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22年3月28日,是第27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加强校园安全教育,提高孩子们的法治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决定联合开展第27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教育活动。 在当前疫情形势仍不容乐观、学生居家隔离期间,学校和家长应携手共同做好安全教育提醒,让同学们认真阅读并牢记心中! 防溺水安全教育 春天来临,气温逐渐升高,溺水事件进入易发期、高发期。每一起溺水身亡事故的发生,都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伤害和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为了确保孩子们的生命安全,家长和孩子们都一定要认真学习防溺水安全知识。 ![]() 溺水的高发地方 发生溺水的地点通常在: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溪边、海边等场所,这些场所,每年夏天都有游泳溺水身亡事故发生。在溺水者当中,有的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有的是会游泳、水性好的人。切勿以为自己会游泳,在水中就很安全! 做到“四个牢记” 1、天气再热,不到河塘去降温。 2、水景再美,不到水中去感受。 3、水性再好,没有保障别下水。 4、别人再劝,不用生命去逞能! 牢记“六个不准”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盲目下水施救。 平时生活中,学会基本的应急自救、求助、报警办法。 消防安全教育 防火注意事项 1、不玩火。有的同学对火感到新奇常常背着家长和老师做玩火的游戏,这是十分危险的。玩火时,一旦火势蔓延或者留下未熄灭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 2、不吸烟。吸烟危害身体健康,又容易诱发火灾,要遵守学生守则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坚决杜绝吸烟。 3、爱护消防设施。为了预防火灾,防止火灾事故,居民楼、公共场所都设置了消防栓、灭火器、消防沙箱等消防设施,还有供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的安全通道,要自觉爱护消防设施,保证安全通道的畅通。 家庭防火 1、使用家用电器要符合安全要求,不乱拆卸,以免造成安全性能下降,引发火灾。 2、使用发热的电器(如电熨斗)要小心,不可使其引燃易燃物品。 3、电器使用完毕或人离开时,要及时关闭电源,以防电器过热而发生危险。 4、使用煤气器具要防止煤气泄露,使用完毕应关闭气源。 校园防火 1、不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进入校园,也不带易燃易爆的物品进入校园。 2、实验课需要使用酒精灯和一些易燃的化学药品时,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并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去做,时刻小心谨慎严防发生用火危险。 3、打扫卫生时,要将枯枝落叶等垃圾作深埋处理或送往垃圾场,不要采取点火烧掉的办法,更不能随意焚烧废纸等。 4.宿舍内,不可使用“热得快、电热毯、电饭煲、取暖器、电吹风”等大功率电器及酒精炉等明火设备。 防火措施 1、火警电话的号码是119。这个号码应当牢记,在全国任何地区,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火警的电话号码都是一样的。 2、发现火灾,可以打电话直接报警。家中没有电话的,要尽快使用邻居、电话亭或者附近单位的电话报警。报火警时,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单位或地点,讲清所处的区、路名、门牌号码或乡村地址,还要讲清是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样。 3、报警以后,最好安排人员到附近的路口等候消防车,指引通往火场的道路。 4、不能随意拨打火警电话,假报火灾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 交通安全教育 ![]() 中学生交通安全提示 ![]() ![]() ![]() ![]() ![]() ![]() ![]() ![]() ![]() 食品安全 ![]() 应注意饮食卫生习惯 1、不随便吃野菜、野果。 2、不吃过期、腐烂变质的食物。 3、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以及三无食品饮品(无产地、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 4、不喝生水,不使用过期食品和饮料。 5、不到卫生条件差的地方进餐。 应注意饮食卫生习惯 1、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一些饮料含有防腐剂、色素等,经常饮用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 3、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干净后再吃,以免造成农药中毒; 4、选择食品时,要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 5、尽量少吃或不吃剩饭菜,如果吃剩饭菜,一定要彻底加热,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 6、不吃无卫生保障的生食食品。 7、不吃无卫生保障的街头食品; 8、少吃油炸、烟熏、烧烤的食品,这类食品如制作不当会产生有毒物质。 防疫安全 ![]() 学生居家防疫安全 1.体温计、口罩和消毒用品等防疫用品。 2.主动做好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建议早晚测量体温。 3.开窗通风,增加室内空气流通,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钟。 4.家庭环境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 5.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勤晒衣被;注意个人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6.加强营养,科学饮食,适量运动,保障睡眠,提高身体免疫力。 7.从室外返回、咳嗽手捂后、饭前便后应使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8.不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禽肉蛋要充分煮熟后食用。 9.不串门、不聚众、不聚餐、不相互请吃。 10.生病时尽量减少外出,不去人员密集场所,外出时佩戴口罩。 11.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时佩戴口罩。 12.中、高风险地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与居家隔离人员共同生活时,应做好清洁消毒,加强个人防护,佩戴口罩。 学生自我防护安全 1.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充足,劳逸结合,减少久坐,适度运动以增强抵抗力,及时调整负面情绪。 2.清淡饮食,摄入食物的种类要尽量丰富,均衡营养,减少生食摄入,生吃瓜果要洗净。 3.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使用过的纸巾投掷到专门垃圾桶。 4.餐具、毛巾等生活用品单独使用。 5.尽量减少外出,不去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避免参加同学聚会、聚餐等聚集性活动。 6.外出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同时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有条件时,可随身携带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7.在家接受网络授课时,应注意用眼卫生,并做好电脑等电子产品表面的清洁消毒。 8.每日进行自我健康监测,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出现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时,需报告班主任并及时就医。 ![]() ![]()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