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作为全日制四星级普通高中(国家级示范高中),连云港市首批名校,走出了一条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成功之路。特别是近年来,面对基础教育激烈的竞争形势,学校领导班子进一步总结经验,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积极引入新思想、新观念,果断调整办学策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人本管理,挖掘内在潜能,锐意进取,提高管理效益,依托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众多名牌高校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赢得了社会的广泛理解和赞誉。 一、完善各项规章 彰显校本特色 健全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的岗位职责,是学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基本要求。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根据发展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围绕学校的近期和长期发展目标,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明确,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经过多年努力,学校管理制度形成四大系列:一是章程,它是学校的“宪法”;二是章法,侧重于常规校本管理制度,如教代会制度等校务管理制度;三是规矩,侧重于师生教学行为规范,如教师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四是职责,各处室行政人员岗位职责、教师聘用制度、教师奖惩制度、学生奖惩制度等。学校坚持“无情制度,有情管理”原则,把制度管理与情感内化相融,用目标引领人、用制度塑造人、用机制发展人、用情感凝聚人、用民主解放人,着力培养师生主人翁精神,鼓励师生参与学校管理,使师生在互动的管理环境中得到共同发展。通过制度建设和精细运作,化结果管理为过程管理,化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化外部强制管理为内在自省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学校根据未来发展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不断修订完善并结集成《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管理制度汇编》(其内容包括党务、校务、教务、政教、总务、科研、功能室及学生管理等),使学校各项工作做到有章可依、有案可循、按规办事,把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制度约束与文化引领相融合,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统一。制度规范符合改革的要求,体现学校特色,实现制度管理,迈向人文管理。 二、改革管理模式 提高运行效率 不断完善校内分配和激励机制,细化落实《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绩效考核分配方案》、《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教科研奖励条例》、《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奥赛学科辅导和奖励办法》等,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积极性。进一步完善教师考核制度,实行学生评教、同行评教、专家评教、社会评教等立体评教制度,形成了富有本校特色的较为全面、合理和教师普遍认可的评价机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依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完善了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实现了校内外的人财物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优化组合,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热情,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效益。 干部管理以垂范执行为中心,教师管理以人文关怀为中心,教学管理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科研管理以课题效益为中心,学生管理以自主自律为中心,服务管理以高效快捷为中心,全体教职工都有明确的岗位工作规范要求,整个学校工作运行顺畅。 改善校园网络硬件设施,进一步完善校园网络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力量的优势,利用校园网络信息管理平台,发布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实现教学资源优化合理配置和网上资源共享,建设一支素质高、事业心强、现代化的高水平教育教学管理队伍,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管理新方式。 将网络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去,引导教师充分运用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网络技术引入到教育教学管理领域,如教师排课、评课、绩效考核、学生选课、学籍管理、学分管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教育教学过程管理工作;后勤管理中的物品采购、监控系统、财务管理等均纳入网络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节约了人力,方便了管理,提高了效率。学校还建立了“校信通”网上家长学校,建立了与家长沟通新途径,密切了学校与家长联系,通过校园网络加强了与社会、上级教育部门、兄弟学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此外,学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图书流通管理、财务管理、后勤服务管理、学生评教、家长评教等均实现了数字化管理,扩大了学校影响力,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三、激活竞争机制 实行全员聘任 推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与“全员三级聘任”制。每学年底,中层以上教干向教代会述职并接受代表们评议。每学年中层教干的公开竞聘上岗,从确定候选人、竞聘者述职、全员测评、对候选人考察到公示、聘任等每个环节,均由组织、人事、教育主管、纪检等部门全程监督,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暑期实施全员“三级聘任”——校长室聘任分部领导,分部聘任班主任,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双向选择聘任。“三级聘任”最大化提升了分部团队、班级组团队协作能力和战斗力。 四、规范评价机制 实行多元评价 在课程实施上,坚持素质化评价标准,尝试多元化评价,促进课程发展评价;在学生评价上,注重综合素质,关注个性差异,激励学生个性发展、多元发展;在教师评价上,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专业发展,激励教师不断发展。在评价中融入多元评价的理念,着眼于起点的差异、过程的提高,把发展、进步的幅度作为评判教与学的质量的重要依据,而不是仅仅看升学成绩,努力使每位师生的成绩得到合理的彰显。 尤其在教师评价上,充分体现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从师德修养、教学水平、教学研究、教育教学实绩等方面为教师建立档案,注重民主测评工作,测评分为:学生测评(服务对象测评)、教师互评、中层干部评价、校长室评价。测评结果统一量化积分,把测评结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优、聘任的重要依据,全体教师的教学成绩实行阶段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单项评估和综合性评估相结合的评估制度。 五、实行民主管理 推行校务公开 坚持教代会制度,形成学校一切重大部署和重要决策都经过教代会讨论的民主管理模式。学校每项新出台的改革措施都必须经过教代会审议,通过后方能实施。财务收支、福利津贴、教师招聘、教干竞聘、物品采购事务,都实行“阳光工程”,接受全校教师的监督。教代会上开展民主评议教干工作已成常态。 学校每月召开一次全校教职工大会,每周召开一次行政例会及分部例会;设立校长接待日,通过书面、会议、网络,拓宽公开渠道,健全监督机制,使广大教职工的主人公意识不断增强,积极参与学校管理。我校的民主空气浓厚,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全校上下群策群力,共谋学校发展,共创事业辉煌。 每月召开一次全校教工大会,通报学校重大事件、学校决策和教学及管理方面的情况等。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校党政联席会议,参加人员有校级领导与中层及教师代表,学校所有重大工作与安排,诸如人事工作、重大采购安排、教学与管理方面重要措施的修改、工程项目的招标、教职工的奖惩等都是在这样的会议上提出和决定,这些决定必须符合教代会制定的条例,交教代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 每周召开一次学校行政例会及分部例会。行政例会不仅通报本周各部门工作落实情况,而且提出本部门(分部)下周将要开展的工作,研究讨论学校当前存在的问题处理办法,并确定下周学校主要工作,每周工作计划、任务公布在校园网上或公示栏中,既可以使教职工了解学校将要开展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各部门工作始终处在全体教职工监督之中;分部例会通报上周师生表现及教学、管理中的问题,提出本周整改措施、工作目标及要求。 学校严格按照省物价厅和市物价局的文件要求进行收费,并及时张榜公布收费项目与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收费项目、收费标准严格按照市物价局和财政局联合下发的有关文件执行,每次收费都要在校务公开栏与校园网上公布,并向学生下发收费通知单,家长按时填写收费卡。财务预算计划、财务收入情况、教职工福利分配方案、资金财产管理、财务支出情况均实行每学期都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公开,接受全校教师的监督。 校务公开的实施,使广大教职工与学生的主人公意识不断增强,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建言献策,校园的民主空气浓厚,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在校务公开中形成了工作合力,全校教职工都具有“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主人公意识,凝神聚力,共谋学校发展,使我校办学的社会效益得到了极大提高。 未来五年,是学校进入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提升办学综合实力和效益,实现教育改革和发展水平新跨越的关键时期。 第一、办学指导思想:以求真文化建设引领学校各项工作,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 第二、我校未来发展目标定位:县内龙头、市内一流、省内示范、国内知名、国际接轨。学校发展愿景:把学校建设成为文化底蕴深厚、名师骨干众多、学子个性彰显、教育质量优异、办学特色鲜明的江苏省一流高中。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