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痛苦让它如此美丽——《我与地坛(节选)》精讲精练

2017-2-25 16:35| 发布者: 东海高级中学| 查看: 156| 评论: 0

摘要: 文意鉴赏 平缓中有坚毅,诙谐中见睿智(一)词语的超常使用。“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通常的说法是“古殿檐头的琉璃剥蚀了”, ...

文意鉴赏

平缓中有坚毅,诙谐中见睿智

(一)词语的超常使用。“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通常的说法是“古殿檐头的琉璃剥蚀了”,作者突破常规,写成了“剥蚀了古殿檐头的琉璃”,这样写,突出了荒园的剥蚀状、淡褪状、坍圮状、散落状。历经沧桑的地坛变得荒凉残破,这正与作者落魄的精神状态相吻合。

(二)词语的超常搭配。“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可以“微苦”,怎么会是“熨帖”?熨帖是一种心理感受。作者看到日升月落,春来秋往,园中万物生生不息,感到生命的可贵,摆脱了死神的羁绊,心境安然自适。看到了落地的树叶“坦然安卧”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熨帖”的感受。在这里,作者已移情于物了。

(三)异乎寻常的描绘。“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不说园墙挡住了日光留下了一溜阴凉,而说“斜切下阴凉”,既表示了日光是斜照的,又把阴凉比作了一个固体物质,可用刀来切,还把“园墙”拟人化,似乎它主动地造出了“阴凉”,静态的物象变得生动可感。又将“园墙”置于“金晃晃的空气”中,写出了“园墙”与“空气”的关系,“空气”往往是被人忽略的而用“金晃晃的”来修饰,也别出心裁,给人满眼都是灿烂的阳光的感觉。

文旨纲要

释题:地坛是我虚化了的母亲,母亲是心中永远的地坛。
线索:《我与地坛》有两条线索,其一是作家与地坛的那种非同寻常的亲情关系;可称为“人与景观”,显示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另一条则是作家与母亲的永远割舍不去的亲情关系;可称为“人与人”,写尽母亲的悲苦与操心。

章法:文章以相对独立的两部分结构,深刻地展示了作者走出残疾阴影的心路历程。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以景物描写为主,表达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第二部分写“我”与母亲,采用追忆回想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主旨:《我与地坛(节选)》第一部分写地坛,着重写地坛给“我”的启迪。第二部分写母亲,着重写母亲对“我”的影响和激励,母亲给“我”以生存的启发,使“我”懂得怎样生活。

艺术特色:史铁生散文的语言不仅朴素、自然、准确和摇曳多姿、富于变化,而且在叙述上舒缓从容,具有较强的节奏感。文中的景物描写动静结合,生动、新奇、细腻。

金章玉句

1.理解句中加点词语的深刻含义。

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赏析】“我的车辙”是我苦闷和彷徨、沉思和反省的见证;“母亲的脚印”则是母亲痛苦与苦闷、疼爱与关切的标记:两者已经合而为一,融为一体,共同构成“我”感情变化的核心。

2.理解下面句子的深刻含义。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赏析】这句话将环境、时间和个人的遭遇紧紧联在一起,揭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现实的残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不逃避、不懦弱、勇敢面对现实的坚强意志。

3.分析下面句子在表达上的作用。

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赏析】此处用“她的儿子”而不用“我”,第三人称替换了第一人称,采用了一种远观的态度,表现了对自己的否定。儿子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来不及为母亲想,甚至来不及体会到母亲的痛苦。

修辞探索

1.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赏析】该句描写地坛的沧桑变化,用语新鲜、别致。一系列动词(剥蚀、淡褪、坍圮、散落)的运用描述了地坛的荒芜冷落,败堵残阳。采用拟人手法,用“炫耀”修饰“朱红”,传达出地坛当年的显赫。

2.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赏析】作者用“轰然”修饰露珠“坠地”,大词小用,是夸张,又是以动衬静,突出寂静与观察的细致、入神;用“摔开”与“金光”搭配,既有拟人显现淘气,又有夸张与下面“万道”配合,字里行间洋溢着生命的旋律,表现了用词造句的创新精神。

3.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

【赏析】作者用了细节描写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揭示了母亲的牵挂、希冀、惊恐的心理以及毫不张扬而又深沉的爱。

出口成章

1.“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示例】地坛离我家很近: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我家离地坛很近: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二者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

2.史铁生以种种事物比喻四季,象征着“我”对自身经历酸甜苦辣和人生命运复杂多变的种种感受。请你在文中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使之分别组成前后衔接、呼应的排比句。
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 ,冬天是傍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 ,冬天是圆号和长笛。

【示例】秋天是黄昏 秋天是大提琴

3.结合文章主旨,对下面的句子进行点评。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点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人应该乐观面对,而对当时还未走出残疾的阴影的作者来讲,死亡的来临无疑也是痛苦的解脱,就像节日。当一个人能够豁达地面对死亡的时候,能够以平静的心态看待和谈论死亡的时候,他当然就获得了坚强活下去的自信。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赣中网

GMT+8, 2025-5-3 00:09 , Processed in 0.45207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