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重叠在一棵树上。 我站在树下,抬头仰望光阴在树上书写的历史----上古的颜色才读毕,忽然又看到当代。 总奇怪,嶙峋的老枝怎能与嫩芽在同一棵树上相依相存而又相安无事? 低头,眼角余光中一个身影正从远处走来。微卷的灰白头发,大大的黑框眼镜,波澜不惊的面容——是她了,屠呦呦。 她看见我,先是一点惊讶,却转瞬即逝,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皱纹随即在她眼角荡漾开。我向她走去,像是两个时空相遇的故人般,我向她诉说我的疑惑。 她先是沉默,抬头望向那棵树,眼神,似乎这棵树是她多年的朋友。恍惚间,我仿佛感到她们在交换宇宙间神秘的气息。 “新与旧并不矛盾。”忽然她看向我,“就拿我来说,若是没有前人留下的宝贵思想,我又怎会将研究的目光转向青蒿素?若是没有前一辈人的科研帮助,我又怎会取得今日的成就?” 微风抚过我脸颊,我点了点头,想起了肖邦、齐白石、华罗庚以及他们背后的李斯特、徐悲鸿、熊庆来。 一代一代的前辈,他们都不矜己才,不吝啬自己已取得的成就,而是选择悉数拿出,选择传承。他们知道,自己做的还不够。正如亚当•扎加耶夫斯基所言:“尽管纸页已写满而烛光摇曳,我们还没有到达应有的高度,知识像一颗智慧的牙齿生长缓慢,人的身高依然,仅及门楣。” 他们坚信,后来的历史中,总会出现一个人,他将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到达一个他们都未曾企及的高度。而我面前的屠呦呦,无疑就是这样一个人。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深谙“新与旧”这个大自然的辩证法。随着诺奖的获得,质疑甚至谩骂也接踵而至。 我问她:“你怨世人吗?” 屠呦呦脸上仍是温和的笑,她不善于言辞,却也缓缓地说:“青山不老,是因为绿水长流;川流不息,是因为后浪推着前浪。前人既得的成就总要有人继承,但却更要创新,我认为我这几十年来的付出无愧于这个奖项。” 我听后,一种悲哀像寒冷浸入我胸膛:每个时代的伟人,总逃脱不了注定孤独的命运,他们的伟大,总要到后世才能为他们正名。 我想着,身旁这个含蓄沉默却又睿智的女子转过身,留在风中的,不是舞动的飘逸长发,而是坚毅。孤独像是深冬的冰雪,冷到了尽头就是春天。 屠呦呦的身影渐行渐远。她已听到前方的呼唤,不必再去在意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她要向前走,带着自己的注解,在通往人类光明未来的康庄大道上---- 纵使踽踽独行,也足以风流!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