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往事 | 清官董志毅,清白世家风

周明军  明军数学  2022-03-29 14:37:04



清官董志毅,清白世家风

 

董志毅,字子道,号望峰,籍山东胶州,明初年董家赣榆一世祖董雄始迁赣邑居住。

董家来到赣榆第四世时,已经在史志上有载了。

董家第四世董杰,字尚文,号仙邱,正德九年(1514)岁贡,任浙江嘉靖七年孝丰县令,《嘉庆海州志》有撰,董杰任孝丰县知县三年,“家无一瓦之覆,一垅之置”

董家第五世,董邦教,傑次子,字世臣,号独峰,治诗经,嘉靖十一年岁贡,任陕西岐山县知县。(载于岐山县志)。

到董家第六世,董志宏,董邦教次子,字子任,号小峰,万历九年(1581)岁贡,任安徽亳州训导,升山东武定州学正。

董志毅,董邦教三子,更胜他兄弟一筹,十八岁,县试第一,府试第四,嘉靖四十三年,二十五岁,以全省六十三名好成绩中式举人;任南漳、攸县知县,广东琼州府同知。(《攸县县志》,《琼州府志》有载)

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董志毅被明政府授为湖广襄阳府南漳县知县。

当时的南漳县又穷又乱,董志毅任南漳县令任后,切合实际,休察民情,经实地考察,发现南漳十分之七是山,只有城东有些林田,可是又经常遭早涝,于是,他修水利造官堰,用官堰来拦截南漳水灌溉。他亲自跋山涉水,实地考察,让百姓种桑养蚕,使南漳地区经济很快发展起来。


董志毅任广东琼州府同知时期,兴利除弊,抑豪济贫,平叛治匪,惠政卓著。

《万历武功录载》,由于海盗流寇盗采珍珠,同知董志毅等打击海盗,抓到海上小舟,一切焚之,亟散余党。万历十五年丁亥,长田等劫长沙营,杀兵十余人,知州吴道远具报督抚,参将王椿、同知董志毅、训导林立率兵三千余剿败之,民始得安。

万历十六年,黎贼符黑三构党作乱,焚劫南定一带居民。副使易可久遣同知董志毅监军,训导林立领哨讨平之,建独水营。

董志毅在剿匪期间对军饷管理清正廉洁,由御史蔡梦说安插的防海参将王春及守备没能得到好处,对董志毅非常不满,从而得罪了御史蔡梦说。

在打击“珠盗”中,不少沿海将领对“珠盗”阳禁阴纵,他们收受贿赂,与海寇沆瀣一气。身处府城的李茂和陈德乐始终与潜逃在外的盗匪互通声息,操纵盗采和买卖与盗珠者互相勾结,互相渔利,李茂最终被捕,由御史蔡梦说审理,蔡御史偏听偏信,故意编织罪名,从而诬陷董志毅,董志毅被罢官,全家被抓到广州关押。

身为一府同知的董志毅,清贫得没有路费盘缠,为了筹集回家的盘缠,竟致卖琴剑、僮仆、典当衣服等

《清白世家诗文轶稿集注》一书里记载了董志毅的当时的心情。

卖戎衣

戎衣一着曾三捷,卖济穷途值几钱?纵使梨园买得去,绨袍反作故人怜。

卖古剑

背入黎山曾断犀,因贫卖却壮心悲,上方願借殉名手,试问当今佞者谁?

卖古琴

宦邸曾携子贱琴,因贫卖却太玄音。别时一曲湘灵调,料得鐘期知我心。

卖家僮

几年从政恩僮仆,卖尔临岐泪沾襟。此去饥寒当自爱,主翁未必似吾心。

从这些诗词中,我们今天仍能感觉到清正廉洁的董志毅当时的辛酸和无助。

迟到的正义也是正义,时任两广总督刘继文,新任兵宪孙秉阳极力调查,还董志毅的清白。

 刘继文,字永谟,号节斋。凤阳府灵璧县(今安徽灵壁县)西关人,当地称为刘督堂。嘉靖四十一年进士。任职期间,平淡清苦,勤政爱民。升礼部主事,改工科给事中,迁户科都给事中,擢浙江布政司参政。万历十六年(1588),迁两广总督,兼巡抚广东。任职期与海瑞同时,称为“天下第二清官”。

孙秉阳,字斗南,又字孟旭,明正德十年(1515年)春,生于怀远县沙沟老庄户。于隆庆四年(1570年)参加江南乡试中举,五年(1571年)连捷三甲进士,万历七年(1579年),孙秉阳奉召调任广东按察司副吏,兼督学政,在名将戚继光、谭伦、俞大猷统率下,巩固了南疆边陲,维护明朝之统一,功勋卓著,为朝野所推重。

董志毅虽然身受委屈,正如心若向阳,处处春天,董志毅回到故里赣榆,依然牵系家乡百姓,将一腔赤子之情倾于桑梓。

万历三十三年赣榆县连年遭遇自然灾害,知县马负图隐灾不报,催逼赋税兼及陈欠,董志毅奋笔疾书《后鬻儿行》。

教育无小事,董志毅对家乡的教育发展非常关心,万历三十六年赣榆县重修学宫,董志毅参与家乡教育事业并亲笔撰文《赣榆县重修儒学碑记》勒石为记。文曰“建聚奎楼文昌阁于城之东南,楼在城之巅,为巽地,为文笔峰,东南偶闢一门,儒学西城门之郭门亦改向西,楼阁之建,既危且丽,状若龙腾凤举,而二门之闢,既迎夹谷孔望之秀,又通紫阳、玉带二水之灵”

赣榆地处海滨,河渠皆是自然成型,历年受水之灾害。“金山之上设榆治,玉带河围向东逝,东逝似与邑无情,况复涓涓流且细,吴山一水向城来,近城之北亦东注,二水俱向海朝宗,邑治学宫两不利,邑民楚户烟渐稀”

万历十八年赣榆县令樊兆程请准治理玉带河,工程完成一半,樊兆程升任南京工部屯田司主事,继任县令不理。直到历万三十六年“戊申沧州徐侯,出令榆”再治玉带河,这里的沧州徐侯就是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任赣榆知事的沧州徐应元,河工离完成还缺三百余长时候徐应元丁忧,赣榆县令由万历三十六年任海州判官的顾文炤临时接任,继续整修玉带河。

万历三十七年为了记载赣榆的父母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功绩,董志毅将这项造福赣榆百姓的水利工程命名为“三公河”,并亲自撰写《赣榆县三公河记》,立碑于河畔,“千年贞珉颂三公”。

多年以前研究赣邑家谱资料,得到《赣榆董氏家谱》,拜读过董志毅的诗词,举人董志毅的诗句字字珠玑,后来得到王铜起先生编著的《赣榆诗词集萃》,收录了董志毅诗词77篇,使我对董志毅的诗词略有了解。

董志毅的诗词是传世嘉作,显示的是清白家风思想,呈现了整个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太守吴龙溪说董志毅是“身虽居官,心犹赤子”兵宪孙秉阳说董志毅之心“朝闻道,夕死可矣”

董志毅家族三代清白吏,官后不增产,按台淄川高公以清白题额,赣榆董氏家族正是以这种“清白世家”家风传承。

“清白世家”不仅是董氏家族的最宝贵财富,更是赣榆的精神财富。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


赣榆董志毅为政廉洁,高风亮节的精神,鼓舞后来者严于律己 、勇于担当,时刻保持一颗公仆之心,是从政者的楷模。

 

欢迎关注“明军数学”,抗疫不停学,时时发布赣榆风情故事

电话:13179591120


返回明军文集列表

中国秦山岛 2022-03-29 14:53:36

在赣邑沙河舍庄吗?

作者2022-03-29 15:59:20

应该是殷庄。赞 1

中国秦山岛 2022-03-29 16:17:41

殷庄舍庄董氏。赞 1

作者2022-03-29 17:27:32

对的[强]

瓊州别駕 2022-03-30 04:59:03

“宪长嘉定侯公又谓:‘朝闻到,夕死可矣’。宪长xiàn cháng,明清都察院的都御史。嘉定侯公,即侯尧封(1515—1598),字士隆,一字钦之,号复吾,贯籍南直隶苏州府嘉定县占籍松江府上海县(今闵行区诸翟紫镇堤村),嘉靖三十四年(1555)乙卯举人,隆庆五年(1571)辛未科进士,授刑部主事,万历元年(1573)充顺天乡试同考官,改四川道监察御史,奉敕清理江西戎务。继按福建,以建宁守受贿鬻狱,特劾之,左迁为湖广佥事分巡蕲州,未几分守湖南,寻备兵襄阳,迁福建参政,尝署布政使事。侯公一生清正耿直,故仕途屡升屡贬,跌宕起伏。在福建、湖北襄阳,他的名字进名宦祠。享年84岁,与我志毅祖同寿

返回明军文集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