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月,春回大地,生机盎然。根据本周教学安排,高三年级九位教师围绕“迎接新高考·研讨新课程”共开设了九节研讨课。分别是:英语组颜化老师的《模块四第一单元》、历史组杨辉老师的《中国近代史5》、数学组王一老师的《数列专题复习》、政治组徐彩霞老师的《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和陈继敏老师的《辩证否定观》、物理组王兴保老师的《第14课时复习》、地理组骆琼老师的《专题四复习》、语文组刘敏老师的《新高考作文指导》和生物组窦勇兵老师的《专题四复习》。 # 英语组 颜化老师能够精准把握学生的基本学情和新高考的最新考情,精心设计教学案。课堂上不仅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归纳,更注重学生思维训练提升,创设新情景,实现讲练评高效率。本节课突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出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体现了教学互动的多维性。 ![]() # 历史组 作为一节专题复习课,杨辉老师能从新高考、新课标出发,立足教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既具体明确,具有针对性,又使重、难点突出。本节课在问题设计上杨老师都非常有心,严格做到了植根教材,深挖开去,又兼顾了学生的认知特点,迁移拓展,有深度且环环相扣。 ![]() # 数学组 ![]() # 政治组 徐彩霞老师在本节课充分发挥了新媒体的教学价值,合理利用图片、表格、视频等进行直观演示来弥补单纯语言描述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设置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陈继敏老师的这堂课——《辩证否定观》有“创新”、有“创意”。能够紧扣新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的相关要求,活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挖掘事例、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体会到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新课改的理念得以最大程度的彰显。 ![]() ![]() # 物理组 王兴保老师的这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基础,组织学生用讨论的方式比较原来学习的题和这节课学习的题的不同点,让学生明白这节课新知识。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 ![]() # 地理组 新高考评价体系提出“四翼”的考核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骆琼老师在本节课《专题四复习》中严格落实了该要求,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精研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性、同时还使学生体会到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时刻不忘创新。 ![]() # 语文组 刘敏老师的这节《新高考作文指导》课能够紧抓立德树人价值导向,主题鲜明,有引导,有提升。学生参与度极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对于此次作文中暴露的共性问题以及学生的个性问题刘老师都做了详细、全面、有意义地指导。同时做到了讲练结合,在课堂进行适当的片段仿写、改写,学生进步成效显著。 ![]() # 生物组 窦勇兵老师能够在教学中严格落实新高考、新课标、生物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一节复习课在窦老师的演绎下变得丰富多彩。一张张表格、一幅幅图片把生物学科琐碎的知识点变得清晰生动、有规律。同时,把课堂交给学生,完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学生课堂学习兴趣高涨,学习效率也很高。 ![]() 孔子曾说过:“法无常法,贵在得法。” 面对新高考、新课标的新要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我们终将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在三月播种下希望,一定可以在六月的盛夏收获满满的果实! 供稿 | 尹晨曦 张鹏阳 编辑 | 朱芷欣 审核 | 潘家永 审定 | 顾爱军 ![]() ![]()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