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之前微博上有一个话题叫做#易怒父母养出来的孩子#,其中一条热门微博有7万多人转发,将近28万人点赞。 这条微博提及一名心理医生Juliette Virzi采访了那些在易怒父母陪伴下长大的孩子,并总结出了15个特点: 评论区有将近3万条留言,每一条评论都透露出了屏幕背后那一个个无奈、弱小而又无助的灵魂。 一位网友留言:我妈真的前一秒笑嘻嘻后一秒可以因为一点小事就破口大骂,家庭真的很影响孩子的性格,我在家里都很沉默,因为秉持少说少错的原则…… 还有一位网友说:当我开始成长为真正的父母时,我已经变得遍体鳞伤了。 易怒父母养出来的孩子,大多敏感多疑、自卑懦弱、总是习惯压抑自己、不断去讨好别人,甚至容易引发心理抑郁。 或许他们并没有虐待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有着像地雷一样一点就着的情绪。 长久以往,会让他们的孩子从小就学会踮起脚尖走路,生怕有个声响,一不小心就让父母的情绪爆炸。 易怒的父母,就是把孩子推向一个不安全的环境,让孩子一直生活在“恐怖的负面情绪”之中,深陷泥沼,难以自拔。 直至长大成年后,那些坏情绪都在孩子的心里挥之不去,无论过了多少年,它都会伴随着孩子。 ![]() ![]() 有人说,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而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来治愈。 而有时候父母的坏脾气,甚至把孩子最后自我治愈的机会也一并剥夺了。 电视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妈妈是留美回来的博士,但是妈妈却有着易燃易爆炸的情绪。 家里有两个女儿,姐姐没有考第一名,她就会大发雷霆,就连妹妹没有考好,妈妈也还是拿起细棒抽打姐姐的手。 姐姐曾对妹妹说:“其实我很胆小,之所以努力读书是因为怕被妈妈揍,是我以为只要我好好念书,就能做我想做的事。” 所以姐姐只能长期默默忍受妈妈的恶劣情绪,完全不敢反抗。 当她承受不住的时候,她选择用跳楼来结束这场噩梦。 父母的暴脾气,最终却是由孩子来为这种坏情绪买单,可悲可叹。 很多时候,父母们都觉得自己只是一瞬间的怒火,过后就忘记了。 但是,一次次的争吵与打骂,如同炮火般一次次地摧毁孩子的内心世界,把一颗渴望爱与安全感的心变得支离破碎。 情绪脆弱且易怒的父母,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和粗暴的手。 明星包贝尔曾经在《你好爸爸》节目中坦言:“自己曾在动物园怒甩过女儿饺子一巴掌。” 有一次,他带着饺子去动物园玩。 但是动物园已经要关门了,饺子却一点都不想离开。 阿姨见劝说饺子无果,就要抱起饺子离开,结果饺子给了对方一巴掌。 包贝尔见到此情此景,怒火中烧,也立马给了女儿一巴掌。 饺子立即大声地哭了起来,包贝尔怒火中烧,甚至也不允许别人去安慰饺子。 在这件事上,孩子是做错了,但是“以暴制暴”“以坏情绪抵抗坏情绪”的行为并不能让孩子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会加深对爸爸的怨念。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暴脾气,相当于一部恐怖电影。 从某种意义上说,父母是孩子人生前期的引路人,父母的一言一行,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极其重要的存在。 一句话,既可以让孩子心如刀割,也可以让孩子拥有足够的勇气去抵挡人生未知的艰险。 一双手,能让孩子通过抚摸感受到父母满满的爱意,也可以让孩子记住父母把巴掌挥向自己的无情模样。 ![]() ![]() 《父母的情绪影响孩子一生》中有这样一句话: 父母的好情绪能让孩子感到愉快、自信,是促使孩子进步的助推器; 父母情绪不好,会让孩子感到郁闷、自卑,是促进孩子消沉、学业止步不前的导火线。 易怒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悲剧;而情绪平和的父母,是家庭最宝贵的风水,也是孩子一生的好福气。 可是天下的父母都能做到永远不向孩子发火吗? 答案是不能。 其实,给孩子留下难以磨灭的伤害的真正原因是: 家长频繁地对着孩子发脾气,就像炮火一般不断地攻击孩子幼小的心灵,最终让孩子的心支离破碎。 那我们又该如何减少自己的坏情绪,减少对孩子的伤害呢? 1. 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坏情绪跟自己说“拜拜”
最新评论相关分类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