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校园安全应知应会手册(复学篇)

2022-4-14 19:17| 发布者: 东海县第二中学| 查看: 964| 评论: 0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校园安全应知应会手册东海县教育局2022年4月复学篇FUXUEPIAN(二十)恢复线下教学条件是什么?严格对照学校防控标准要求,确保复学安全。明确“三不”原则:本轮疫情没有得到完全控制前不复学,学校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校园安全应知应会手册


东海县教育局

2022年4月


复 学 

FUXUEPIAN



(二十)

恢复线下教学条件是什么?

严格对照学校防控标准要求,确保复学安全。明确“三不”原则:本轮疫情没有得到完全控制前不复学,学校防控条件不具备不复学,师生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得不到切实保障不复学。


(二十一)

各学段如何有序安排复学工作?

待本县全域转为低风险地区后有序复学。在符合复学要求、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分级启动线下错峰错时复学工作。


(二十二)

复学前学校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各校要科学制定开学工作方案,提前精准掌握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开学前连续14天的健康状况、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和其他异常情况,及时动态更新全县封控区、管控区、集中隔离、居家隔离、红黄码等师生信息统计,周密筹备师生员工有序返校工作。要全面做到“八个到位”:疫情防控措施部署到位、责任明确到位、人员组织到位、设施完善到位、物资储备到位、制度落实到位、风险排查到位、检查督促到位。


(二十三)

复学前学校各部门如何分工?

严格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家庭和个人责任。各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学校疫情防控职责分工,确保责任压实到人、举措落实落细。各学校党组织书记和校长作为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对本学校疫情防控和开学准备工作部署、制度建设以及学校各项措施落实负总责;各学校分管领导是相关工作的直接责任人,按照分工负责落实各项举措;校医(保健教师)负责全校健康情况监测、指导消杀通风和防控知识宣传工作,并承担疫情报告人职责;年级主任、班主任具体负责各年级、班级师生晨(午)检、因病缺课报告、健康状况及行程信息收集等工作,同时负责根据防控要求及时收集师生共同居住人的健康状况和行程信息,报告疑似病情和特殊情况等;任课老师、后勤工作人员等根据工作职责负责落实具体举措,确保疫情防控和常规工作有序推进、落实落细。


(二十四)

为保障有效开学,

学校应制定哪些方案与机制?

各校要按照疫情形势和防控规定,动态优化开学工作方案和各项应急预案,落实预防新冠肺炎疫情等传染病防控“两案九制”的各项措施,不断完善与属地卫生、公安等部门和乡镇(街道、场)村(社区)的协同工作机制。


(二十五)

如何做好复学前应急演练工作?

复学前,各学校要与属地乡镇(街道、场)村(社区)、卫生、公安等部门做好对接,根据疫情最新形势,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快、隐匿性强等特点,进一步完善学校应急预案,健全应急处理机制,做到流程明确、人员明确、点位明确。要针对性开展疫情防控多场景、实操性应急演练,确保校内一旦发生疫情,立即激活应急指挥体系,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各环节快速响应,及时有效应对突发情况。


(二十六)

如何顺利保障有序开学?

要从严对照“三不”原则要求,各学段开学前,县新冠疫情学校防控组将组成联合检查组,制定详细检查细则,对各学校疫情防控保障落实情况和复学工作准备情况进行逐校现场检查验收,通过验收的学校方可复学。目前在中高风险地区的师生员工暂不返校。境外师生员工未接到学校通知一律不返校,返校时严格遵守相关政策要求。


(二十七)

如何复学前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及时发布或转发国内外疫情形势和最新防控要求,宣传疫情防护知识,引导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养成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等良好卫生习惯,坚持人、物、环境同防,不到中高风险地区。教育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师生员工及共同生活居住人员主动向社区和学校报备,积极配合落实健康管理规定。


(二十八)

开学前如何普及防疫知识?

要将新冠肺炎和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防控知识与技能等纳入开学前必要的培训和考核范围,利用连云港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云海在线等线上途径组织全市所有师生学习《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四版)》、《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等防疫知识,确保师生员工全面掌握必要的疫情防控知识和技能。强化培训实效,各学校复学前组织全体师生进行防疫知识考核,将考核成绩纳入教师年度培训考核和学生学期综合素质评价范围,确保师生学习培训实效。各学校要在开学前将培训和考核情况及时汇总报送县新冠疫情学校防控组进行备案,确保全员培训、不漏一人。


(二十九)

复学前学校防疫物资储备应做哪些工作?

学校根据师生员工数量和本方案要求,结合应急预案做好口罩、消毒用品、非接触式测温设备等常用防疫物资的储备,并明确专人管理、安全存放、合理使用要求。各类防疫物资要注意使用有效期,口罩等物资的储备量应保持每日规定存量的110%,消毒用品使用要规范做好培训与记录。各学校要在校门口就近设置临时等候区和健康观察室,为入校时出现疑似症状的人员提供临时处置场所。


(三十)

复学前未接种疫苗的师生还可以接种吗?

学校要积极配合属地卫生部门,进一步加大疫苗接种宣传引导力度,加强疫苗接种服务保障,分批稳妥有序推进适龄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三十一)

复学前学校环境有何要求?

复学前对校园室内外环境实施全面的环境卫生整治和专业消杀,做好垃圾清理,提前做好教室、实验室、食堂、宿舍、体育运动场所、图书馆、卫生室(保健室)、卫生间等重点场所彻底清洁和通风换气,对校园内使用的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彻底清洁。对学校食堂及学校饮水设备设施进行彻底检查、清洁消毒,饮水设备设施应取得行业检测、监测合格资质,确保饮用水安全。检查学校食堂食品原材料的安全性,食堂员工持健康证上岗。加强冷链食品包装、邮件预防性消毒,合理设置快递收发点,快递、包裹一律进行无接触配送,禁止外卖进入校园。所有师生员工不得接触或购买未经消毒的进口物品。


(三十二)

师生返校有哪些要求?

各校要按照统一要求组织师生返校,任何学校不得提前复学,学生不得提前返校。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和班主任、校医、后勤人员等相关工作人员应提前到校,做好师生员工返校复学各项准备和保障工作,确保返校秩序正常。师生员工进校门需佩戴口罩,主动出示苏康码和行程卡,并测量体温。


(三十三)

如何确保安全返校?

各学校要结合实际确定返校要求,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到每一位师生员工和家长,确保严格按照学校通知的时间返校,落实好返校途中防护措施。要实行错时分批次上下学(一般可按半小时/批安排),避免家长在同一时段接送孩子上下学,造成人群集聚,要向家长宣传好接送孩子时规范佩戴口罩的要求。提供住宿的学校,要根据学生返校距离远近实行“一生一案”,确保师生安全。


(三十四)

不同情况的师生返校有哪些标准?

1.返校前14天内未到过中高风险地区(境内外),健康状况良好的师生员工,只需要提供健康信息申报卡,无需提供其他材料,可有序返校。

2.从境外、中高风险地区返校,正在实施集中隔离或居家医学观察健康码为红、黄码等特殊情况的师生员工,按照要求完成集中隔离或居家医学观察、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等措施,且健康码转为绿码后可返校,返校前需提供48小时内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集中隔离期满的,还需提供解除集中隔离证明。

3.新冠肺炎出院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指携带病毒、具有传染性,但没有出现临床症状者),出院后凭出院证明,经学校医务室(保健室)复核确认登记后,方可返校。

4.有发热、咳嗽、流涕、咽痛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在疾病治愈后凭医院诊断证明到学校医务室(保健室)复核确认登记后,方可返校。

5.师生参加小区志愿者工作的,应视同医务人员在相关场景工作管理规定,服务结束后至少居家隔离7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后,继续实施7天日常健康监测,期满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如接待过阳性病例的,要按密接落实健康管理措施,需集中隔离14天后再落实7天健康监测管理。

6.师生员工共同生活居住人员中,有近14天内到过疫情封控区或管控区的、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直接接触入境人员和进口物品等高风险岗位人员,以及有发热、咳嗽、流涕、咽痛等症状的,排除新冠肺炎后,师生凭48小时内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返校。


(三十五)

复学后校园如何加强管理?

各学校要全面把控好校园所有进出通道,做到专人负责、区域划分合理、人员登记排查记录齐全。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任何人员入校时若有发热、干咳、咽痛、流涕、腹泻、乏力、嗅(味)觉减退、肌肉酸痛等症状的,应当由专人带至临时等候区,按规定流程处置。


(三十六)

复学后如何加强师生健康管理?

各学校要坚持落实晨午检制度、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制度等,运用信息化手段,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做到传染病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要完善学生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的健康状况和风险接触信息档案,建立“一人一台账”,重点监测师生员工有无发热、干咳、咽痛、嗅(味)觉减退、肌肉酸痛等症状。要多病共防,做好流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水痘等学校常见传染病的监测、分析、预警和处置工作。严格执行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做好登记台账。对因病缺课缺勤的师生员工,要密切追踪其诊断结果和病情进展;对曾患传染性疾病的师生员工,要密切及时掌控健康状况。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赣中网

GMT+8, 2025-5-1 23:09 , Processed in 0.11844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