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血洒赣榆留英名----符竹庭将军

周明军  明军数学  2019-04-03 14:40:05

血洒赣榆留英名----符竹庭将军

                  周明军

 

重温红色记忆、讴歌经典人物、不忘赣榆乡愁。


符竹庭(1912一1943)原名符宝仔,广昌县人。1927年8月加人共青团,参加地方游击队。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大队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符竹庭任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6团政治处主任(赣榆人喜欢称呼老六团),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

为了打好这一仗,他在全团大会上做了令人激昂的战斗带动:“国家兴亡,人人有责。人民的子弟兵,要有中国人的节气。要打出八路军的威风,为中华民族雪耻,为受难的同胞报仇!”

1938年10月,符竹庭任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参加开发冀鲁边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1939年底后,符竹庭任鲁西军区政治部主任兼第115师独立旅政治部主任、教导2旅政治委员。

1941年符竹庭率部进入滨海地区,3月下旬指挥了著名的青口战役,青口战役是为数不多的一次主动攻城战,是赣榆的平型关战役,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扩大了根据地。 在这个战役涌现了青口十八勇士这个著名的群体。


1943年11月19日,在符竹庭政委、陈士榘司令员的指挥下,采用“军事打击,政治争取,里应外合,全歼敌人”的作战方案,仅用不到20小时的时间,全歼伪和平建国军第三十六师七十一旅和伪保安队、解放了被日伪军盘踞达五年之久的赣榆县城(今赣马镇驻地城里村),战役胜利后, 延安《解放日报》、山东《大众日报》均在头版显要位置报道了我军攻取赣榆的消息。

1943年11月26日,在滨海军区机关驻地——赣榆县西北的黑林镇富林村(具体为马旦头村)遭遇日军,不幸身负重伤,经抢救无效牺牲,年仅31岁。 安葬于今江苏省赣榆区抗日山烈士陵园


符竹庭牺牲后,滨海区等党政领导和滨海军民5000余人参加,按照符竹庭生前嘱咐,滨海军民把他安葬在抗日山。

为纪念功勋卓著的符竹庭烈士,肖华亲自撰写《悼念符竹庭同志》文章,发表于1944年7月7日《大众日报》。

1944年7月《大众日报》发表的悼念符竹庭文章

1945年,江苏赣榆县为了纪念符竹庭把赣榆县改县名为“竹庭县”,这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县为了纪念抗日英雄把英雄的名字命名的县名。


当时创作的《打下赣榆城》《纪念符竹庭》等民歌在赣榆广为流传。


关注明军数学时时发布赣榆的风情历史故事

返回明军文集列表

吴新明(苏淮青) 2019-04-03 19:30:18

符竹庭将军牺牲纯属意外,在一次与鬼子遭遇战中他骑马飞奔,在马家旦头村经过牌坊时,头撞上了牌坊,负重伤不救身亡。符政委的牺牲是我党抗战时期滨海军区的重大损失!赣榆人民永久纪念他!赞 1

海之間 2019-04-03 15:08:53

我們來討論一下,假設符竹庭將軍沒有死,1955年的時候能夠掛什麼軍銜? 中將應該是保底,大將應該是很难,上將應該是合適。赞 1

作者2019-04-03 15:24:55

陈士榘当年和符竹庭职务差不多,如果照陈士榘的推,应该是上将。赞 1

返回明军文集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