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红色记忆、讴歌经典人物、不忘赣榆乡愁。
七十八年前青口战役,涌现出十八勇士这个英雄的群体,可十八勇士名字是谁?他们的家在哪里?他们的亲人在哪里?他们被抓住后被带到新浦,勇士们顽强斗争,有的同志凭坚强的信念回到部队,回到部队的有几位同志?
三年前,我曾写好了这篇文章,因为涉及诸多悬念,没有发成。
近期赣榆区举行了“十八勇士故乡在何方,亲人在哪里”为烈士寻亲找家研讨会,赣榆红榆伞及时推出“青口十八勇士,我想知道你的名字,我想找到你的亲人”活动;连云港史志发出了“我想知道你的名字,我想找到你的亲人—为青口十八勇士寻亲活动”
岁月变迁,烈士的精神永在, 四月五日《赣榆报》用整版全文刊发了我的原创《青口十八勇士,你们的亲人在哪里?》
“随着“为‘青口十八勇士’寻亲”大型新闻行动启动,这段血与火的往事,再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回忆是为了更好地缅怀,让我们回溯那段刀光剑影、硝烟弥漫的岁月,让我们走近勇猛无畏、视死如归的“青口十八勇士”....”
值清明到来之际,“明军数学”将“青口十八勇士,你们的亲人在哪里?”原文略加改动,十八勇士我想知道你们的名字。连载发表,向那些先烈们致敬!
青口十八勇士,你们的亲人在哪里?(三)
周明军
五、十八勇士
日军的增援的军车堵住了青口的城门,担任掩护的六团2连的二班和七班的十八名战士没有及时撤出青口而被堵在青口东南角几个巷内。
从青口东大鱼市通向北像蜘蛛网一样的小巷,甚至还有死巷,外人有时候白天都转晕。
战士们从徐楼巷转到宁家巷,从宁家巷转到陈家巷,从陈家巷往东有个象火叉一样分叉的巷道,青口人称呼为火叉巷,他们从火叉巷往外冲,日军已经从东门涌进来了,他们边打边撤,退守在火叉巷里面。
天亮了,日伪军端着枪在朝这面搜索,机枪班班长原飞友提议冲出去,于是七班的战士猛冲出去,敌人后退了,但很快又围了过来,他们凭借猛烈的枪声,东面的几个院子还在战斗,战士们在院墙上挖出一个洞,从蒋家巷战斗的战士汇合了。他们数了数,包括排长赵本源、张步清在内还有十八名战士,他们在排长赵本源的带领下,一遍遍打退了敌人的冲锋,凶残的敌人用掷弹筒向院子里开炮,八名战士牺牲了,其他人身上都带着伤。
青口火叉巷(火叉形状分叉巷道)
在弹尽粮绝时,大家宁死不屈,把武器拆散摔碎,赵本源排长身负重伤、2班副的腿也被敌人的手榴弹炸断了。“同志们,我们已经拼到最最后一口气了,子弹马上打光了,我们不能让敌人活捉去呀!”,赵本源说完,用盒子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开了一枪,他躺在地上用最后一口气高喊“中华民族解放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个参加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战士就这样倒下了。
这时候2班副把身上的干粮袋解下,里面还有一把穇子面的煎饼碎屑,战友们还饿着肚子呢,他把最后的这点干粮留给他们,随后也用步枪自杀了。
黄昏了,战士们跑到老百姓的家里藏了起来,有五个战士换成老百姓的服装,被藏在老百姓家的床底下。
枪声停了,敌人牵着大狼狗和汉奸们在挨家挨户的搜查,原飞友、李会元、孟兆阁、马培真、孙玉坤、孙鸿太、何兆生、张秀格八位同志从老百姓的草垛里和床底下搜了出来。
勇士们被绑住押从小东门往后宫日本宪兵部,他们虽然都是遍体鳞伤,但勇士们都高昂着头,路过青口前宫,前宫门口的石狮也呜咽般低下头,他们被关在城西北角的义成小学鬼子宪兵队部。
一个鬼子牵来一条大狼狗,用手一指,狼狗恶狠狠的扑向穿军装的勇士,战士们身上的衣服全被撕烂,狼狗一口撕掉一块肉,战士们咬牙切齿的咒骂日本鬼子。
残忍鬼子的用铁丝穿在勇士的肩甲骨下,用汽车把他们押往新浦,汽车缓缓的驶在青口南北大街,街两边站满了老百姓,鲜血从勇士们的身上流下来,勇士们昂起头靠在一起,每个人都满身创伤,脸上带着菜黄色,露着嶙嶙的颧骨,老百姓都偷偷的擦着眼泪。
鬼子以为用这几个被他们打得半死不活的八路而显示他们的胜利,但从这不屈的头颅上看,鬼子又失败了。
凶残的鬼子把勇士们四个人绑在一根木柱上,这里曾经有许多抗日的仁人志士被日寇用开水煮死喂了日军的军马。
六、勇敢的十八勇士
夜深了,战士孟兆阁忍住疼痛,收缩双手,使劲地磨,皮肉都磨破了,下半夜他终于挣脱双手,把捆在身上的绳索解开。随后,他又解开绑在同一个柱子上的3个人的绳索。
这时,一阵脚步声传来,是日军哨兵来查哨的。哨兵在门口观察了一会儿就走了。当他们去解另外4个同志的绳索时,天快亮了。
另外4个同志说:“你们快点走,天亮了一个也逃不出去,能跑一个算一个”原飞友、孟兆阁等含泪与战友们分手,翻过围墙跑了出去。
没有跑掉的马培元、孙鸿泰、何北生、张秀阁四位勇士不久后被敌人残忍的杀害了。
原飞友等4人往南跑了一里多路,越过一道深水沟后,大家分手了。孙玉琨、李会元继续往南跑去。
孟兆阁同志一个人日夜向西北方向走 ,找上了队伍,在医院修养一个时期,出院后他重返战场,不幸于1944年在石沟崖战斗中壮烈牺牲。
机枪班长原飞有离开孟兆阁以后,他顽强的慢慢的爬到离青口只有二里多路的地方,遇上我们的地方工作同志把他抬回来,因为伤势过重到医院的第二天就牺牲了。
六、青口战役的重大意义
青口战役历时12天,我军攻克海头、兴庄、李城、张城、寺后、大沟南等日伪据点,缴获大炮3门,步枪800余支,驳壳枪40余支,烧毁汽车两辆,子弹2000余发,并控制了大批盐滩,为坚持滨海地区战斗创造了有利条件。
青口战役是八路军在正面战场上又一次攻击日寇盘踞的城堡的攻坚战,是第二个平型关战役。
青口战役的胜利,打破了敌人的海上封锁,打通了华中和山东抗日根据地之间的联系,扩大了抗日根据地,鼓舞了人民的抗战信心。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十八勇士的丰碑可激励后人无畏艰难、无谓牺牲、勇往直前。
七、十八勇士,赣榆人民没有忘记你
对青口战役中涌现的十八勇士的事迹,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们。
青口战斗胜利,滨海军民为缅怀牺牲同志,特别是青口战役十八勇士,提出了建立抗日烈士纪念塔的建议。
1941年7月,由符竹庭亲自选址,选中了赣榆县马鞍山,后改名为抗日山。
青口十八勇士,赣榆人民没有忘记他们,1991年7月1日,赣榆县委、县政府在青口镇火叉巷北立纪念碑和十八勇士纪念馆。
“十八勇士纪念地”大理石碑,静静地矗立在青口。
碑文:一九四一年三月,我八路军一一五师和山东纵队发动青口战役,首克青口据点,一一五师教导二旅二团十八位勇士,在火叉巷与日伪军展开激战,八名战死,二名自戕,其余被俘,宁死不屈,只一人生还,是谓青口战役十八勇士。
这个碑立了之后,赣榆青口镇居民自发地每年都用红漆描一遍。十八勇士的英名和精神,已经永驻赣榆人民的心中。
青口十八勇士,全国人民没有忘记他们,在2015年9月3日,青口战役发生74年后,“青口十八勇士”的不倒战旗将再次在中华大地飘扬,参加““9·3”大阅兵的一部分战士将高举“青口十八勇士”的旗帜,走过天安门城楼。
“青口十八勇士”的不倒战旗走过天安门广场
“青口十八勇士”的荣誉旗帜将和“长城中队”“郯城战斗模范连”“马石山十勇士”“回民支队”“晋察冀军区”等荣誉旗帜一起,在“狼牙山五壮士”英模部队方队中接受检阅。青口十八勇士的旗帜飘扬在北京天安门广场。
这是一群在青口巷战中应该被记住的人,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他们。
(未完待续)
关注“明军数学”时时发布赣榆的风情历史故事
周东 2019-04-22 18:21:02
关于碑文中二团,这是碑的原文,不是笔误,我为了还原历史原貌,没有更正,而是照录原文。耐住性子看完全部 ,也许你就会感到寻找十八勇士的线索是多么的匮乏。赞 2
作者2019-04-22 18:30:53
七十八年过去了,参与青口战役的人员都找不到,部队建制撤销,烈士的家属也不不一定知道烈士参与的哪场战役,包括青口十八勇士连也没有这些资料的记载,应该感谢那些默默的无私的寻找烈士亲人的人。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