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班庄弘福寺碑
周明军
《中国通史》记载:宋“神宗死,十岁的幼子赵煦(音旭)继皇帝位(哲宗)。英宗的高后称太皇太后(曹后已死于1079年),处理军国大事,建年号元祐。”
赣榆洪福寺在赣榆班庄东南,始建于宋元祐六年。
乾隆年间赣榆贡生徐作辉说曾亲见石碑原样,另一块碑是清嘉庆十四年(1809)维修洪福寺而立,高
万历四十三年,乾隆五十五年,乾隆六十年皆有碑为志。
《嘉庆赣榆县志载》载:洪福寺在班里庄东南,建自宋元祐六年。有碑为僧永全撰之。《光绪赣榆县志》载:班里庄镇有玉皇宫东南有弘福寺,万历四十三年重修弘福寺记碑。
97《赣榆县志载》:班庄洪福寺碑:立于班庄乡班东村洪福寺遗址,南北两通,北碑系元延佑六年(1319)維建洪福寺而立,高
班庄洪福寺历经磨难,见证了赣榆的变迁,见证了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的郯鲁大地震,可惜在解放后被拆毁,只留下那几座古碑,孤零地站在那儿。
千年的故址荡然无存,洪福寺只剩下一片空地,变成了遗址,多年前被上级政府圈地用围墙围起来,后经文史爱好者多人接力得以保护。
弘福寺元石碑,文字完整,记载了赣榆元时期的历史人文,记载了海宁州、淮安路、赣榆县、临洪镇巡检等地名人名,一块破碎的石碑经多年又能完好如初的粘合在一起,非常有研究价值。
碑文:创建洪福院记
潼川阴平野释永全书丹,篆额并撰,内黄县忠义西王,石匠高贵、本县王河、石匠泰新孙。
大哉调御,至圣能仁,迦维诞质,雪岭修因,演教四十九年,化身百千万亿,舍卫国内,给孤园中。与大比丘僧诸天帝释众,说苦空之偈,谈般若之文,仍告比丘舍利弗等。此至西方十万亿土,国名极乐,佛号弥陀,观音势至,相随清净,海众围绕,罗纲栏楣,柒重布列,垣墙阶道,四宝装成,柒宝莲池,八功德水。花开广大似车轮,青黄白光之三光;蕊绽芬芳如锦织,分上中下之九品,接引四生托化,提携六道超升,其中快乐,昼夜如然。安养胜景,笔山墨海而难穷;洪福殊熏,数字片言而可记。昔我先师俗姓刘氏,法讳德琛,诞质古邳,楚州学道,洪福门人。裕公徒弟,道业精勤,冰霜洁体,独悟华严,深通妙义,一句八岁,圆顶为僧。于赵州之古体,遂行脚于沂阳,诣临沭之仓峰,往东潘之胜地,挂锡于释迦禅院,安身向小富村中,乃徐公百户发心喜捨良田数亩,举措几年,去人烟之颇远,住彼处之溢窄,师常言曰:鲸兴巨浪,须假灏水而能兴,鲲展洪波,必归大海而可展。应赴往还,美目盻视,班李聚落,辐辏繁华。东西修竹,南北茂林。遥望秦门,朐山掩映,近观黄郭,海水相连。震有古溪,涓涓兮绿水常流;离安静埠,霭霭兮祥云不断;兌枕仓峰,岌岌兮嶙峋崛吻,坎迩夹山,层层兮峻岭崇峦。四顾风光美丽,一方景致清幽,可作消灾之地,堪为集福之场。遂谒大善知识广惠,檀那杨林、杨在、杨青、杨荣四人,无阻一意,忻然同心,喜舍布金胜地二十余亩,学达摩之公案,插芦示地,设先圣之家□□土焚修。斧斤时入于山林,採斫成材之木植,犹蒙长者牛车般载,兴工建造法堂、僧舍、香积三门、左右耳屋、关公庙宇二十二间,亦命良工,丹青装点,金碧塐成,弥陀妙体,势至观音,二位圣僧,玉泉土地圣象八躯。巍巍画栋接云霞,晃晃金容超日月。剃度上足徒弟,法讳行连,静埠公孙和老之裔,得琅琊兴福,行讲主之秘密,传作讲师,次者行达、行道、行远、行通,并师孙智僅等二十余众,晨昏礼念,旦夕持经,上祝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一人有庆,面居南极之尊,四相无虞。福等东泽之满,捨赀信士,施地檀那,俱霑利乐,咸获康宁。鸿因既备非轻,安可隐而不显,欲传绵远事,莫若石堪镌。勒碑刻铭,常记事于遐年,篆额书丹永扬名于后世。野释永全,寡闻鄙漏,聊述斯言,谨记云矣。
时大元延祐六年,岁次己未孟冬,乙亥朔中旬丙寅日镌刊工毕。
住持洒扫沙门,口济大师演音法论讲主行连等立,圆明普照大师,海宁州僧正讲唯识,论主雨吉祥,海宁州阴阳学正徐世傑、敦武校尉安庆路管军千户王宁、司吏口滋李毅、朱英、朱国华,尉吏王德贤,淮安路赣榆县临洪镇巡检王忠,淮安路海宁州赣榆县尉卜克文,进义校尉淮安路海宁州赣榆县主簿成奎,承事郎淮安路海宁州赣榆县尹兼劝农事潘伯布花,承事郎淮安路赣榆县达鲁花赤兼劝农事小云失帖木儿。
关注“明军数学”,了解赣榆文化历史,讲好赣榆故事
轻烟点点江苏 2024-10-20 09:54:49
遥望秦门,朐山掩映。问秦东门究竟在赣榆秦山岛还是海州孔望山之东[呲牙]
作者2024-10-20 10:17:29
遥望秦门,朐山掩映,近观黄郭,海水相连。看来,元朝已有定论。[抱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