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五月如约而至。在四月的最后一周,高三年级围绕“迎接新高考·探讨新课程”共开设了七节研讨课。分别是:数学组霍小伟老师的《专题复习课》、英语组范智朵老师的《作文讲评课》、语文组李春芹老师的《专题复习课》、历史组苏学章老师的《专题复习课》、地理组张苗苗老师的《专题八复习课》、化学组孙成红老师的《试卷讲评课》和生物组周燕老师的《试卷讲评课》。 ![]() 数学组 霍小伟老师的《专题复习课》以省第二次适应性考试中学生所暴露的共性问题展开。整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设计合理。霍老师非常注重学生新高考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讲练结合,课堂上不仅有知识点的讲授、归纳也有相应的高考题、模拟题来训练强化知识记忆。时刻以学生为中心,循循善诱,学生整堂课参与度高、非常专注。 ![]() 英语组 范智朵老师的本节《作文讲评课》实现了课堂的翻转,整堂课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将学习的主动权、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学生课堂参与度极高,学习热情非常高涨。学生能够精准地找出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范老师在最后进行知识的总结概括、梳理归纳,整堂课学习效率非常高。 ![]() 语文组 李春芹老师开设《二轮散文专题复习课》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对散文相关知识点不仅进行了细致地梳理回顾,同时对重点内容进行了强化记忆。能够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诵,是一节充满语文味的语文课。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能够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文强班学生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强,李老师对相关知识还进行了拓展、延伸,以解读高考题来强化学生的知识记忆。 ![]() 历史组 新高考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考察主要指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探究能力。苏学章老师严格按照新高考的相关要求来实施教学,以问题为导向,立足教材而又超越教材,通过加强课外阅读,并将它与课内主干知识联系,加深对书本主干知识的理解运用,提升知识迁移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 地理组 新高考对地理学科的考查由“知识考查”转向“能力培养”,所考查的不再是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而是着重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张苗苗老师的本节《专题八复习课》严格落实该要求,转变教学理念,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学生的潜能在本节课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学生学习主动、参与度高,收获满满。 ![]() 化学组 孙成红老师的《试卷讲评课》打破以往试卷讲评课的传统范式。孙老师在课下对本次考试中学生所暴露的共性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了分析概括。然后,在课堂上立足双基展开教学,先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了全面、详细的回顾,后利用练习加以温习巩固,从而夯实基础知识。最后,留出空余时间让学生来讲评此次试卷,学生参与度高,课上时常闪耀着智慧的火花。 ![]() 生物组 周燕老师本周开设的《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知识由浅入深,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先进行知识的归纳总结,然后再由教师补充指导,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学生思维活跃,师生、生生信息交换畅通,学生会学、爱学,课堂气氛好。学生在取得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与创新意识。 ![]() 以青衿之志履践致远,携时光作渡奋斗成书。不负凌云志,登高正当时。相信我们师生共同努力,一定可以实现2021高考的新突破! 供稿 | 张鹏阳 尹晨曦 编辑 | 朱芷欣 初审 | 周 峰 复审 | 潘家永 审定 | 顾爱军 ![]() ![]()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