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贯彻以生为本理念,构建深学高效课堂 —— 高三年级上半学期研讨课回览

2021-12-16 09:07| 发布者: 新海高级中学| 查看: 664| 评论: 0

摘要: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进一步贯彻以生为本教育理念,构建深学高效课堂,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教学部与年级的共同组织下,高三年级上半学期共开设了69节研讨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一 ...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进一步贯彻以生为本教育理念,构建深学高效课堂,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教学部与年级的共同组织下,高三年级上半学期共开设了69节研讨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政治组林波老师依托高三整体复习框架,首先把握本课主干知识,构建知识框架,以此系统地掌握全课内容,从中总结和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随后围绕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这一问题,从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巨大的作用,深刻的意义;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三个层次展开论证。 




物理组王兴保老师在洛伦兹力和现代科技教学中,主要介绍了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的原理和应用。首先通过典型的例题让学生熟悉基本的公式,继而让学生了解我国在高能物理领域当中的科技发展情况,通过链接高考题型,让学生积极主动发言,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较好地培养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组潘家永老师的研讨课题为《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入,唤起学生的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接着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对两道高考题的解析,明确了“沉淀溶解平衡”在高考中是如何考查的。潘老师的适时点拨、恰当归纳,让学生在收获必备知识的同时,看问题的视角也更宽阔。




语文组孙建国老师的课堂是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参与的课堂。本节课致力于学生对铺垫、悬念、伏笔三种手法的比较区分。首先通过学生的个性表演引起课堂兴趣;随后以小组的成果展示体现自学效果;再通过情景讨论,增强学生的问题与探究意识;最后实战演练,检验、巩固学生的知识获取,充分体现了以学为主的教育理念。




数学组王洁老师在《三角函数的最值与范围问题》课堂中,由浅入深,通过三角形中角与边的基本关系入手,从化角、化边、化形三个角度为主线探究解三角形问题,并很好地链接高考真题,达到了让学生做一题、通一串的效果。




英语组王松绪老师巧妙创设语境,同时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模块十第四单元的词汇进行解读,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从词性到词形变化再到词的运用逐步掌握,帮助学生建立思维导图,整节课堂和谐有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英语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




语文组张洪敏老师的课堂以“片语细推敲,尺水兴波澜”为主题,共同品鉴小说的语言特点。首先借助小组合作,梳理小说语言特点的答题要点,其次明确设问方式,再以学生作业为抓手,进行错因分析,最后进行真题演练,巩固答题要点,充分落实了循入文本的思想,培养来学生积累知识的习惯,明确了看分给点的意识和提高灵活建模的本领。




地理组骆琼老师的人口问题案例教学,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让学生学会读图,发现地理人口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城乡结构特点,特别是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充分体现了学生地理关键能力的培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核心素养。




历史组焦晓红老师以“准不准”“全不全”作为两个评价基点,通过学生自评和教师的点评、示范,用建构知识体系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度理解史实、史论,用分层概括、提炼主旨、联系所学、剖析设问、限时作答五个环节引导学生研读史料,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



生物组徐红老师的《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一课,通过提供具体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通过分析3种细胞中的DNA和RNA的检测结果,理解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通过分析表观遗传的实例,理解基因表达与否及表达水平的高低都是受调控的;通过资料分析,认同生命的复杂性。




语文组徐东雪老师立足新高考,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将课堂教学分为四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学生展示:学生自主呈现已学小说主旨,分享主旨题的答题维度;第二环节是教师补充讲解回答主旨题的答题维度;第三环节是以具体文本为例,结合答题维度对应思考;第四环节是做题训练,巩固提升,真正将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放在首位。




思广则能活,思活则能深,思深则能透,思透则能明。

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就要求广大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娴熟的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应具有一定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研讨能力,这是我们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适应教育改革形势发展的需要。只有真正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修正,在修正中渐进,在渐进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在提升中充实,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新时代的大先生。


供稿 | 孙建国

编辑 | 朱芷欣

初审 | 周   峰

复审 | 潘家永

审定 | 顾爱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赣中网

GMT+8, 2025-5-5 02:19 , Processed in 0.07706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