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明,笔名苏淮青,赣榆青口人,一九六五年赣中高中毕业考入哈尔滨军事工业学院,先后在国防科大、陆军装甲兵学院,从事通讯技术教学工作,对海赣地方史有独到研究。
明军数学平台昨天刚发布了何宜隆老师的《为赣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寇惠民》,吴新明老师连夜撰写了这篇回忆文章。
从教学、生活的点滴看到平易近人的一个“老头”,作为不同年代的学生,无论称呼寇老师、寇主任、寇校长无不发自内心的对寇校长的热爱,寇校长永远活在赣中人的心中!
赣中名师寇惠民先生
作者:吴新明
上个世纪赣榆中学在王宪纲校长正确领导下涌现出一大批名师,寇惠民老师就是赣榆中学的名师之中的翘楚,我从1959年8月到1965年7月一直在其门下学习,6年的谆谆教诲、耳提面命,使我不仅得到了语文和政治的知识,更难得的是学会了如何做人。
寇校长年轻时期照片
我到赣中学习时寇惠民老师已经是教导处副主任了,大家统称寇主任。还有一位副教导主任是高进修老师,但主任一直空缺,据说是主任在反右派运动中犯了错误被撤职。寇主任是江苏省铜山县人,中等身材,讲话徐州口音很浓。他大约是运河师范的早期毕业生,原来是教语文的,后来工作需要改行教政治,我的辩证唯物主义常识就是寇主任教的。当时,这是一门很难教的课程,高深的马列主义在寇主任嘴里变成了脍炙人口的故事,他把唯物辩证法讲得深入浅出。特别是鸡蛋在特定的温度下可以孵出小鸡,但石头就没有可能变成小鸡的故事到现在大家都耳熟能详。这就是“内因和外因的作用”。
寇主任在学校除了教学之外,还负责全校的教学质量管理,记得我们读初中的时候,正值国家严重的困难时期,学生最大的困难是吃不饱,面对这个不可逾越的难关,寇主任在全校大会上提出了:为了祖国要舍身学习,口号是“读书死、死读书!”具体目标是“学丰中、赶苏中”。丰中是徐州地区的模范中学,苏中是江苏省的,准确的说应该是全国的模范中学,苏高中在苏州。当时整个学校被浓浓的读书氛围所笼罩,大家在朗朗的读书声里,暂时掩盖了了肚子饿饥肠辘辘的叫声。
对于新老师,寇主任也是爱护有加。臧继宝老师从南京师范大学分来赣中后,第一次上课寇主任亲自带队,带领全体理化组老师听课,课后还送去了反馈意见。这件事臧继宝老师到现在还历历在目!
在王校长和寇主任的正确领导下,许多老师创造性提出了一些教学方法。数学李鹏生老师为了克服大家没有钱买草稿纸的困难,教平面几何时,让大家拿起小木棍当笔,在教室外地上画几何图形,推导证明几何命题。受了两位校领导的公开表扬!补充说明一点,就是有钱,当时的纸张也匮乏,发下来的笔记本都是咖啡色的而且很粗糙。大家戏称,“地瓜纸”。
在王校长的正确领导下,寇主任分工负责抓教学管理和质量,这里说质量是决不引导学生不顾国家的需求,把升学作为唯一目标。他们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者。1960年8月,为了反对蒋介石武装窜犯大陆,党中央号召在校中学生、大学生应征入伍,保卫祖国,学校马上动员全体适龄学生报名参军。当年学校送走了几十名同学。这些光荣应征的同学在部队表现很突出,很多人都提了干,为赣榆中学挣了光、添了彩。历史留下了一张画面,在校门前照相的人有两位就是光荣参军的高中二年级学生。
1961年,赣中第一期高中毕业生开始高考,学校提出的口号是:站出来让祖国挑选。“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两种准备什么?考不上就学习董加耕回乡务农。有一位学生会领导因为当年没有考上大学,回乡后,关门读书拒不参加集体劳动,在大会上王校长和寇主任严厉地批评了这件事!
文化革命中寇主任同一切老革命、老知识分子一样吃尽了苦头,由于历史问题被打成“历史反革命”,被开除了党籍和公职,发配农村劳动改造。历史往往会开出滑稽的玩笑,寇主任由于出身于语文老师,对语文教学组特别关照,结果,斗他最狠的就是语文教学组。文化大革命真是一个变态的社会!他带着夫人和孩子生活在交通不便城头公社黄墩村,以文弱之身,从事繁重的农业劳动,还要受政治上的歧视。寇主任家口很重,孩子多,除了长子寇文魁文革前考到了济南铁路学校,吃了公家饭,别的孩子一律来到了农村,其艰苦可想而知。
由于所挣工分不足于养活家庭,又顶着一顶历史反革命的帽子,生产队无法照顾他,家里困难重重!据传说,有一天他被关在生产队的黑屋里隔离审查,并且不给吃饭,一天深夜,从窗户里膨嗵的一声,从外面扔进一个东西,吓了他一跳,打开一看,是一包煎饼,在那个漆黑的深夜,寇主任含着泪水咽下了救命的煎饼。
有一天,寇主任在集市上闲转,腰间扎着一根草绳,身上瑟瑟发抖。这时一位赣中学生看见了他的窘困景象,马上把他带回家,热汤热饭招待了他,临行又送给他一些“救命的粮食”。寇主任老泪纵横。但是他的心是热的!赣中的学生没有忘记他!
寇主任受到学生们的热爱绝不是偶然的,他在学校里不仅为人师表、诲人不倦,而且特别关心学生。1965届高中毕业生崔维军同学本来是1964届学生,高二时因为家庭太困难辍学回家劳动,第二年家里情况稍好些就想复学,来到学校,路上见到寇主任,说起自己的愿望。寇主任当时立即表态:61和62年入学的高中同学赶上封建时代的秀才,千里挑一,都是难得的人才,回来好!简单几句话就办了复学手续。这样的老师怎么能不受学生尊重?!顺便说一句,崔维军同学1965年高中毕业后顺利地考入了大学,后来成长为一位优秀的医生。如果不是寇主任照顾他,他这一辈子说不定在干什么?
文革后期,党给他落实政策,平反了冤假错案,他先在城头中学工作,后来又回到赣中,出任副校长。此时他年过半百,迎来人生第二青春,他深入教学第一线,听课、评课,召开学生座谈会征求意见,检查学生作业、作文,总结好的经验和典型。使赣中教育教学工作一步一个台阶上升。赣中成为江苏省首批省重点中学,寇主任做出了重大贡献。
寇校长老年照片(周自双提供)
寇主任退休后1997年2月10日突发心脏病不治。我们赣榆中学永远失去了一位好师长!
寇主任永远活在赣中人的心中!
2020年10月29日
关注明军教育,时时发布赣榆风情故事
dym 2020-10-30 16:12:37
对寇校长印象特别深,离开我们都20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