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旧事|徐树锷在赣榆的题联

明军数学  2023-06-05 10:33:51

徐树锷在赣榆的题联

前些日,朋友传来一份宋继奎着《赣榆风神庙的联语》,里面对联语的作者徐定生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我遍查找赣榆地方史志资料,查了邑内徐姓文人,发现徐可玖是崇祯永定知县,就是没有找到名叫徐定生的。
我在翻看赣榆青口举人崔国铎硃卷时候发现在其授业恩师一栏里有:年伯徐定生夫子,印树锷,丙午优贡、乙酉举人,候选道,赣榆县知县。
崔国铎赣榆人,为光绪癸卯恩科第二百十四名举人。光绪癸卯年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赣榆《民国县志》卷三载,徐树锷,湖南长沙举人,光绪二十四年十一月任赣榆知县,光绪三十年四月离任。
徐树锷,(1846—1912)字定生,一字淀荪,菕长子,棻从子,工书。光绪丙子科优贡,丁丑朝考一等知县,己酉科举人,授赣榆县知县。赏戴花翎,诰授资政大夫。
在赣榆许多地方都有徐树锷留下的墨迹,赣榆龙王河北岸董庄村董氏祠堂西院内,有海上蟠龙为大清光绪二十有五年已亥中春月,碑右下方正楷竖写知赣榆县事徐树锷题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知县徐树锷途经到赣榆海头镇董庄村,发现奇景。
在龙王河北岸董庄村董氏祠堂西院内,一棵龙松树植于明嘉靖年间,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长到2高时,树头主干自然转弯,向东伸展。年深日久,跨经中院,伸向东院。其主干弯处,不断生出新枝,枝劲叶翠,四下延伸,恰似龙爪,张趾舞跃,虬折蜿蜒,密密匝匝,浓荫笼罩3个院落,东西覆压40余米,高处与屋檐平齐,低处举手可攀。隔龙王河远眺龙松,恰似云龙蟠转戏水;近观龙松,犹如置身林海,苍松遮阴,清爽幽深。其景像奇妙异常,实为罕见。

于是县令徐树锷亲笔题镌海上蟠龙,立碑树旁。碑高2.27,宽0.8,厚0.4,字径0.33,碑左上方正楷竖写大清光绪二十有五年已亥中春月,碑右下方正楷竖写知赣榆县事徐树锷题
徐树锷注重文化教育,光绪二十七年赣榆文峰塔,并撰写碑文:光绪辛丑年冬。东方青天龙,卓此文峰,镇海龙宗,百虎降伏,人民和服,奕世赖福,宦锡显爵,利名高擢,举世大乐,据城临渊,亘古巍然,我铭永传。长沙徐树锷撰。
光绪二十七年(1902年)。时为赣榆县知事的徐树锷对文教事业极为重视。他上任不久就查阅了有关史志资料,发现赣榆在许多年无人中举。为激励后人上进,改变全县文化落后现状,主持兴建了赣榆文峰。

文峰塔又名铭志塔。砖木结构,八角四层,阁楼式,高14.2,各层为琉璃瓦檐,下挂铜铃,门窗为砖发券成洞,无棂。塔的一二层为青砖阶梯,可沿塔心盘旋而上;再上层为木梯,沿梯登上塔顶。
底层塔门上方镶一块塔铭。塔铭三尺长,一尺高。
文曰:光绪辛丑年冬。东方青天龙,卓此文峰,镇海龙宗,百虎降伏,人民和服,奕世赖福,宦锡显爵,利名高擢,举世大乐,据城临渊,亘古巍然,我铭永传。长沙徐树锷撰。

徐树锷任赣榆知县期间,是题联“专业户”,给赣榆留下许多联语。
题赣榆县署风神庙
盛世不鸣条,大海无波神所惠也;
民情如偃草,君子之德我何能焉。
赣榆县署(二门)
我亦知才力无多,重门洞开,期使下情毋壅;
尔各以身家自保,百事惟忍,勿因小忿轻来。
题赣榆县暑(僧王庙联)
有坚必克,有敌必摧,一鼓解城围,只今碧血青磷,犹是雄师酣战迹;
大节不生,大名不死,千秋崇庙祀,多少黄童白叟,来拜先朝异姓王。
附:赣榆风神庙的联语
宋继奎
民国二十七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今联语汇选》四集上册辑录有徐定生先生《题赣榆县署风神庙》一联。在涉及全国的洋洋大观的着名联语中,见到这则题写连云港家乡风物的联语,不由眼前一亮。盖因赣榆地处苏北海隅,其风神庙能被名家青睐题联,又被入选古今联语,不能不说是一件幸事。虽风神庙早已湮没无闻,但将其联语从故纸堆中拿出来一晒,亦可聊作谈资。
联语云:盛世不鸣条,大海无波神所惠也;民情如偃草,君子之德我何能焉
笔者不揣浅陋,试作赏作。因是题风神庙,故先说风神风神即神话中的风伯,主风之神。《风俗通?风伯》等古籍中一说风神乃箕星,畚箕可以簸扬,能召风气,故以箕星为风神。其象在天,能兴风。风神与雷、雨等神常被称为,故又称风师。风神兴风作浪,在陆则能毁物,在海则能覆舟。在对自然灾害无能为力的古代,老百姓为避免风灾,都建庙祀风神以求保佑。赣榆地处沿海,经常是风高浪险,建有风神庙当属必然。
联语上联盛世不鸣条,大海无波神所惠也盛世是兴隆之世。鸣条本指风吹树枝摇动发声。西汉大儒董仲舒以天人感应思想,在《雨雹对》中则将联系起来,说太平之世,则风不鸣条,开甲散萌而已。是说太平盛世,风调雨顺,连风都不摇动树枝发声,和暖之风能使种子破壳发芽而已。联语作者引用董仲舒的说法,歌颂太平盛世,大海无波,风平浪静,万物滋生,并说这一切都是风神所赐予的恩惠啊!
联语下联民情如偃草,君子之德我何能焉。”“偃草典出《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意思是说君子的德行好比风,百姓的德行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一定会顺风倒下。联语作者以风神的口吻说,民俗民情能如同草随风倒下一样,都是由君子之德所致;我虽是风神,但我有何能力能使百姓象那样顺着君子之德的倒下?!
通观全联,作者赞颂了盛世景象为风神所惠;同时赞颂了君子之德如风,德风所及使民如草偃伏,而非风神之风所堪比。
至于联语作者徐定生先生,查人名大词典无获。借用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首句: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返回明军文集列表

润码食品-15052487566江苏 2023-06-07 09:49:43

苍虬横出绕庙堂,云龙盘旋呈瑞祥。  历经劫难羽化去,留得贞石诉辉煌!

江南醉桃李allen.s浙江 2023-06-05 11:16:56

龙河松树今犹在?

作者2023-06-05 17:49:43

只有碑刻今还存。

返回明军文集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