在值清明来临之际,吴老先生发来数篇文章,讴歌了赣榆的这些抗战英雄,近期将连载。
重温红色记忆、讴歌经典人物、不忘赣榆乡愁。
一、朱克靖将军
朱克靖将军是我党早期优秀军队政治工作开创者之一,他1895年10月29日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县。1919年考入北京大学, 1922年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受共产党派遣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军事,1924年7月鉴于北伐战争急需军事人才,党决定调他回国,出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1927年赣军朱培德响应蒋介石反共清党号召,将在第三军工作的共产党员赶出了江西。
朱克靖于5月初来到武汉,八七会议后,受中共中央派遣,又秘密潜回南昌,与朱德等共同策动第三军旧部参加了南昌起义。朱德出任第九军副军长、朱克靖任党代表。起义部队南下潮汕失败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在此后十年间,化名李有才辗转在北平、天津、桂林、南昌等地开展新闻和出版工作,坚持革命。
二、南昌街头遇叶挺
抗日战争爆发后,全民族同仇敌忾、奋起抗日,朱克靖早日在报纸上读到了共产党关于建立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主张,他从心底里是一百个拥护!但一想到自己是一个已经脱党了10年的人,怎么去找共产党呢?!
怀着闷闷不乐的心情,朱克靖为了一桩出版业务,来到了南昌,在江边大道上正慢慢地走着,蓦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朱克靖的视野,正在朱克靖要仔细辨认那人时,那人也注意上了朱克靖,四目一对,对方突然惊喜地叫起了自己的名字,这时朱克靖也认出来了,原来是叶挺将军。10年不见,叶挺还是那样潇洒,一身笔挺的西装,手里还拿着一根当时很流行的“斯考特”(文明棍)。大街上不是说话处,叶挺拉着朱克靖的手,一起来到了新四军南昌军部。10年的别情,各自的苦衷,诉说了一个下午并一个午夜。最后,叶挺豪爽地邀请朱克靖:到新四军来工作吧,让我们一起去打日本鬼子!朱克靖面有难色:“希夷兄,不是我推辞,我是一个党外人士,怎能在共产党的部队里服务?!”叶挺毫不犹豫地讲:“竹懿兄多虑了,我们彼此彼此!新四军准备成立一个战地服务团,任务是开展战场宣传鼓动工作,因为您是政工的行家里手,所以请您暂时屈就团长,如何?!”说到这里,朱克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四只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自此,朱克靖在武汉、南昌等第大力招收知识青年,各种文艺人才趋之若骛。从1938年初成立到1940年已经发展到100多人的队伍,他们在苏南、苏北抗日前线积极开展宣传鼓动工作,先后编出了许多话剧、歌曲、版画、在部队演出,极大地鼓舞了新四军和驻地人民群众的斗志!在此期间,在项英同志的关怀下,经过认真地考查,在1939年朱克靖又重新加入共产党,为中共特别党员。
三、首入虎穴劝说江东“二李”让道 开辟苏北战场
正当朱克靖带领着他的文化大军在皖南、苏南前线大显身手的时候,1940年5月陈毅电令朱克靖火速赶到苏北指挥部。原来陈毅从苏南开进苏北以后,遇到了极为复杂形势!当时,苏北不仅有日本鬼子驻守在各交通枢纽的战略要点,还有国民党三战区蒋介石嫡系人物韩德勤的部队,另外还有许多国民党杂牌部队。大家各自划地而治,部队和地盘就是他们的生命。当时在苏北实力最大的“杂牌”当数桂系李明扬、李长江所属的“鲁苏游击总指挥部”,号称有3万人马,人称:“江东二李”。
总指挥李明扬是国民党元老、同盟会会员,生于1891年,是安徽萧县人,大革命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九师副师长兼二十六团团长。此人虽是国民党元老,但因反共不积极,因而官场上一直很失意。远在大革命时期李明扬就曾违抗蒋介石密令,冒险救助过二十六团党代表王尔琢。王尔琢是著名的共产党人,黄埔军校第一期生,同陈赓一样毕业后任过黄埔军校学生队长。放走王尔琢后,李明扬一不做、二不休,他干脆找到了七师党代表吴绩熙、军党代表朱克靖等人,要他们务必提高警惕,注意蒋介石的阴谋,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事变。此事,一直被蒋介耿耿于怀!直到抗战开始,才在李宗仁的帮助下,谋到了五战区鲁苏游击总指挥的位置。副总指挥李长江则是一个青红帮出身的军阀。此人表面上吃斋念佛、手持佛珠,实际上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鬼。在这支部队,李明扬仅从桂系那里带来两个团,其余所有部队都是李长江带来的。因此李长江在部队里的势力很大,是实力派。面对这样的敌情,陈毅同
关注“明军数学”时时发布赣榆的风情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