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老课本与今天的小学课本插图比较。
让人们把注意力从当下的快餐速食文化回归到了传统国文教育。
--------------------以此献给2022年儿童节
几张民国时期小学生看的课本,看他们是怎么描写秋天的
秋天的虫声。秋天多秋虫 鸣声都不同,有的在墙角 有的在林中。蟋蟀的声音 唧唧居 唧唧居。
这是老课本中的一课,这一课只有一个字,叫做“人”,还有一幅画,画着一家人。
“竹几上,有针、有线、有尺、有剪刀,我母亲,坐几前,取针穿线,为我缝衣。”
学生入校。先生曰“汝来何事”。学生曰“奉父母之命,来此读书”。先生曰“善,人不读书,不能成人”。
三只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一只羊不吃草,它看着花。
瓶中有果。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曰:“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小事情,大道理!浅显但不浅薄,简约却不简单。
王生不明地球的形状,他哥哥对他道:地圆像皮球,所以我们叫他地球。试立在海岸,远望来船,必先见桅杆,后见船身,这便是地圆的实证
书里没有说教,没有口号,讲伦理、塑审美、育习惯,既注私德教育,也重公德培养。朴实无华但传达了厚重的价值观。
民国时期编的老课本还是很接地气的,有些内容比现在还好。。。
内容不说,单就使用是字体就觉得有文化味道。版面设计也很精致,有韵味。
欢迎关注“明军数学”,时时发布赣榆风情故事。
电话:1317959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