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连云港遭受新型冠状病毒侵袭,3月11日市委发出动员令,打赢疫情防控的阻击战, 党员干部要豁出来、顶上去,以担当诠释初心。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人人皆为战斗员,作为我们虽然没有到第一线,但一定要服从命令,听党指挥,服从社区安排。
疫情作乱人不乱,书香伴我,宅家抗疫。
本公众号在抗疫期间将推出赣榆历史文化,给居家人员提供精神食粮,讲好抗疫故事,在抗疫过程中有书香陪伴,激发正能量,提振精气神,心若向阳,处处春天。
张朝瑞的《周氏宗谱序》
张朝瑞,字子祯,海州人。明隆庆戊辰科进士。
据《登科录》记载:张朝瑞祖通,父昶,嫡母孟氏,继母王氏、孟氏,生母钟氏;娶葛氏。明朝嘉靖四十年(1561)应天府乡试第八十八名,隆庆二年(1568年)会试第三百十一名。
张朝瑞中进士后初任鹿邑、安邱二县知县,升金华府知府。后晋升为济宁宪副,在济宁兴水利、治漕河,政绩显著。迁杭嘉湖参政,湖广参政,晋应天府丞、南京鸿胪寺卿,后代理南京府尹,以疾卒。张朝瑞不仅勤政爱民、政绩突出,而且是公正无私、清正廉洁的典型,朝廷考核全国官员时被列为“天下清官第一人”。
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倭寇常从海上侵扰海州,张朝瑞捐助“坊银四十金”修筑海州城,以御倭寇。
明万历三十六年,张朝瑞病卒于代理南京府尹任上,葬于海州东门外凤凰山下。张朝瑞去世后,万历皇帝又亲自写了一篇《谕祭张朝瑞文》以示哀悼。
张朝瑞墓表是张朝瑞生前好友焦竑,而墓志铭是由李乐撰盖,范涞撰文。
仅存的张朝瑞墓志,在碑文上陆续可见“淮安府”、“海州”、“东海……张公, 字子桢……南京鸿胪寺卿凤梧张公”等断断续续的文字。
赣榆进士裴天佑与张朝瑞交好,裴天佑曾校正《隆庆海州志》。
张朝瑞在南京鸿胪寺正卿任上时,受兄岳周君公才之托,撰海属《周氏宗谱》序,保存至今,弥足珍贵。
附海州《周氏宗谱序》
谱之不可不作也,卢陵眉山之旨,已详言之矣,顾贤者贵姓,而不贤者贵于姓。贤者聚族而族聚,不贤者聚族而族离,奈之何,易言谱也。余寓居金陵,忽侄应瀛偕姻亲周君公才等,走使持帀,执谱嘱余为序,余览讫,始知周氏乃宋周濂溪之后,衍而蔓延,姓氏最蕃,王令史庄有周氏苗裔。入国朝,属直隶淮安府安东县长乐乡北八丰沟石庙,原系海州莞渎场灶籍。初祖淮公讳转生者居焉。二世载,天顺年间徙居沭阳县北俗称王令史庄者即此地云。其地,东至丁家庄六里许,西对华冲河三里许,南至站鹿墩七里许,北至海之涟河十里许,即丁家庄镇也。周氏聚斯地者子孙颇众,而枝派弗明,情爱莫洽。先世久远多不能明,近取居安东讳转生者为初祖。其远祖实难认也,窃以为谱序以遗之,俾周氏之族一披阅间知初祖一由二、三、四世至五、六、七世,今八世子孙渐增,殆绳绳振振矣。此绳绳振振者即初祖一人之身,其必溯一本之理,体列祖之心,敦行孝悌,无分穷达,和睦宗亲,无间亲疏,庶不负作谱之意,而周氏之祖宗可含笑于地下矣,周之子孙念之哉,语曰:“有亲则可大,有贤则可久。”兹谱有焉,而不徒与卢陵眉山争烈矣。余之兄庠生东溪乃周之婿也,弗敢却焉,因为之约其大义如此由是。而知贤者贵姓,且知贤者之能聚族也。是为序。
皇明万历贰拾捌年岁次上章困敦仲春吉旦
赐进士第中宪大夫南京鸿胪寺正卿
晚生 张朝瑞顿首拜撰
关注“明军数学”,书香伴我,宅家抗疫,了解赣榆历史风情故事。
电话:13179591120
闲心居士 2022-03-14 18:20:39
应瀛太是我七世祖朝檀公三弟朝栋公的长子、是朝瑞公的侄儿。我的外祖母娘家也是官墩周氏,没想到早在明朝时张、周两家就是表亲![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