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往事 | 黄埔军校走出的赣榆军人

周明军  明军数学  2022-03-24 12:31:48


讲好赣榆故事,

重温红色记忆、

讴歌经典人物、

不忘赣榆乡愁。


黄埔军校走出的赣榆军人

名单不全,欢迎补录。) 


黄  超:又名,超人,报名时年龄,26岁,联系地址,江苏赣榆县青口西大鱼市黄丰泰鱼行;黄埔军校,第十六期。

阎广举:报名时年龄,22岁,联系地址,江苏赣榆青口海头义兴永黄埔军校,17期。

孙敏坍:报名时年龄20,联系地址,江苏赣榆沙河益丰号;黄埔军校第十四期(第二总队)

汪传璋:又名,峨亭,报名时年龄,24岁;联系地址, 江苏青口大南街面行。黄埔军校第十三期

朱圣彬:又名,一平,报名时年龄,22,联系地址,江苏赣榆沙河朱万和;黄埔军校第十期

冯卓然:报名时年龄23,报名前毕业学校,赣榆县立中学,联系地址,赣榆县政府东永兴商店;黄埔军校,十一期。

阎思柱:又名〉辉〈年龄〉22〈籍贯〉江苏赣榆 〈联系地址〉江苏赣榆县海头街元泰和。第十一期。

崔镜澄:报名时年龄,26岁;联系地址,江苏赣榆青口镇前宫恒吉号转;黄埔军校,第十五期。

徐飞:又名,一飞,报名时年龄,23岁,联系地址,赣榆大沙河恒吉店转;黄埔军校,第十四期第二总队。

王国梁:报名时年龄,21岁;联系地址,赣榆青口兴庄北门大街三号;黄埔军校,第十四期第二总队。

周自任:赣榆青口人,其它不详。

 

来源网络:

阎思柱是江苏连云港赣榆区海头镇海后村,黄浦军校十一期, 86军67师199团的营长,在衢州保卫战中牺牲。

1942年6月和1944年6月,日本侵略者两次入侵衢州地区,家乡人民深受其害,损失房屋八百十二间,日寇曾投下细菌弹,酿成鼠疫,死于鼠疫的人数以千计,蔓延五年之久,灾难深重。日寇暴行,激起了家乡人民抗击日寇的斗争。衢州保卫战中上校参谋主任袁福崇及官兵一百多人,201团副团长汪忠民,营长阎思柱及官兵三百多名,八十六军戴锐、徐隆段营长及官兵三百余人,激战阵亡。





黄埔军校分校,在民国十四年三月,校军第一次东征底定潮汕以后筹设潮州分校开始,迄至民国二十四年四月成都分校学队开学时止。

所设立的分校先后计有潮州分校、武汉分校、长沙分校、南昌分校、南宁分校、洛阳分校、广州分校、成都分校八个分校。

抗战时期一共成立九个分校。原来洛阳分校改名为第一分校。武汉分校,早已停办,二十六年冬,在武昌南湖成立第二分校,后迁校于湖南武岗。第三分校成立于江西瑞金。第四分校,原为广州分校改名。第五分校成立于昆明。第六分校成立于南宁,原为南宁分校。

第七分校成立于西安。第八校成立于湖北均县。第九分校成立于新疆省的迪化。在抗战以前八个分校,并非成立以后,一直办理。

西安第七分校,尤为突出,青年学生在第七分校受训的,有二万五千余人,学员也有一万人。


黄埔军校第七分校赣榆人名录:

黄埔军校第七分校第十五期第二总队第三大队步一队:刘善铸、徐希善

黄埔军校第七分校第十五期第二总队第三大队步二队:华长春、邵连业、刘荣轩、彭干第、庄传禄、曹宗仁、周熏男、王勉斋

黄埔军校第七分校第十五期第二总队第三大队步三队:吴淑道

黄埔军校第七分校第十五期东二总队第三大队步五队: 余盆吾、乔坤一、韩宝箴、黄永龄。赵同城、姜洛周、孙新斋、周振民、张茂金

黄埔军校第七分校第十五期第二总队第三大队步六队:李建基、周中心、庄德信、乔乃蓓、刘自恒、朱振华

黄埔军校第七分校第十五期第二总队第三大队步七队管作经、董作熏、张定山、颜振纲、王统仕、李家善、徐光裕、

黄埔军校第七分校第十五期第二总队第三大队步八队:张树基、李庆嗣、管培戍、李裕厚、萧家增、余荣洲、谭硕之


名单不全,欢迎大家补录。


欢迎关注“明军数学”,抗疫不停课,时时发布赣榆风情故事

电话:13179591120


返回明军文集列表

周东 2022-03-27 17:33:51

黄埔第七分校的赣榆学员后续又找了很多人,以及部分赣榆黄埔同学照片。

周东 2022-03-25 13:45:38

谁有赣榆黄埔军人信息,请提供,谢谢。

周东 2022-03-25 14:02:57

冯卓然的信息也找到。

小草 2022-03-24 20:20:17

         徐飞是我爷爷的三弟,因当时有两个重名,后改为徐一飞,是东海黄川人。谢谢周明军  明军数学[抱拳]

作者2022-03-25 13:38:26

是的,徐飞报考黄埔军校时候,徐飞家属于赣榆,解放后划给东海县了。

作者2022-03-25 13:39:13

有没有徐飞简历和照片?

小草 2022-03-27 07:40:08

我有他合影照片和自传

周东 2022-03-24 16:22:06

徐飞找到了,解放前属于赣榆,现在是东海黄川人。

农夫 2022-03-24 13:12:20

黄埔军校是民国时期的产物,不提也罢。

返回明军文集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