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建党100周年,
讲好赣榆故事,
重温红色记忆、
讴歌经典人物、
不忘赣榆乡愁,
传承革命精神。
赣榆走出去的司令员-胡中山
胡中山,江苏省赣榆县人,1924年11月出生,1941年8月入伍,194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山东纵队二旅滨海军区独立团三连通讯员、副班长,山东警十旅十九团三营七连排长、副指导员、指导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十三纵队三十七师一一〇团一营副教导员、教导员、营长。解放后,任三十一军九一师组织科副科长,二七二团副主任,二七一团主任,福建省晋江公安处民警大队政委、福建省公安厅民警处副处长,福建省军区独立师参谋长,江西省军区赣州军分区、抚州军分区副司令员、顾问。参加了日照县义和岭和泊里战斗、胶南县薛家岛战斗、兖州战斗、浦东高桥围歼战斗等,受过重伤,评为二等甲级伤残。荣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被授予“战斗模范”称号,荣获独立自由功勋荣誉章、二级人民英雄奖章等。1980年4月离职休养,正师职待遇。
胡中山,1924年11月,胡中山出生于江苏省赣榆县殷庄乡李村一户农民家里。贫困的家境,使胡中山从小开始便跟随父母亲背井离乡,四处乞讨以维持生计。
1941年8月的一个清晨,胡中山带着一位同村玩伴上路了。两人一直往西北方向前进,一路上没有东西充饥,便沿村乞讨。同时不露声色地打听八路军的行踪,其中险些被国民党兵抓走。他们终于遇见两位八路军干部,胡中山如愿以偿地踏入了革命者的行列,一干就是一辈子。
在部队里,胡中山英勇善战,屡立战功。从战士到副班长、班长、连指导员、营教导员、独立师参谋长,1972年,调任赣州军分区任副司令员。
1955年,胡中山被授予少校军衔;1963年,晋升为中校军衔。孤身铁胆穿越日军封锁线
胡中山第一次参战就负了伤,伤了屁股。1942年1月,胡中山所在部队山东纵二旅滨海军区独立团七连接到上级命令,打掉在山东日照夹子山的国民党驻军,拔除经常干扰我部抗日的“钉子”。因考虑到胡中山是第一次参战,冲锋号响起时,班长让副班长陪胡中山一起趴在半山腰。副班长趴了一会,忍不住了,抛下一句“别乱动”就冲入敌营。胡中山心里琢磨:总趴着不成怕死鬼了么?立即爬起来。这当儿一颗流弹飞来,正中屁股。
60年以后,回忆起这次负伤经历,胡老惭愧地说:“那一仗我军大获全胜,所在班没有一位战友‘挂花’,只有我,未放一枪一弹反而受伤了,真丢人!”)
住了一个月的医院,伤未痊愈,胡中山就急急地追赶部队。当得知要从两个日军据点之间穿行时,胡中山没有丝毫犹豫,身着八路军服肩背胯包,孤身一人踏上了归队的行程。
在一天一夜的路途中,胡中山饿了啃干粮,渴了饮山泉,数度从日军眼底下穿行。有一次险些与日伪军30余人的自行车队正面相遇,胡中山情急之下,立即抱着头滚下路边一条沟里。过后才知道手臂脚踝都被划伤。
晚上9时许,当胡中山一瘸一拐地找到连队时,部队正在集合准备出发。指导员听完胡中山的叙述,摸着他的头说:“你竟然敢孤身一人穿军装过日军封锁线,真是‘铁胆’!”当即号召全连战士,向勇敢的新兵胡中山学习。
不久以后,胡中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们是能打的三连!”
1947年,为配合全国解放战争实现由防守转向进攻的战略部署,中央指示各部队集中兵力啃下几块“硬骨头”,扫清障碍。滨北军分区独立一团一营接到上级命令,拿下华东地区军事要塞山乍山。当时山乍山有国民党部队一个加强连据守,地形易守难攻,国民党军在山上构筑了48个碉堡。营部决定,一连当作预备队,二连对付敌兵增援,三连攻下山乍山制高点。
战斗打响后,二连把敌兵前来增援的铁甲车打掉了。而负责进攻的三连则失利,打了一个晚上,伤亡7位战士,制高点依旧还在国民党军的手中。为此,师部命令换一个连队白天打。时任三连指导员的胡中山急了,他一面在连队里作动员,协助制定新的战术,一面连连向营部、师部请战,胡中山在请战时表示:三连是能打的,如果不给一个机会,全连将抬不起头了。经过上级讨论,最终同意了胡中山的请求。
次日,营部给三连配了三排炮助攻。第一排炮炸响后,三连战士到了山底,第二排炮声响后,三连战士冲到了山腰,第三排炮声刚落,三连全体战士已经冲上了山乍山山顶,生擒敌加强连连长,并且没有一名战士伤亡。在战场指挥观战的部队领导赞不绝口。“三连战士就像小老虎一样,上山跟着炮声走。”自此,全师部都知道了一营有一个“能打的三连。”还有宣传员编了一段快板,其中有一句是“边打边阻边动员,一个连打下加强连。”
回首“山乍山战役”,胡老感慨万千,之后还是那句“我们三连真的是能打的呀!”3人抓了千名俘虏1948年,“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国民党精锐师“黄维兵团”败兵如潮水般溃逃。几万人涌向“双堆集”方向。胡中山身边只剩下一名警卫员和一名战士,时已深夜,3人混在溃逃的敌群中不敢声张。过完一批,又涌来一批。胡中山忍不住了,待到溃逃敌军到跟前时,他跳上一个小山丘,大喝一声:“缴枪不杀,全部站住!”众多国民党兵竟然给震住了,一个个把枪放下,又依照胡中山的命令向后转,原地坐下。
中间为胡中山
看着黑压压一大片,胡中山也有点紧张,生怕控制不住局面。他忽的灵机一动,对着敌群大喝:“团级以上干部站起来!”本以为就是极个别,谁曾想站起来一大片。胡中山心里一“格登”,立即接着喊道:“旅级以上干部站出来!”过了许久,在敌群中走出一个黑影。胡中山命令他跑过来,喝问:“是不是你的队伍?”那位旅长点点头。胡中山向他讲完解放军对待俘虏的政策后,告诉这位旅长,队伍还归他管,但必须听从指挥。敌旅长听后极为卖力地整理队伍,清点人数。报数完毕后,胡中山心下一盘算,吓了一跳,足足有上千人。
当胡中山等3人押着上千名国民党俘虏交到师部时,师部参谋握着他的手直摇晃:“你这位‘铁胆’不仅仅是战斗模范,还是捉俘虏模范!”
胡中山老人,一生参加大小战斗百余次,先后4次负伤,3次评为战斗模范,2次荣立战功,华东野战军授予他“二级人民英雄”称号。历任战士、班长、排长、指导员、教导员、营长、华东速成中学学员、政治处主任、福建省公安厅民警处副处长、公安总队参谋长、江西省赣州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职。
关注“明军数学”时时发布赣榆的风情历史故事
联系电话:13179591120
吴新明(苏淮青) 2021-06-16 14:55:41
这位老革命的故事真是传奇!赞 1
老陈(18) 2021-06-23 08:43:02
胡中山的弟弟胡中岭曾任李村党支部书记,我们相熟,他曾讲过他的哥哥
王代兰 2021-06-21 14:50:41
我的舅舅也是赣榆小山村走去来的司令员魏茂杰
作者2021-06-21 18:49:17
是的,魏茂杰也是非常有名的,52年在赣榆速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