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赣榆的栈桥
-----11月4日,参加赣榆区政协组织文旅界别政协委员到秦山岛栈桥调研有感。
赣榆有仙山,秦山有“神路”。
赣榆秦山岛栈桥已近完工。栈桥很多,景色也可复制,无非是前方是海岛后面是灯火阑珊。
而赣榆栈桥的景色不可复制。
自赣榆栈桥看到的是深厚的历史文化。
赣榆栈桥自“秦东门”始,秦东门是秦朝最东方的边疆门户,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
关于“秦东门”立石之所,历史上众说纷纭,一为秦山岛之说。
清朝道光年间,海州知州谢元淮认为“海上”即“海中”,当从郁州去寻找,并指秦山岛为立石之所在。
《光绪赣榆县志》认为,“立石”应该是秦山岛上的将军石,因此东门也应该在秦山岛。
自栈桥向前看,是赣榆秦山岛,秦山岛可谓仙山也,秦山上有神路。
《述异纪》记载:"秦始皇作石桥于海上,欲过海观日出处。有神人能驱石下海,石去不速,辄鞭之,皆流血。秦山神路,就是鞭石成桥之事。迄今神路犹存。每逢潮落露出水面三四里,宽四五丈,皆乱石堆砌,虽潮水猛勇不能拥走一石。落潮时沿神路淌水可直上。传说是秦始皇借助神力鞭石而成。
秦山岛上不仅有徐福井还有碧霞宫、麻姑庵、奶奶庙。
《神仙传》中之麻姑,是亲见“东海三为桑田”的仙人,是长寿不死者。就是说麻姑亲眼见过东海三次沧海变桑田。
秦山上原有秦始皇碑,又称赣榆刻石,王隐著晋书《地道记》曰:“海中 去岸百五十步,有秦始皇碑,长一丈八尺,广五尺,厚八尺三寸;一行十二字。潮水至 加其上三丈,去则三尺见也。”
离开喧闹的城市,走过赣榆栈桥,到秦山岛用脚丫贴近“神路”,用心聆听大海的低吟,感受大自然带来的杰作之美,和千年麻姑对话,咀嚼故事里那些美好的愿望。
关注"明军数学",时时发布赣榆风情历史故事。
电话:13179591120
万事如意14762865508江苏 2022-11-04 18:34:57
秦山路神路一说,有统一板本。赞 2
心想事成江苏 2022-11-13 18:09:15
对外开放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