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口旧事| 一份奏折的曲折经历

周明军  明军数学  2023-01-23 10:18:02

一份奏折的曲折经历

---奏明江苏赣榆县殉难绅民请旌恤由

《山海经》中有青丘国《海外东经》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一曰在朝阳北
《大荒东经》: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
《初学记》卷九引《归藏。启筮》云蚩尤出自羊水 , ……登九淖以伐空桑 , 黄帝杀之于青丘。
那么这个青丘国是不是现在的青口呢?
青口《周家家谱》,自明万历年间到现在对青口有详尽的描述和记载,包括对青口的地名,地形地貌等。但仅靠《周家家谱》说青口始于明朝,肯定是片面的;后有金诗人元好问《横波亭为青口帅赋》,把对青口的文字记载向前推了千年。
金诗人元好问《横波亭为青口帅赋》,把对青口的文字记载向前推了千年。
金哀宗天兴三年(1234)前,金末正大年间,由于北方铁木真的蒙古军攻城略地,金和南宋岌岌可危,元好问随着逃难的人流南下,投奔老朋友青口帅移剌瑗。(金派统帅移剌瑗率军驻守青口,称移剌瑗为青口帅。移剌瑗,本名粘合,字廷玉,契丹人,世袭千夫长)
故人的到来,让移剌瑗很是高兴,在青口独特的风景处横波亭宴请元好问。
元好问《横波亭为青口帅赋》
孤亭突兀插飞流,气压元龙百尺楼。
万里风涛接瀛海,千年豪杰壮山丘。
疏星淡月鱼龙夜,老木清霜鸿雁秋。
倚剑长歌一杯酒,浮云西北是神州
到明嘉靖时,赣榆举人董志毅,在《榆城春色歌》中有:
“紫阳之桥始见虹,青口春潮帆若鸿武强月出融融夜,渡口沙河春水明。”
这里的“青口春潮”不是指青口春天的潮水,而是指一种气脉,旧时候,没有现在的那么多杂音,早上还没到青口,就可以远远地听到青口“呜呜”的嘈杂声,就像春天的潮水一样,浩浩汤汤,比喻人多。
由此可见赣榆青口在明时期已经是经济繁华之地,到清乾隆五年青口开港,青口又一次迎来了机遇,在青口周边只准许青口独家可以出海,青口成了内地与江南以及上海的货物转运中心。
咸丰十一年,周曰森率众创建青口和安圩,对青口街巷进行整治,本来就有青口大街(现在的牌坊街),才有了二道街、后大街,各种巷道。
:前宫路、后宫路、二道街、盐市街、牌坊街、隆嘉巷、香油巷、乾泰巷、正觉巷、武营沟巷等。
咸丰年间捻军作乱,青口是海边远近经济中心,捻军一心想占据青口补充给养。捻军的到来,赣榆青口无辜百姓被杀戮,财产被抢空,房屋被烧坏。
咸丰十年九月,捻军攻进赣榆青口,青口本就平地,没有城池,没有设防,有钱的人坐船到秦山岛或高公岛避难,贫苦老百姓只能引颈待屠,赣榆妇女为了守住节操,投井、投海,赣榆无辜百姓被捻军杀戮二千二百六十七名,包括手无寸铁的妇女和小孩。
为了纪念那些被杀的无辜百姓,同治元年赣榆士绅汪元恺、周曰森、龙方干等就登记造册上报海州州政府,由州政府统一上报朝廷请旌。
可历史上赣榆隶属于淮安府,到清朝雍正年才把赣榆划归海州,赣榆和海州在文化和语音上本不是一个体系,海州不把赣榆县当做嫡系,任何事情都是“赣榆除外”。同治年海州知州不把赣榆县当回事,海州把自己的请旌资料在同治二年八月报奏到朝廷,同治三年六月二十七日又再次续报,都得到批复,而赣榆县的资料不知道扔哪个废纸篓里了。
赣榆绅士汪彤程、周曰森、许恩普、龙方干等人认为这不是个办法啊,必须自己找出路。同治二年十二月十六日 ,赣榆县的申报资料报海州无果后,周曰森与汪彤程赴京专请赣榆青口人佘培轩进士,时佘培轩在京城任御史,佘培轩央请户部掌印给事中王宪成专奏,奉旨交部,分别旌卹。
那些冤死的赣榆百姓得到祭奠。
欢迎关注明军数学,时时发布赣榆历史故事.
电话:13179591120


返回明军文集列表

赣榆葫芦哥江苏 2023-01-23 10:26:36

记得小时学的历史上竞称捻军是农民起义军,其实他们就是一伙贼。赞 2

作者2023-01-23 10:31:40

不同时期,不同称呼[微笑]赞 2

江苏大苏江苏 2023-01-23 11:56:07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返回明军文集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