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课堂实练促成长 研修交流共提升 —— 省高中化学骨干教师培训“课堂观摩”纪实

2021-11-2 16:09| 发布者: 新海高级中学| 查看: 553| 评论: 0

摘要: 碧云天,黄叶地,金秋十月,江苏省高中化学骨干教师汇聚在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进行学习与研讨,促进自身成长,携手砥砺前行。研修中,新海高级中学为学员们安排了四节现场观摩课和专家评课,省骨干教师培训班全体成员 ...


碧云天,黄叶地,金秋十月,江苏省高中化学骨干教师汇聚在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进行学习与研讨,促进自身成长,携手砥砺前行。研修中,新海高级中学为学员们安排了四节现场观摩课和专家评课,省骨干教师培训班全体成员和连云港市化学教研室专家、市十所高三化学备课组长参与观摩活动。


01

同课异构

《盐类的水解》



第一节课《盐类的水解---盐与水的故事》由薛丹老师执教。薛丹老师以“在焊接铁架的过程中为什么通常用氯化铵溶液清洗铁锈”为情境进行教学,与学生就“盐类的水解实质”进行探究,让学生体会化学在生活中的魅力。

第二节课《盐类的水解》由海州高级中学教研组长宗国平老师执教。宗老师以“洗衣粉的配方原料”为情境进行教学,与学生就“盐类的水解实质”进行交流,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同课异构结束后,两位老师就本节课的前期准备、教学思路与学员们进行分享,与会教师在热烈的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促进能力与素养的共发展。

张家港市崇真中学学员韩竹海老师听完薛老师和宗老师主题同为《盐类的水解》的两节课后,谈了三个方面的学习感受:1.薛丹老师课题名称《盐类的水解——盐与水的故事》既精准又美妙;2.薛老师和宗老师把知识融入真实的情境之中,学生学得有滋有味;3.盐类水解的建构、内化和深化始终依靠学生自主活动来达成,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学得扎实有效。

江苏省江阴第一中学学员贾红梅老师也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她认为,薛老师从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出发,开启了“盐与水的故事”,整节课宏微结合,层层递进,语言精练,一气呵成,师生充分交流,碰撞出热烈的思维火花;宗老师从体现生活美的视频体验的真实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展示出她个人的独特魅力。两位老师的风采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秋日的新海园增添了更美的色彩。

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学员袁朝英老师表示同课异构的两位老师示范了两节优质课,一环扣一环、引人入胜的问题激发学生不断思考,促进学生化学思维的生成与发展。这样的好课不仅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有所得,还能让听课者真正学到东西。



01

专家点评

《素养视域下化学专题复习课教学》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少年部主任、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蒋泓老师就两节课与学员们分享交流,并作专题讲座。她表示两位同课异构的执教教师的课堂建构完整,利用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引入盐类水解的事实,直观的激发学生探索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她结合自己的课堂经验,建议各位学员上好专题复习课要做好四件事:提高学习能力、挖掘学科本质、发展学科思维和培养学科素养。



02

复习示范课

《化工生产的适宜条件》



第三节公开课《化工生产的适宜条件》由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叶虹老师执教,叶虹老师以“合成氨工业”为情景引入,展现化学学科对工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基于真实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自主构建化工生产的模型。同时,通过精选考题,带领学生运用模型解决问题,灵活迁移应用,并及时巩固提升。最后叶老师结合合成氨工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化学学习的实际意义。



02

专家点评

《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三化学课堂教学探讨》



市化学教研员刘文兵老师基于核心素养导向,对叶虹老师的观摩课展开评述。他总结了本节课的主要环节,即联想质疑、交流研讨、知识建构、迁移应用、建构模型、巩固提升,提出要从学科观念和思维方式视角对化学科学思维进行描述,并对学习程序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理解。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化学学科组长王海英老师以《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三化学课堂教学探讨》为主题,结合叶虹老师执教的《以化工生产的适宜条件》,对高三课堂教学进行探讨,她认为专题复习课要从五个环节:情境引入、活动探究、归纳建模、拓展应用、总结评价开展教学,要抓住上专题复习课的五要素,让学生明确复习课学习的目的,将知识综合化应用到高考题目,从审题、原理、视角、答题的思维方式,提炼了解决该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03

新教材示范课

《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赣中网

GMT+8, 2025-5-5 06:38 , Processed in 0.06192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