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棠随笔-沙中记忆
姜忠棠
明军数学
2024-02-17 10:27:26
忠棠随笔一一沙中记忆:陆兴亚
文革开始时,沙河街上到处都有谢陆姜的大字报,如今上点岁数的沙河人,或多或少对此都会有点记忆。多年前我曾写过一篇短文介绍谢伯魁,今天就再写点陆兴亚的事。
如果让我概括地介绍陆兴亚,可以这样说,他教子有方,两个孩子都挺有出息,我估计这其中少不了他的夫人
李
老师的功劳。他听从上级安排,几十年换了很多地方,这在赣榆的教师中,不是第一,也肯定排在前几名,真可谓,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他身体不错,坚持锻炼,注意养生,虽年长我两岁,但腿脚比我灵敏。如果讲具体的趣事,也可讲点。
一九六六年春季开学,我到沙河中学工作,当时的教职工中没有几个人有自行车,陆兄学骑自行车正入迷,只可惜无自行车可练。一天,邮递员来了,当他把报纸、信件,送到办公室转身时,一看自行车不见了,他急得大喊:我的自行车呢?我在旁笑而不语,不一会儿,陆兄兴冲冲骑着自行车来了。邮递员气得大叫:你把我的信件弄丢了,我要受处分的!陆兄笑嘻嘻地把自行车停好,站在一旁,任邮递员发脾气,他都一笑置之。不久清明节到了,他主动提出,自己骑自行车把学校的花圈送至抗日山。大家都为他担心,劝他三思而行,他笑着说:我这骑车技术,没事!你还别说,正当大家为他担心的时候,那天下午天还很早,他就骑着自行車胜利归来了。经过这次路考,他从此成了会骑自行車的人。不久,他买了一辆不知是几手的自行车,除自己骑,还借给所有向他借車的人骑。与他买自行车的几乎同时,有个姓王的总务员也卖辆自行车,不过是辆新的,该同志绝不客气,在教职工大会上公开宣布说,我的自行车谁也不借,你来借,我也不借,别弄得大家难看,请各位谅解。当时很多人都觉得这个老王不通人性,但事实证明,不近人情的老王赢得了大家的好评,而热心助人的陆兄倒落得很多人的埋怨,因为有人只要有一次借不到自行车,便会对他不满,嫌他小气。一次欢墩中学的老师来访,我们陪着喝酒,他一下子喝醉了,回家一看自行车又不见了,便借着酒兴大骂,并且越骂越起劲,可谓骂而不停,以此来发泄着内心的愤怒,当
时
老师中只有我一人未醉。学生把我叫去,经我好说歹说,连哄带骗才弄进宿舍安睡。后来我想,
一个人做好事也不容易啊,但好人明知道做好人做好事难,仍会一如既往的努力做着
,其实这也就是社会不断前进的重要原因。
陆兴亚是个特别顾家的人,那些我在沙中的日子里,每逢星期天的上午,我,谢伯魁,时念勤,王云飞等四个人为核心一定要去东海的黄川一转,有时美女教师王国华也一起去,陆兄因老婆在身边,很少同行。更有甚者,当年我们在桃花涧吃大馒头的时候,陆兄积极提议去黄川看看,说虽不能回沙中,在远处隔河眺望一下也好,于是我谢陆时等几人结队来到了黄川,在搜出每个人的所有钱财后,哪里够吃顿饭的?只好买二斤花生香一下嘴。这时陆兄露出了来黄川的真实目的,他告诉我们要回沙河家中一趟,一则,回家看看老婆孩子,全家团聚,二则,拿点钱给大家花,事虽好,但有风险,我们再三劝说无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是啊,我们心里的担心哪能挡住陆兄回家的决心呢?好的是,他此次回去有惊无险,第二天心满意足地回到了黄川与我们会合。
(图片来源网络与文无关)
青口大学习班结束,回校复课,招收高中班后不久,他即被调去乡里办办学习班,后又调至大岭中学当校长,一年后我又调至赣中,之后我俩的工作再无交集,留在心底的只有年轻时许多美好的记忆。
文:
转载于忠棠老师微信圈
。
关注“明军数学”,了解赣榆文化历史,讲好赣榆故事
返回
明军文集
列表
返回
明军文集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