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数学阅读
许多学生认为只有语文才要阅读,数学不必要阅读。其实,数学同样需要阅读,养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对数学提分很有帮助。
一、什么叫阅读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
阅读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
二、语文阅读与数学阅读
语言学家将语言分为自然语言和逻辑语言。
语文阅读主要指自然语言的阅读。而数学阅读则主要是逻辑语言的阅读,逻辑语言是比自然语言更加高级的语言
三、要重视数学阅读
在数学学习中要善于培养阅读能力。少数学生在遇到应用题的时候往往容易做错。究其原因,在阅读应用题的时候没有能够把握关键语句,不能找准数量关系,学生的数感不强。有的甚至题目都没有读完就开始下笔了。特别是个别女同学看见题目文字多,就懒的读下去,结果失去考高分的机会。
因此,我们要加强数学的阅读教学,所谓数学阅读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数学阅读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初中的学生和家长可以看看历次的月考、期中、期末测试,哪次考试的最后一题不是又长又在书本上找不到的一题?
怎么办?只有细心阅读,像阅读语文短文分析一样,找出关键词。
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数学阅读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因此,对不同的阅读材料,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阅读方式。如从阅读方法上可分略读和精读,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反复研读。可以把关键词或关键数据用笔画出来。
在数学课本中的定义、概念和公式一定要反复阅读、准确理解;对相近的定义、概念、法则要认真比较,理顺思路;对于课本中的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要让学生仔细读题,找出重点词,认真理解,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
在数学阅读中,必须注意的是许多数学题,看似很难,其实都有提示,或先有范例,让你归纳总结,照葫芦画瓢。
例如下面一题初中一年级数学的月考试卷中年的题目。
同学们都应该知道,每一个数学题背后都有一个知识点,每一个数学知识的背后都有一个丰富的数学文化,每一个知识内容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数学故事,每一次数学发展的背后都有一个数学家。
所以我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应努力去阅读,去领悟在数学知识背后的人文因素,使其脱去僵硬的外衣显露出生机、洋溢着乐趣。
如小学数学“圆周的周长”知识时,我们可以课外阅读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数学故事,从而了解我们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例如下面一题初中三年级数学的月考试卷中年的题目。
教会学生阅读,寻找时机让学生阅读,创造机会让学生阅读,发挥教材的阅读价值,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数感能力得到加强,学生的数学能力就能在阅读中得到提高,这会让学生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