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陶君彦

周明军  明军数学  2021-06-11 17:10:39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

讲好赣榆故事,

重温红色记忆、

讴歌经典人物、

不忘赣榆乡愁,

传承革命精神。


赣榆陶君彦

 

君彦(1911-1989)名家澍,字君彦,赣榆墩尚镇人,19289月在东海中学师范班由惠浴宇介绍入党,化名陶璞,后回赣榆在墩尚、沙河等处任教。

抗战后,陶君彦奔赴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寻找党组织,10月被安排在西北青年训练班学习。12月回赣榆墩尚,组织醒民团宣传抗日。

陶君彦印章

君彦赣榆组织青救团”“醒民剧团,发动一批进步青年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早期共产党员的努力,推动了海属地区群众性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刘寄萍(19111983),原名玉林,曾用名尹明、泳生、西堂、符竿、去病等,诸城市辛兴镇尧村人。1930年考入临沂省立三师。翌年,受党组织安排转学于曲阜省立二师,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转赴延安抗大学习,结业后去苏北开展工作,在赣榆县经鲁南特委考察恢复组织关系。后与张作仁、陶君彦等组成中共赣榆工委,他任书记,对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壮大抗日武装力量,做了大量工作。

1938年,112师地下工委为加强地方工作,建立中共鲁东南特委,由赵志刚任特委书记,负责赣榆、日照、诸城3个县的建党工作。

 

赵志刚

193812月,中共苏鲁豫皖省委鲁东南特委决定:撤销中共赣榆特支,成立中共赣榆党团,刘寄萍任书记。

19391月,中共鲁东南特委决定将中共赣榆党团改为中共赣榆县工作委员会,刘寄萍任工委书记,组织、宣传、青年工作分别由陶君彦、张树仁、李克济负责。同年4月,中共鲁东南特委作出决定,成立中共莒赣临工委,管辖区域为莒县九区、十区,赣榆县五区、六区和临沂五区。特委同时决定:张树仁任赣榆五区区委书记,陶君彦任赣榆六区区委书记,刘寄萍继续留任朱爱周常备旅政训处主任。政训处创办《新赣榆》、《新闻简报》分发各机关、部队,由中共赣榆县工委组织部长陶君彦任主编,中共党员张廷垣任编辑、刻印,朱爱周为亲题刊头。

19407月,以赣榆第五区区中队为主,举行起义,起义部队经一夜急行军,天亮时安全到达目的地一山东抗日根据地的莒南县甘霖村。中共鲁东南四地委和八路军第115师东进2大队共同宣布,成立临(沭)郯(城)赣(榆)东(海)4县边区游击支队,朱明远任司令员,张树仁任副司令员,陶君彦任政治委员,辛明任政治部主任,李克济任参谋长,这是中共领导下的赣榆县第一支人民武装。

1945年,陶君彦调任海州市新浦办事处主任,47年后,陶君彦随大军南下。48年秋为了加强宣传工作,中共江汉区第四地委将《湘西周刊》改为《湘西报》作为地位的机关报,由陶君彦报社社长,19495月,中共宜昌地委决定枝江单独设立县委,李先兵任县委书记。715,李先兵,陶君彦率领中共枝江县委机关进驻江口镇,随即成立枝江县军事管制委员会,李先兵任主任。陶君彦、邹作盛任副主任,不久任命陶君彦为枝江县人民政府县长。

君彦同志于1951年任黄石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秘书长,中科院武汉分院副秘书长,中国农业科学院湖北油料研究所副所长、党总支书记等职务。

     君彦 1983年离休,198953去世。


关注明军数学时时发布赣榆的风情历史故事

  联系电话:13179591120


返回明军文集列表
返回明军文集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