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东渡起航地在赣榆

周明军  明军数学  2024-09-05 17:29:33


徐福,即徐市,字君房,齐地琅琊人,秦著名方士。

中国文献对徐福的记载最早是司马迁的《史记》。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中记载:“既已,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日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人海求仙人。”后期的班固《汉书》、东方朔《海内十洲记》、荀悦《汉纪》、陈寿《三国志》、南北朝王嘉《拾遗记》对徐福都有记载。这些史料证明是徐福确有其人的,徐福东渡也确有其事的。

但对于徐福具体是哪里人,从哪里起航都没有详细的记载。

民国年间中日两国人民又发起考证徐福热。

1915年年第8的《徐福遗物》发表在《香艳杂志》;1929年《交大月刊鲍振青发表了《徐福东渡志》;1931年湖北教育厅公报《日本大学教授拟重修徐福墓》;1934年《师大月刊王辑五发表了《徐福与海流》;1940年在《战时中学生李镜渠发表了《徐福事略考证》。他们从海洋漂流推测徐福从中国到日本的航海走向,从日本的史籍记载的徐福事迹,以及徐福祠、徐福墓、徐福墓碑等遗迹,推测出徐福到日本的佐证,并于一九三零年在日本举行了“徐福来朝二千年祭”以志不忘。但这些都没有论述出徐福是从哪里起航到日本的。

徐福生于战国时期末期,且徐福是齐琅琊人,而战国时赣榆属齐地,秦时属琅琊郡;徐福是赣榆人,这都符合《史记》的记载。

1987年在连云港发现苏马湾刻石,为我们解决了历史上许多重要的悬而未决的争论。苏马湾刻石全文12行,60个字,碑文如下:

东海郡朐与琅琊郡柜为界,因诸山以南属朐,水以北属柜,西直况其。朐与柜分高顶为界,东各承无极。始建国四年四月朔乙卯,以使者徐州牧治所书造。

苏马湾界域刻石是东海郡与琅琊郡的分界刻石,明确地划定了两郡的海域权属。从胶州湾至柜县以东是琅琊郡的海域,从柜县以南至今日灌河口以东是东海郡管辖的海域。

这块西汉时期东海郡与琅邪郡的界域刻石界碑,标志着在苏马湾以北部分属于历史上的赣榆。

今日连岛为西汉、新莽时期的琅琊郡的南界,连岛为柜县所属,其北就是赣榆,中隔艾水,西与况其县接壤。今日徐福村应在柜县属地。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徐福是“琅琊人”是有其历史依据的。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又找来徐福出海求仙药,徐福怕秦始皇怪罪,诈称海中的大鲛鱼十分厉害,船只难以靠近仙山取药,须派善射者同去,射杀鲛鱼,才能上岸求药。

这里所说的鲛鱼是指鲨鱼或鲸鱼一类的大鱼,赣榆东部的大海是有这一类的大鱼的。清朝光绪八年冬,在赣榆县朱皋有大鱼长逾十丈,高五尺,状如鯋,微黑无麟,随潮落沙滩,数日死。当时任赣榆县知县的特秀专门作《大鱼记》以记其事。公元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中旬,赣榆县柘汪公社秦沙大队也捕获鲸鱼一头重约二万六千余斤。

我国和日本一衣带水,从沿海哪个出海口到日本都有可能,但研究人员对徐福东渡的出海口仅限于目前的地理位置,要知道沧海桑田,二千多年前的沿海地型地貌绝不是现在这个样。

赣榆东有纪鄣古城。《太平寰宇记》记载,纪鄣古城在怀仁县东北七十五里,今赣榆县柘汪镇东近海,纪鄣为西周纪子帛之国,为莒国都城之一,春秋时为齐国所灭。城周一里余,东、南两面靠海。《左传》中记载了一则与纪鄣古城相关的小故事。清乾隆初年,每当退潮时,站在赣榆柘汪镇东海岸向东望去,纪鄣古城西门的门阙雉堞还隐约可见,赣榆县柘汪镇当地年岁大的渔民介绍,以前曾听老人说出海捕鱼时,有时渔网会被水下的古城垛子缠住,这些都证明纪鄣城是存在的。而这个东、南两面靠海的纪鄣古城是最适合出海的出海口。

赣榆王坊造船作坊的发现更是证明了徐福在纪鄣出海的可能。

赣榆原马站乡的王坊相传是皇家造船作坊,今吴公村,相传为“圬工”(捻船工)住地,后演变为今名。近年在大小王坊通往荻水口的古河道里发现两处已炭化的木头,规整地排列在古河道地下两米深的海沙之中,多为柞木和桑木,有少量檀木,遗存堆积成三层、四层或八层,数量很多,这些都是造大船的依据,是徐福受皇命造船的可能处;他们造出的大船从古游水由此在纪鄣口出海。

《清代中琉档案续篇》记载:

清乾隆十七年(1753年)十月七日,江苏通州船主崔长顺在通州出发到胶州,装货后船出事,漂流到琉球国,嘉庆十三年(1809年)十一月,通州货船庄发曾装载木材等货物发往赣榆海上时,遭遇海难也漂流到琉球国,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七月二十八日,有琉球船只出事漂流到赣榆青口。由此看来从洋流的走向上,船只在没有什么动力情况下是可以从赣榆漂流到日本的。

况且赣榆还有徐福村,赣榆秦山岛的徐福井等都留有徐福的足迹。

从以上可以看出徐福是赣榆人,是从赣榆纪鄣古城出海是可信的。

古往今来,中日韩史学工作者、徐福研究及爱好者,对徐福东渡诸多问题深入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虽然徐福东渡地点没有定论,但并不影响对徐福的研究。201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思想。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韩国首尔大学发表演讲时,开篇便提到徐福东渡求仙来到济州岛,开启了中韩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序幕,这也为徐福文化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

2016徐福文化(赣榆)国际论坛于10月在中国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的召开,对于徐福文化的传承促进中日韩之间的友好,特别是徐福文化与一带一路的结合,有助于深入推进区域经济合作,促进沿线各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也有助于构建经济融合、文化包容、政治互信的紧密合作关系,增强维护和平发展的战略能力;有助于深入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区域人才的交流,使我们各国之间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携手共赢,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发表在2017中国连云港徐福论坛学术会议


关注“明军数学”,了解赣榆文化历史,讲好赣榆故事

 

返回明军文集列表
返回明军文集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