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自我防护,从“心”做起 ——面对疫情,给全体师生的心理支持建议

2020-2-3 19:38| 发布者: 新海高级中学| 查看: 164| 评论: 0

摘要: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都猝不及防,也让我们的春节和寒假变得略显漫长。每天网络上的各种新闻报道、实时数据、救援信息让本就紧张的神经变得更加敏感。如此关乎生命健康的疫情,每个人都不免恐慌,更加担心灾难随时会 ...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都猝不及防,也让我们的春节和寒假变得略显漫长。每天网络上的各种新闻报道、实时数据、救援信息让本就紧张的神经变得更加敏感。如此关乎生命健康的疫情,每个人都不免恐慌,更加担心灾难随时会降临、生命随时可能遭受危险。

一、焦虑的常见表现形式

1.情绪方面

焦虑经常被理解为一种负性的,让人不舒服的感受,表现在当前的肺炎事件中,我们可能会因为父母不愿意戴口罩而忧心忡忡,也可能会因为隔了一条街的小区发现了确诊病例而担心昨天出门是不是与患者擦肩而过。

2.认知方面

焦虑的我们更容易放大某些外界异常信号,如果身边有人咳嗽了两声,或者打了个喷嚏,就开始怀疑他是不是染上了可怕的病毒。

3.躯体方面

焦虑会导致人的血压上升、容易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也有一些人会因此出现轻微的头痛。至于焦虑导致的疲倦、食欲降低、睡眠变差等现象,则更是司空见惯。

4.行为方面

焦虑影响下,人的行为模式会和平时相比产生很多区别,重复性的行为会得到强化,很多人会反复用手机刷疫情信息。

但我们千万不要忘记,焦虑是人类在面临压力时的正常情绪反应,同时也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留下的本能,经过了长久的人类发展史,直到现在我们还在从中获得持续的收益。因为焦虑和担忧,大多数人乖乖地响应号召待在家里,从而让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二、如何为过度焦虑按下“暂停”键

1.接纳焦虑的存在

接纳和接受不同,前者是主动的包容,后者是被动的无奈。

接纳需要的是对焦虑这一情绪感受有相对完整的理解和认识,明白它是我们的朋友,是属于每个人自身的一部分,而不是压力强加的外来物种;它不是只会带来不适,也曾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默默地支持着我们应对挑战。

2.学习必要的疫情知识

焦虑经常被未知感和不确定性所引发,因此了解新肺病毒和疫情的知识有利于我们控制自己的焦虑。

3.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确定感

除了减少前往公众集聚场所之外,尽量不要对自己日常的生活和行为习惯进行太大的改动。人是从每天细小的点滴中获得对生活和自身状态的控制感的,这也是应对过度焦虑的重要资源。

4.对当下自身的焦虑进行剖析

如果你感到自己的焦虑有失控的征兆,你可以通过思考以下五个问题,从认知上对自己的焦虑进行一次审视。

①我究竟在担心些什么?

②我所担心的这些事情究竟是事实,还是只是我的想法?

③如果是事实,是否真的和我想的一样危险?

④如果真的危险,我有应对的办法吗?

⑤如果我想不到方法,我可以向谁求助?

多数情况下,以上的自我剖析可以帮助你把焦虑调节到一个能够接受的程度。

在非常时期,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态,不信谣,不添乱是我们每个人都能为社会做出的贡献。

同时,我们还为你搜集了为应对疫情而开设的心理支持热线:

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010-82951332,800-810-1117,24小时开放;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心理支持热线:400-188-8976,每天6时至24时开放;

江苏省心理学会心理支持热线:400-851-3885,每天9时至21时开放。

一场疫情,让我们发现了人类自身在与自然相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场疫情,让我们意识到了看似习以为常、周而复始的工作和学习是一种幸福……这些都是我们在此次公共危机事件中所获得的力量,会让我们在对未来的珍惜与坚持中迎接希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赣中网

GMT+8, 2025-5-6 09:09 , Processed in 0.21491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