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时期赣榆县有一条湖

周明军  明军数学  2024-10-21 18:00:37


西晋时期赣榆县有一条湖

在赣榆历史上,县城所在地多次搬迁。公元280年,西晋恢复设赣榆县,县治是艾不城。也就是说西晋时期一段时间内把赣榆县城设立在艾不城,那么这个艾不城在今天哪里呢?
说艾不城就要说艾不这个人,要说艾不还需要从田横说起。
田横,中国秦末起义首领,原齐国贵族,陈胜起义后,举事反秦,田横定齐三年,刘邦派郦食其前来游说,齐国君臣为其所动。不意汉将韩信率兵攻齐,田横很气愤,以为被郦出卖了,他活煮了郦食其。刘邦打败项羽后登基称帝,建立西汉。田横不肯称臣于汉, 500余部属逃亡海岛准备东山再起。汉高祖刘邦得知后,担心其成为后患,于是派大将艾不前去讨伐。并带来话说:“横来,大者王,小者侯;不来,且举兵加诛”
据说大将艾不追田横到艾塘湖畔,不敢过海上岛,为把田横及五百壮士困在悬居当时属于赣榆县的海中郁州山海岛上,在艾塘湖泻湖口构筑起一座土城(遗址在今江苏赣榆县罗阳乡),后人称艾不城,并改艾塘湖叫艾不湖。
后来,田横和他的500壮士都自杀身亡,倍受世人尊崇。
有送乐史《太平寰宇记》记载:“东海县,东水路九十里,依旧二乡。本秦末田横所保郁洲,亦曰郁洲,亦谓之四横岛,为贑榆县地。宋泰始三年,失淮北,于郁洲上侨立青州,即此地。”废艾不城,在县北二十四里,今古相传,田横避难,汉使艾不追横而筑,后晋移贑榆县于此。
就是说当年刘邦大将艾不在此处建起一座土城,后人为了纪念他,把此城叫艾不城。  公元198年曹操废掉赣榆县,把历城县升为历城郡。公元280年,西晋又恢复设赣榆县,县城所在地就是艾不城,该地址在现在的罗阳乡。土城的遗址到现在可能无处找寻了,艾不湖也已淤积。留下的只是赣榆人无尽的思念。
明万历赣榆县志《赣榆创新砖城记》载“县南四十里有湖”指的就是艾塘湖。
义塘郡,东魏武定七年(549)置,濒艾塘湖而建,显然其名取自于湖。
东魏义塘郡辖境,按《魏书·地形志》关于义塘 郡所辖的怀仁,有吴山、莒城、魏山,归义有卢山、盐仓的记载,可以大致推定,它北抵吴山、卢山,南限艾塘湖,东濒海州湾,西达夹山。
唐代大诗人刘长卿到过海州及怀仁县,题诗一首《宿怀仁县南湖寄东海荀处士》,诗中云:
向夕微雨,晴开湖上天。
离人正惆怅,新愁婵娟。
伫立白沙曲,相思沧海边。
浮云自来去,此意谁能传。
一水不相见,千峰随客船。
寒塘起孤雁,秋色分盐田。
时复一延首,忆君如眼前
这是刘长卿任转运使判官时期,曾夜游艾塘湖,有感而发所作的一首诗。诗中再现了当时艾塘湖的地理环境及怀仁县的地理位置。如南湖指的就是艾塘湖,白沙曲指的是湖边滨海砂堤,一水不相见表明海州和怀仁县之间隔着一湾湖水。根据此诗,可以还原大诗人刘长卿的行径,即他在夜幕降临,一轮新月升起时,乘船自艾塘湖南岸的海州出发,一路北上直至 艾塘湖北岸的怀仁城。

赣榆罗阳曾复建艾塘湖公园,墙壁上有刘长卿《题艾塘湖》诗,眼尖的朋友可以看看抄写在墙上的诗中文字有几处错字?欢迎留言指出。
关注“明军数学”,了解赣榆文化历史,讲好赣榆故事。

返回明军文集列表

远洋江苏 2024-10-23 10:49:53

赣榆吹牛逼一个赞 2

王大江江苏 2024-10-22 18:31:28

田横衣冠墓好像在连云区云龙涧山上赞 2

春种秋收江苏 2024-10-31 18:24:09

周老师文笔不俗对赣榆历史更深层解剖,让我们更加了解赣榆喜欢赣榆。赞 1

返回明军文集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