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 要为“充分认识应试教育的政治正确性”点赞

周明军  明军数学  2017-08-30 11:29:35

赣榆区教育局局长一篇发言稿“充分认识应试教育的政治正确性”,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之所以引起热议,是因为赣榆区教育局局长说出了中国千万老百姓(定义为人民的人)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之所以引起热议,是因为和目下与有些人的思路不同。
这篇文章,在网络引起热议,而在我们本土赣榆如其说是无声无息,倒不如说是暗流涌动。什么原因,大家心知肚明。
赣榆区教育局局长的发言中提出的许多观点,不是什么时髦观点,尽是肺腑之言,是基层教育者发出的声音,说出了当下老百姓的心声。
不管应试教育是不是基础教育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但因为高考,就必须考试。
“在基础教育阶段,莘莘学子面对的是高考这个主出口,只要中国的高考体制不改变,基础教育就无法避开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是以聚焦学生的高考为取向的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方式”。
如果你要上大学,需要高考,如果你要出国,还要考托福、考雅思;如果你要进政府部门,现在政府各个部门是逢进必考,你没有扎实的文化成绩,第一关就挡在大门之外,你素质再高,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总而言之是考、考、考。
“只要高考存在,任你七十二变,也难以绕过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给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看看有多少中小学生背着沉重的书包去上学,压力山大。目前中国这个国情是这样,谁改变的了?改变不了别人,只能改变自己,才可以生存下去。在中国住房贵,看病难,就业压力大,家长赚的钱,都投向孩子的教育上,赣榆区有好几所私立学校招生是异常火爆,甚至需要摇号才可以进去,有的私立中学的一名初中生一个学期的学费近万元,还不包括学生的住宿费、就餐费、补课费。学生的压力大,家长的压力更大,父母含辛茹苦十几年抚养孩子,到最后千军万马都集中到高考上。
有人说赣榆区教育局局长提出的观点不对,“如果哪一天高考这个制度不存在了被取消了呢?”我以为,这个提议还早了点,爬哪座山,再说那座山的话。目前的国情,只能从现在做起。就是高考取消了,我敢推测,就我国国情,也决不是推荐。
文革中出了个高考白卷的张铁生,后来,他被推荐上了大学。其实,他交的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白卷,他在卷子背面写了《给尊敬领导的一封信》指出了“每天近十八个小时的繁重劳动和工作,不允许我搞业务复习”直接提出了个人与集体利益直接矛盾的情况下该怎么办?能提出这个观点的人迎合了那个时代的环境。
他只是那场政治洪流的牺牲品。
有人提出了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高分低能儿,这种情况肯定有,但我以为,高分低能儿也比那些既低分又低能儿的人强。
赣榆区教育局局长这篇发言稿,也有网络大鳄,教育大家,挥起大棒。
但我以为要“首先让他先成为你”
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只有扎扎实实的给学生上好课,解好惑,才能让学生过五关斩六将登上有话语权的地方,才能做成现在的你,才有话语权,才可以传出你的声音。
如果没有应试教育,他也许还在大山深处砍柴,或在大城市脚手架上砌墙,抖抖裤脚上泥,然后就是他大声呼喊,谁又能听到?也许他想大声疾呼的不是批判应试教育,而是希望他的孩子好好学习,不走父辈之路了。
这个世界从来都是不公平的,每个人出生就不平等,有的孩子聪明,有的愚钝一些,有的出生穷苦,有的刚出生,已经是富二代了。
素质教育从来不可能创造公平,只会让权钱家庭垄断优质教育资源,使得阶级固化。其实教育不公平才是主要问题,可谁能改变得了?有人说“应试教育更难改变寒门学子的命运”,有钱的富二代,国内考不上,可以送到国外上大学,难道让寒门学子叫天无门?
应试教育,算是不公平中的公平。如果赣榆每年没有上千个大学生走出去,赣榆哪有今天的强县?有人说,这些赣榆学子走出来,哪有几个回赣榆报效的?其实,他们走出去,不用父母负担了,就是对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的家族、对这个社会的最大的报效!
有的专家指出“落后地区官员生活的区域,经济发展依然滞后,社会价值观与发达地区也有所不同,大多还停留在物质和精力双重“温饱”阶段,特殊是精神的温饱。”这个观点,也不是没有道理,但如果你让一个基层的教育局官员去说国家教委的那些行话,也是不可能的,那些高大上的中耳之言,也不是老百姓要听的,那些大道理也不是能在目前情况下苏北这个欠发达地区能行得通的。
忠言逆耳,不同想法,大家可以探讨,但不可挥棒子、扣帽子。
有的专家指出“应试教育一词有其特定内涵,请这位脑袋长在度娘身上的局长仔细研究”
赣榆区教育局局长这篇发言稿涉及网络之词有十二处之多,或是百度百科或是网络截图或说引用网上段子。在互联网加的时代,随处都是新闻、随处都是评论,但网络语只是参考,在学术及论证上的依据是有些力道不足。
“关于中国式找零”这个段子,是多年前的事情了,现在国门大开,不发达的赣榆每年也有许多人出进美国多次,已经对国外有了认识,其实真正的美国消费,现金用的很少,电子支付随处可用,网上那些用中国式的聪明讲中国式找零的故事,看似是美国人是那么傻,可真实的是美国航天飞机都能在太空遨游,美国人就算不出找帐的几块零钱?在这里真正我想说的中国式的口算教育,有什么用?口算再快,有计算机快?古老的算术九章,可以讲,但不实用。
“ 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 的1279年崖山之战,那次战役前后,有了文天祥气吞山河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了盐城陆秀夫背负着年幼的皇帝,背负着他为之坚持的沉重理想投海而亡;在那天,在那艘船上,还有我们赣榆的第一位进士单公选,赣榆大吴山前单店村人,南宋理宗宝祐四年,中文天祥榜二甲三十八名进士,参政单公选服蹈海而死,死出了赣榆文人忧国的气概。
在赣榆,有许多学子走出了赣榆,但他们心系家乡。如赣榆籍的医学博士团每年回赣榆义务会诊;从赣榆走出去的南财学子和南航、南农、三江学院的一些学生在南京组队来家乡做公益活动等,如果这篇发言稿能用一手的资料,更详实,更有说服力。
我有个在赣榆农村家庭长大的同学,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工作,他说“如果没有高考,我在家顶多只是个木匠”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是为了改良生活,是为了增进人的幸福感,而不是为了让孩子受苦受难,为了让学生感想苦楚和失败。”其实这个问题大家都懂,是要肚子吃饱了才可以思索的问题。
随话说,家和万事兴,民富国才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都不是无源之水,并不互相矛盾, 也都是在课堂教育中逐步完成的,学校无小事,事事在教育,我们的政府就是要加大基础教育的投入,加大教师队伍的管理。努力成就孩子们更好的人生,为这个国家培养更有力量的下一代。


返回明军文集列表
返回明军文集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