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赣中|赣榆中学名师陆天明先生

周明军  明军数学  2020-11-30 15:06:56

作者:吴新明,笔名苏淮青,赣榆青口人,一九六五年赣中高中毕业考入哈尔滨军事工业学院,先后在国防科大、陆军装甲兵学院,从事通讯技术教学工作,对海赣地方史有独到研究。


赣榆中学名师陆天明先生

吴新明


提起陆天明老师,在赣榆中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们读书时代(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他一直教高中物理课程,而且总是任教高三物理课,同时还兼任一个班的班主任,作为低年级学生,对最高年级的老师总是有一种仰视的高不可攀感觉、觉得陆老师很神秘。他夫人朱敏老师任我们62届的初三物理课,所以,有时在我们初3-6班的教室附近偶尔能见到陆老师,这时,他会微微对大家一笑,这一笑就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陆老师还有一个教职:赣中理化生教学组大组长,是赣中名副其实的台柱子。说起教学组长的事来,臧继宝老师清楚地记得:那是1962年夏天,他从南京师大化学系毕业后分配到赣榆中学,到校后的第一堂课,是陆老师陪同教导主任寇惠民老师带着全组老师来听课,课后还交给了臧老师一份同学们的评价。这对新教师来说是最大的鞭策,也是最大的鼓励和爱护!从此以后,臧老师在赣中顺利发展,很快崭露头角,成长为青年才俊,后来发展成为赣中的名师之一。臧老师的成长饱蘸着陆老师的心血!

陆天明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瘦高个子、腰板挺得笔直有一种军人的气质,白皙的脸庞上,嵌着一双不大的眼睛,眼虽然不大但却炯炯有神,犀利的眼神给人以不怒自威的感觉。他走起路来铿锵有力,开口说话,操着一副浓重的苏北口音。他是江苏涟水县人,19311月生,1948年参加革命工作,就是说,17岁便参加了乡政府的工作,那时涟水是新四军的根据地。粟裕将军在苏北的七战七捷就发生在这里。乡政府的工作一切为前线服务:征公粮、送公粮、运送伤病员是他们的主要任务。所以,那时参加乡政府工作是要冒着枪林弹雨和生命危险的,决不是今天的公务员那样处在和平环境里。经过血与火的考验,陆老师1951年加入共产党,1952年秋,受党组织委派到苏北工农速成中学学习,解放初期党缺乏建设人才,特别缺乏自己的知识分子,于是就大力兴办了许多工农速成学校,目的就是快速培养党信得过的技术人才和自己的知识分子。陆老师不负党的期望,1955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江苏师范学院物理系学习。1958年夏天毕业后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到艰苦地区去工作,分配到江苏最艰苦的徐州地区赣榆县中学工作。那一年赣榆刚刚创办高级中学。陆老师的这些经历告诉我们,他是一位年轻的老革命,是党组织培养起来的知识分子干部



    记得陆老师讲课是很有特色的,听他讲课是一种享受。一是声音洪亮、板书工整,没有任何拖泥带水的感觉;其次,条理清楚,分析其问题来头头是道。他讲电学中的电场里电荷力的分布和计算,把微观的电荷运动讲得栩栩如生,把枯燥的物理现象讲活了;第三是,概念严谨。陆老师讲起物理概念时一字一句扣得严密无暇。这些特点,不仅给我们以知识,还影响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作风。终生受益。顺便说一句,朱老师的讲课风格也很特殊。她讲课语速快,标准的南京官话,快到赶上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主播了。一句句连续讲解像子弹出膛一样嗖嗖打来,容不得你半点开小差。所以,只要朱敏老师讲课,没有人打瞌睡、开小差。久而久之,一些调皮的学生说,朱老师讲课像“小钢炮”。恕我不恭!朱老师在天之灵。

陆老师除了本身的业务好外,还有一个特长就是他的短跑很优秀,跑起来像一股旋风、简直风驰电掣,以我猜测,这可能是在战争时期敌强我弱的形势,对敌斗争中练出来的本能吧?体育比赛时,赣中比赛的跑道就在第一排教室前边小河边上,所以大家在教室里看得很清楚。那瘦瘦的高个子,那犀利的目光,薄薄的嘴唇下张着大口的呼吸,到终点时的还大叫一声,给大家以深刻的印象。

老革命出身的陆天明老师,把学生看作是革命的接班人,不仅学习上耐心细致耐心、生活上也关怀备至。他当我们的班主任,经常泡在我们同学中,教室、宿舍到处都是他的身影。1965年春,有一次陆老师看见我们班袁春余同学在教室里吃一碗凉饭,心疼得立即让他拿到自己家里热一下再吃。多少年来,袁春余总把陆老师的家当成自己的家,上大学后,只要回来,就经常到陆老师家吃饭住宿。后来他母亲生病住院、爱人住院生孩子,陆老师、朱老师也都给予许多帮助,学生们对老师的这份情谊,终身难忘!

2015年陆老师、朱老师参加19623-6班学生聚会

记得1965高考,考试完了,大部分同学都被学校带回赣榆,唯有我、康子玉、袁春余、成彩芝4位报考军校的同学被留下来,713日先到海州人民医院,后到陆军第149医院去做入伍前军检。这是对报考军校学生的特殊要求。陆军第149医院在墟沟的半山腰,记得那天下着大雨,陆天明老师代表学校冒雨陪我们前去。体检结果:袁春余同学鼻子有炎症,是慢性的,在海州医院医生往老袁的鼻子里灌了好多药,搞得他好难过,就是一个小小的慢性萎缩性鼻炎,医生可能就下了一个军检不合格的结论,害得老袁没有能进哈军工。我的牙长得不整齐,眼睛有一点色弱,在149医院最后一色盲张图我满眼都是彩色点点,看不出有任何图案,后来才知道是一只花公鸡。此外我还有营养不良的缺陷,听医生们交换意见,说现在的孩子们都营养不良,可能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毛病,三年自然灾害刚过,谁能有好的营养?不过这三项都无关大局。康子玉和成彩芝同学体检很好。

晚上陆老师带我们4人住到新浦的一个小旅馆里,闲着没事陆老师提议去看一场电影,他自掏腰包请我们4个人。记得电影的名字是《霓虹灯下的哨兵》。这是当时最时髦的影片,同当时著名的“三战”: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一样是百看不厌的经典作品。故事讲的是南京路上的“好八连”从解放初期进入南京路在资产阶级香风臭气的熏染下开展积极地反腐败斗争,拒腐蚀、用不沾,成长为我军模范连队的故事。故事的革命教育意义激励着我们,看得我们热泪盈眶,每个人都暗下决心,一定要做革命接班人。

想想今天的教育,再也不会像陆老师这样关心学生生活、拿自己的钱给学生买票看电影,师生间的关系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交易,交一份钱,老师卖一份知识给学生。此时此地,陆老师看了一定很气愤!但他已无能为力,不光是老了,个人的力量是扭转不了社会上兴起的这股歪风的!

1965820日我和康子玉到徐州军分区报到,袁春余同学因慢性萎缩性鼻炎不能参军但被北京航空学院导弹专业录取,成彩芝同学被南京邮电学院录取。总之参加军检的4位同学都有书读,大家都很高兴。拿到通知书后,我们不约而同的到班主任陆老师家报喜,陆老师高兴得张大了嘴笑得说不出话来,他夫人朱敏老师不断地重复的说:“我又放心了一个。”就这样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告别了母校-赣榆中学,踏上了新的学习生活。

我们离开赣中后,学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陆老师同一切知识分子一样,吃尽了苦头,坏了良心的造反派还开除了他的党籍。雨过天晴,文革过后陆老师被平反并被重用。先后在赣榆中学出任教导主任、副校长、后调任教育局副局长兼教师进修学校校长,1983年调任县总工会副主席。在离开赣中的日子里,陆老师一如既往的关心着赣中的师生。由于文革的破坏,从1966年到1977年历时10年高校没有招生,大批有志青年被压在社会,陆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尽一切可能安排从1966年到1970年内老五届高中毕业生参加教育工作,没有指标,就安排他们当代课老师。后来这些人大部分都得到了好的归宿!有的考入了高等学校、有的转正为正式教师,如今,这些同学都已经退休,享受着幸福的晚年。没有陆老师的关爱,恐怕有许多人没有这样的待遇!想到这里大家都由衷的感谢陆老师。陆老师关爱学生的事情是说不完的。我们班有几位同学都受到陆老师和朱敏老师的特别关爱,有的从东北边陲调回赣榆,有的被陆老师安排了工作。这些事情至今大家说起来都念念不忘!

陆老师1991年离职休养,开始了新的人生。退休后,闲不住的他上了老年大学,开始了诗词人生。以九秩高龄创作出200多首诗歌,并出版了诗集《伏枥吟稿》,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老师向赣中赠书


一个人一生并不一定都能轰轰烈烈,陆老师、朱老师夫妻俩把平凡的一生把心和青春献给了赣榆人民、献给了赣榆中学的师生们,他们是赣榆文明的传播者、是品德高尚的人!

陆天明老师是当代赣榆的名乡贤。

2020.11.24



附:本文在网上发表后收到了赣中许多同学的回响,现摘录如下:


高中第一期顾介华

 

陆老师:

新明这篇文章写的真实丰满有感情,代表了你数以千计的学生的心声你和朱老师同为赣榆教育的功勋人物,将载入赣榆教育史册。我们为作为你的弟子,受益终生,感恩终生。衷心祝愿您福寿绵绵,健康永远!

 

写得真实丰满有感情,宝刀越磨越锋利。我将你的美文转发了几个群和相关同学,反响很好。谢谢新明!

陆老师回应:

介华,

谢谢你把此文转发给我,这样的赞誉,我受之有愧!现在回首那一段,还有很多缺陥,也有无法弥补的憾事!这只能留在无尽的回忆中。不尽人意见的事请你们多多谅解!

 

新明你好!你的文章收到了,你对我太过奖了,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分内工作,责无旁贷;关心同学,是教师应尽的义务。我知道还有很多缺陷,工作还有很多未能做的地方,对不住一些同学,更对不起那些相伩学校和教师而将子女交付与我的家长们,至今我还要向家长们真心实意地道一声对不起大家!

新明,谢谢你的赞扬!受之有愧!

 

高中第一期赵玉坤

 

读了这位学弟的文章深有感触,陆老师做事、做人确实给赣中的学生树立了标杆,留下美好的记忆。

 

 

第四期刘希平                                                    

拜读了你的文章,只有感动、佩服!

记忆清晰、描述细腻、感情真挚、给人启迪!

可以在我《同学》群里转发吗?

赞陆天明老师

热爱祖国干革命,

忠于职守爱学生,

品似北疆和田玉,

寿比南山不老松。

第四期程化通

喜读吴新明佳作《名师陆天明先生》又见群主喜赞诗篇真是往事如在眼前,无限感慨!不觉也来首打油诗和之:

    

    赣中寒窗整六载,

    恰逢自然灾害年。

    吞糠嚥菜求学路,

    刻骨铭心难忘怀。

    校长老师齐发奋,

    培养桃李满天涯。

    难忘恩师陆天明,

    瞬即转眼一花甲。

 

第五期崔维军

新明所写的陆天明老师的文章很好,陆老师确实是一位好老师,陆老师不仅授课好,更是特别关爱他的学生,记得63年底,我父亲在生产队采石头,不幸被小石子崩伤了眼睛,用了5个多小时步行到县医院诊治,诊疗结束后天色已晚,又无钱住旅店,我当时愁得团团转,正好给陆老师发现了,他当时对我说,你去找瞿老师,只有他有辆自行车,不过他一般不外借,你好好说说,有可能会借给你解决难题,我听了陆老师的话,硬着头皮去瞿老师家,说明来意后,瞿老师二话没说,很爽快地把车子借给我,我用自行车带着我父亲一直送到门河,过了门河离家还有十来里,因没有公路,全羊腸小道,骑车带人不安全,我父亲到家也黑不了天,我就回学校了,这事真得感谢陆老师的指点和瞿老师的慷慨相助。由这事我还想到,如果陆老师自己有自行车,他一定会主动借给我的。

第五期祁德荣

两稿我都看了,很好,很好!你是否还准备写赣中?看陆老师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过百估计没问题。這就是“仁者寿”啊!

 

第五期张学山

看了新明的回忆陆天明老师的文章,陆老师当年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眼前。衷心的祝福老人家健康长寿!

第五期刘玉才

新明同学,辛苦了,我好象记得朱敏老师是高二的物理老师(高一的是朱绍良老师,高三是陆老师)对否。

第五期徐修田

吴新明(苏淮青),初三五班班主任是邓星雨老师,初三六班的班主任是朱敏老师。初中的物理老师有朱敏老师,还有金泽锦老师。高一物理老师朱绍良,高二物理老师朱敏,高三物理老师陆天明。我觉得如果把陆老师朱敏老师放在一起写,他们夫婦二人对其他年轻教师的关爱充实其中,会更丰满。仅供参考。

初中第八期62届)丁来发

新明你好,为你点赞,谢谢你的文章。

致敬陆老师,祝老师健康快乐幸福。

第六届王军荣

陆老师对赣于教育的热爱和贡献,为人师表关爱学生的动人事例是有口皆碑的。文章以详实的素材,清心的语言表达对恩师的敬仰和爱戴。谢谢您的大手笔,替我和我同班同学对陆老师的崇敬和爱戴!

我将在我的同学群里推荐你的这篇文章。



关注明军教育,时时发布赣榆风情故事 


返回明军文集列表

吴新明(苏淮青) 2020-11-30 15:23:30

陆天明老师是给我们赣榆中学带来光明的使者之一,他高尚的人品、渊博的学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培育了几千名优秀的学生,为振兴赣榆做出了重要贡献。谢谢陆老师夫妇!赞 3

事事顺意 2020-11-30 19:47:28

文章写的太好了,这才是赣榆中学的才子。 [强][强][强][强][强][强] [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祝陆老师福寿无疆!赞 1

刘正方 2020-12-09 22:14:18

前几年我去刘善达二叔家看望老人,不期而遇陆天明老师。见到陆老师精神矍铄,步履矫健很高兴。另外在二叔家看了陆老师的诗作书籍,二叔让给我了。不过纸张和印刷质量都不算好,大概老师九十年代初就退休了,花钱印书也不容易……

红中 2020-11-30 21:39:09

感谢陆老师,朱老师!教诲铭记终生!

返回明军文集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