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蟠龙”石碑,记载的是赣榆历史上的一大名胜———龙松,龙松生长在龙王河北岸董庄村董氏祠堂内,植于明嘉靖年间,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
据地方文献记载:龙松在董氏祠堂西院,长到2米高时,树头主干自然转弯,向东伸展,年深日久,跨经中院,伸向东院,其主干弯处,不断生出新枝,枝劲叶翠,四下延伸,恰似龙爪,张趾舞跃,虬折蜿蜒,密密匝匝,浓荫笼罩3个院落,东西覆压40余米,高处与屋檐平齐,低处举手可攀,隔龙王河远眺龙松,恰似云龙蟠转戏水;近观龙松,犹如置身林海,苍松遮阴,清爽幽深,其景像奇妙异常,实为罕见,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知县徐树锷亲笔题镌“海上蟠龙”,立碑树旁,碑高2.27米,宽0.8米,厚0.4米,字径0.33米,碑左上方正楷竖写“大清光绪二十有五年已亥中春月”,碑右下方正楷竖写“知赣榆县事徐树锷题”,松与碑均为珍贵的历史文物,
令人遗憾的是“文化大革命”期间,龙松这株稀世古木被无知之人毁灭,“海上蟠龙”碑,幸得村民董淑怀、董淑安等20多位村民冒着挨批斗、被打成现行反革命的危险,乘夜深埋地下,使得这一历史文物得以完好保存.
碑文:海上蟠龙
大清光绪二十有五年己亥中春月
知赣榆县事长沙徐树锷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