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尤在,山河无恙,
盛世中华,英烈回家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的《抗美援朝战歌》歌声激昂奋进,令人热血沸腾。
70年前那首催人奋进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把那些20岁左右的青年送往朝鲜。
徐振明
95岁的赣榆青口河南庄人,徐振明拥有很多身份:他是一名有着72年党龄的老党员,是一名抗日老兵,是抗美援朝老战士中的杰出代表,也是默默守护吉林通化杨靖宇烈士陵园60余年的“守陵人”。
朱月华
朱月华,38军113师338团团长,二次战役急行军直插三所里堵住美军退路。
朱月华担任团长的338团,自1950年10月19日入朝以来,历时140天,连续参加了四个战役,完成了5次艰巨的战役迂回任务,25次有重大意义的反击任务,1次连续40天的守备任务,共进行大小战斗25次,毙伤敌3500余名,俘敌971名,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在38军开展创造“英雄部队”活动评比中,338团1营、2连、5连、3营机炮连荣获了“英雄部队”称号。
赣榆人卢锡勤
1951年,8月25日,赣榆全县678名热血青年参军赴朝参战。
70年前那首催人奋进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把那些20岁左右的青年送往朝鲜。
那些赣榆人,到朝鲜战场奋勇杀敌将士们,他们都回家了吗?
铁血今犹在,山河已无恙,
向烈士们致敬!
向英雄致敬!
盛世中华,英烈回家!
关注“明军数学”时时发布赣榆的风情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