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春三月 微风拂面 万物争辉
美丽的新海园 月季萌发 薄荷新绿 朝着春天的方向 赴一个春天的盛会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汇聚教育科技人才力量,探讨地理育人方式的变革,提高科教融合育人质量,3月3日,连云港市中学地理教育家型教师培养对象共同体暨连云港市科技名师工作室在新海高级中学开展集中研修。本次研修活动以“知行合一,提升地理实践力”为主题,通过高端报告、专题讲座、沙龙研讨、经验分享、教学课例等形式,解构新课标下地理实践力提升的维度,探索地理课堂跨学科实践教学的路径,以学术思维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本次活动特邀全国地理实践大咖、核心期刊《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主编雷鸣老师作研学实践高端报告。正高级教师、省名师杨小华老师全程主持,市中学地理共同体和市科技名师工作室成员全面参与,潘佃献老师带领校地理学科研究中心全员参加,共聚一堂,同享地理盛宴。
1 开幕式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潘家永副校长做了开幕式致辞,欢迎雷鸣主编莅临我校讲学指导。他表示,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始终致力于办一所有灵魂、有学术、有温度、受人尊敬的高品质示范高中,肩负着港城示范、引领创新发展的教育重大使命,团队雷主编是教育部“国培计划”培训班授课专家,希望全体与会教师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在学术专家引领下更快成长,学校地理学科团队也能在项目拉动和名师带动下,通过高质量的团队研修,积极提升教学研究能力。学校正式聘请雷鸣主编为新海高级中学特聘教授,现场举行了聘书颁发仪式。
   
2 高端报告
开幕式后,雷鸣主编开设了主题为《观地·寻理:地理研学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讲座。雷主编通过大量的研学实例与大家分享了“什么是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活动的类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路径”“研学课程设计原则”和“研学课程实践案例”等内容,鼓励教师要拓宽思维,积极走出去,去观地,去寻理,透过海陆、山水、四季等真实的情境,练就一双地理眼,洞悉自然时空规律,助推地理课堂更加鲜活、生动、有趣。
  3 读书会
生动活泼的报告会后,迎来了一场专题分享会——“知行合一——我的教学主张”。孙浩和吴琼两位老师为大家带来了《西方哲学与人生》一书,孙老师认为,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做到以生为本,将课堂转化为真真正正的学堂,注重学生的获得感;吴老师则由哲学引发对实践力的思考,认为教师要转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面,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转化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要构建“知行合一”为核心的课堂教学体系。
  4 写作会
在阅读分享的基础上,杨小华老师开设了主题为《学用相长——我的写作实践》的讲座。杨老师从“论文选题”“论文写什么”“论文怎么写”三个方面与大家分享了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鼓励大家通过写作锻炼研究力和表达力,成为一名真正专业的教师。最后,杨小华老师还向每一位成员赠送了一套省教研室主编的《普通高中拓展创新学程 地理》,鼓励地理教师拓宽教育视野,做一名研究型教师。

5 教学课例
理论学习要与实践探索融合共进。在下午活动中,李洁老师和张苗苗老师分别以“做中学:像科学家那样探索”和“学中做,像科学家那样思考”为主题,开设了聚焦地理实践力的展示课。李老师的《我的家乡连云港》一课,结合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家乡连云港的城市发展为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认识家乡的自然、人文环境,以城乡规划者的视角,模拟城市规划建设,帮助学生提高收集、分析、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增强合作、交流和分享的意识。     张老师的《服务业的区位选择》一课以家乡连云港的服务业为情境进行问题探究,利用连云港市商业网点规划与实际布局,选取了商业综合体、菜市场、物流园等不同类型的服务业类型,带领学生探索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让学生在探寻过程中增进对家乡发展的关注,从而提升地理研究能力。    
本次地理专题活动为全市地理教师搭建了高端研修的平台,也是新海高级中学地理学科中心“聚焦课题、团队研修”的重要示范,推动我校学科专业研究社群建设,实现教研合一、师研兴教、全研兴校。我校在高层次人才充足、年龄结构优化、人才梯队完善的教师团队基础上,始终致力于建设一支“师德高、素质优、观念新、业务精”的一流师资队伍。我们将坚持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把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落到实处,激励所有新海人齐心协力,推动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与优秀者同行 与奋斗者共进 向着春天的方向奔跑

供稿 | 教师发展部 地理学科中心 编辑 | 朱芷欣 初审 | 周 峰 复审 | 潘家永 审定 | 顾爱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