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级名镇——温泉镇 温泉镇位于江苏连云港东海县城西北部,因温泉而远近闻名,行政区域面积为102.71平方公里,人口5.24万人,辖18个村民委员会,镇驻地设在温泉镇昭阳路1号。被誉为“华东第一温泉”。近年来,温泉镇围绕“可持续发展的东方温泉小镇”定位,彰显温泉特色,打造旅游品牌,知名度持续提高,旅游业已成为该镇的主导产业之一。先后获得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温泉开发利用示范区、省环境优美乡镇、省园林小城镇、连云港市文明景区等荣誉称号。如今,温泉已成为游客旅游度假、疗养休闲的胜地。日前,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公布了第二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名单,东海县温泉镇成功入选,改写了我市无国家级官方“名镇”的历史。 温泉镇因境内有温泉得名。这里有苏北最大的鳗鱼养殖基地。1976年成立温泉管理处,1980年改温泉公社,1983年改温泉乡,1985年撤乡设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7公里。310国道横穿东西,牛(山)朱(沟)公路纵贯南北,南距龙海铁路东海县站17公里,东距连云港码头89公里,距连云港机场29公里。经济较为发达,以农业和第三产业为主。镇养鳗场年产成鳗100余吨,产品全部外销,为苏北最大最早的养鳗企业。有著名的温泉,并建有各类洗浴、疗养院所,年接待80万人。湾子村有西汉永始二年古墓群。有县内最高峰羽山,海拔269.5米,有殛鲧泉、试剑石等自然景色。 近年来,围绕塑造“水晶之都、温泉胜地、百湖之县”的目标,东海县不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近三年来,温泉旅游度假区先后投入近1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招引资金8亿元改造新建旅游项目7个,在旅游项目建设方面,先后引进投资2.8亿元的五星级福如东海温泉大酒店,投资1.2亿元的以休闲运动、室外泡池为特色的健身会馆,投资5000万元的以承办商务活动为特色的九龙温泉大酒店等一大批餐饮住宿、特色洗浴、商务接待、休闲娱乐重点项目。国际老年养生社区、农趣苑、民俗演艺中心、隆达娱乐城等一批投资过亿元重点项目也正在推进建设之中。拥有各具特色的园林式景观温泉汤疗场所10余家,福如东海温泉大酒店的苏式古典园林沐浴、小松原的日式洗浴、帝晶宫的热带雨林水疗、健身会馆的颐家露天温泉等,可让游客充分体验和感受“华东第一温泉”的独特魅力。十一五期间,温泉旅游度假区先后被评为“最适宜度假的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温泉开发利用示范区”、“2008中国十大休闲基地”、“江苏省乡村旅游精品示范景区”、“国家精品旅游景区”、“中国温泉之乡”。 围绕“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东方温泉小镇”的定位,温泉度假区确立“12345”工作思路,着手开展沿街立面、道路景观、楼体亮化的改造工作,力求实现旅游产品开发、市场拓展、行业管理、项目资金等4个方面的突破和景区形象、服务水平、对外影响、内涵品位的提升。“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我们除了推进福如东海水上乐园、隆达娱乐城、温泉演艺中心这些重点项目,还计划把汤姑、汉墓、羽山等历史文化资源包装进来,优先考虑会务、演艺、运动、休闲、景观农业等以休闲度假为主的紧缺项目,加快发展新兴的分时度假别墅、假日旅馆等项目。”温泉度假区党组副书记、镇党委书记冒锋介绍。 全力打造旅游新干线。目前,东海温泉已成为江苏旅游新干线和旅游新三角区域的重要成员,也是连接山东曲阜、泰山,徐州两汉文化以及连云港山海风光旅游线的重要节点。近日,东海温泉成为新获选12家省级旅游度假区之一。获批后的温泉度假区全称调整为“江苏省连云港温泉旅游度假区”,区域规划面积19.7平方公里,东至峰泉路、龙梁河东岸、羽山水库东岸南岸,南至镇区南环路,西至温泉镇与双店镇交界处,北至羽山。年底,温泉旅游度假区还将创建国家4A级景区,在全国度假型旅游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今年上半年,温泉旅游度假区共接待游客达77.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达8236万元,进一步叫响了“华东第一温泉”品牌。 二、温泉旅游度假区 连云港市温泉旅游度假区就位于温泉镇,现已晋升为江苏省旅游度假区,位于中国“水晶之都”—东海县县城西北15公里处,规划核心区约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2平方公里。温泉度假区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距连云港港口80公里、东海县火车站18公里、离连云港民航机场仅25公里,国道、省道横贯东西,东通同三高速、西连京沪高速、南接连霍高速。目前发展成为连接山东曲阜、泰山,徐州两汉文化和连云港山海风光旅游热线的重要接点。 温泉旅游度假区拥有以“泉、山、墓”为代表的丰富旅游资源,旅游经济蓬勃发展。东海温泉历史悠久,独特性强。流传民间的神话传说是仙女汤姑下凡,看到芸芸众生疥疾缠身,就把灵芝仙汤神水洒向羽山脚下,从此这里的人们只要在地上挖个池塘,便有神奇的温水冒出,洗个温泉澡,可祛除百病。据考证,早在明清年间东海温泉就有 “冬夏如汤”的记载,更有学者著《温泉铭》赞之为“名区胜境”。 1973年,江苏省地质勘探队在此钻井两口,泉水常年自流。东海温泉水具有五大特点:一是水温高,井口水温达82℃;二是水量大,区内现有热水井7口,日涌水量5000立方米,泉水常年自流;三是水质优,富含钠、镁、钾、氮、氡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既可浴疗又可饮疗,健身祛病,效果神奇;四是水色美,温泉水清澈透明,在游泳池里呈现天然淡蓝色;五是水层深,井深600余米,安全洁净,可直接饮用。温泉水对多种皮肤病有显著疗效,对防止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亦有较好疗效,具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调节神经、解酒醒神、改善体质、加速关节机能恢复和创伤复原等功效,被国内旅游、康疗专家誉为“华东第一温泉”。区内九龙湾冷泉是高品位的硅酸饮用矿泉水,水质一流,口感极佳。度假区境内的古胜境——羽山是江苏省最早记入《史记》的地方。羽山,又叫惩父山,传说是舜帝殛鲧、大禹出生之地。这里流传着很多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羽山上奇石林立、古迹众多,有“殛鲧泉”、“三缝石”等景点。山下的大禹湖碧波荡漾,美不胜收,上海客商正在进行综合开发。尹湾汉墓出土了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的郡级行政文书档案,史学价值极高,可与《史记》、《汉书》等史籍相印证,堪称“中华国宝”。1998年9月,邮电部为在北京召开的第13届国际档案大会发行了东海温泉尹湾汉墓简牍特种邮票2枚。对尹湾汉墓进行了保护性挖掘,出土了龙纹砖、铜镜、长剑等一批有研究价值的文物。 温泉旅游度假区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已有星级酒店、洗浴休闲中心、会务商展中心20余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家,三家在建,四星级酒店2家,三星级酒店多家。在历年水晶节中都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2011年全区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达1.78亿元。党和国家领导人温家宝、李瑞环、李岚清、回良玉、费孝通等都曾亲临东海温泉。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彭冲欣然题词“怡神之泉”;江苏省委原书记江渭清欣然提笔“东海温泉甲天下”;著名诗人贺敬之感慨而发“东海古神泉,人间新仙境,来此一为客,笑登万里程”。 温泉旅游度假区管委会非常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配套、从配套 到求精求美的转变,全力塑造一个精品的旅游度假区。温泉广场占地面积达6万平方米,亭台水榭、花木掩映、风景秀丽,包括启航、待霜亭、水云榭等10余个景点,是苏北鲁南地区县级以下面积最大、品位最高的休闲广场。温泉旅游度假区的夜景更是迷人,每当华灯初上,温泉大街小巷灯火通明,各种霓虹灯流光溢彩,宛如天上街市。 温泉,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泡温泉过去是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的享受,“贵妃出浴”、“温泉水滑洗凝脂”传为一时佳话,如今温泉沐浴、休闲已成大众的需求、大众的消费。温泉的医疗保健作用,一直以来都倍受推崇。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在《温泉赋》中提到的“有病厉兮,温泉泊焉”就是最好的例证。现在流行的一种说法“请人吃饭不如请人出汗”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健康永远是全人类共同的追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意在健康方面的投资,走进温泉,拥抱自然,投身温泉,投资健康,温泉健身游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近几年来,随着周边的蒙山国家森林公园、沂水大峡谷、彩虹谷、赣榆红色旅游胜地——抗日山等一批旅游景点的相继开发、运营,东海温泉作为连云港市“山、海、泉”三大旅游品牌之一越来越发挥着连接苏北鲁南旅游热线的重要接点作用。2004年,在江苏省著名景点暨精品线路大型推荐活动中,连云港市温泉旅游度假区被《新华日报》百万读者评为“最适宜度假的景区”;2006年温泉农趣园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7年获中国矿业联合会颁布的“全国温泉开发利用示范区”;2008年被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组委会评为“中国十大温泉休闲基地”;2009年获江苏省旅游局颁布的“江苏乡村旅游精品创建试点单位”;2010年获省旅游局颁布的“精乡村旅游区”,被第三届博鳌国际旅游论坛组委会评为“国家精品旅游景区”;2011年在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江苏省旅游协会、江苏省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的走进江苏活动中,荣获“四星级江苏最美地方推选”,获“江苏省星级乡村旅游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中国温泉之乡”、“国家级生态镇”等称号。 (一)“华东第一温泉” 人称东海有“三宝”:水晶、花生、温泉澡。来连云港观光的游客总不忘去东海逛逛水晶城,泡泡温泉澡。 1.美丽的传说 在病魔的折磨下,百姓们想到了祈求天神帮助,于是他们长跪荒野希望神灵能够保佑他们。凄惨之状打动了王母娘娘,即派仙女汤姑下凡救人。善良的汤姑携带灵芝汤来到了人间不辞劳苦的救治黎民百姓们。在救治任务快结束的时候天庭突然有紧急情况把汤姑召回。但还有很多百姓没有得到救治,因此汤姑在临走的时候将灵芝汤留在了人间,变成热浪流入坑里变成了温泉,驱走了病魔。后来很多外地人慕名而来欲能洗洗这里的温泉浴,洗后且体健、润肤、神怡。为怀念汤姑,当地百姓在温泉河畔建庙塑像。今天汤姑像依然矗立在温泉小镇,手持玉瓶,表情如此的温和善良,无声无息的造福着人类。 2.悠久的历史 坐落在江苏东海温泉镇“华东第一温泉”,历史悠久,文明遐迩。明代隆庆《海州志》有“冬夏如汤”的记载,清代《温泉铭》赞之为“名区胜境”,可与陕西华清池媲美。东海温泉水质特优,医学价值颇高。泉水清澈,无色透明,水温高达82℃,PH值7.4-8.5,总硬度9.56-18.62德国度,水中含有氯、钠、钙、钾、镁、氡等十多种化学元素,属氯化物硫酸钠钙型,属国内名泉之上品。该泉热水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和必须的微量元素,对消化、运动、神经、呼吸及泌尿系统的多种疾病均有一定的医疗作用。它具有使皮肤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调节神经,改善体质和加速关节机能恢复的功能。经泉水沐浴,神清志爽,骨舒肌润,对治疗神经痛、关节炎、皮肤病、妇科病、心血管病等均有显著疗效。东海温泉,1963年被收入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并命名为佛硅复合型医疗热矿水,是中国难得的返老还童泉。泉水常年自流,日涌量达5,000立方米,水温82℃,水质透明滑润,富含钙、钠、钾、锌、氟、氡等3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治疗皮肤病有显著疗效,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有较好效果,温泉水还有扩张血管,对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美容美体,改善体质,加速关节机能恢复以及解酒醒神等功能,实属医疗名泉之上品,引得许多国内外运动员前来泡汤养疗,被国内外温泉康疗专家誉为“华东第一温泉”。 3.独特的区位优势 温泉旅游度假区拥有以“泉、山、墓”为代表的丰富旅游资源,旅游经济蓬勃发展。东海温泉历史悠久,独特性强。流传民间的神话传说是仙女汤姑下凡,看到芸芸众生疥疾缠身,就把灵芝仙汤神水洒向羽山脚下,从此这里的人们只要在地上挖个池塘,便有神奇的温水冒出,洗个温泉澡,可祛除百病。据考证,早在明清年间东海温泉就有 “冬夏如汤”的记载,更有学者著《温泉铭》赞之为“名区胜境”。 1973年,江苏省地质勘探队在此钻井两口,泉水常年自流。东海温泉水具有五大特点:一是水温高,井口水温达82℃;二是水量大,日涌水量5000立方米,泉水常年自流;三是水质优,富含钠、镁、钾、氮、氡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既可浴疗又可饮疗,健身祛病,效果神奇;四是水色美,温泉水清澈透明,在游泳池里呈现天然淡蓝色;五是水层深,井深600余米,安全洁净,可直接饮用。温泉水对多种皮肤病有显著疗效,对防止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亦有较好疗效,具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调节神经、解酒醒神、改善体质、加速关节机能恢复和创伤复原等功效,被国内旅游、康疗专家誉为“华东第一温泉”。区内九龙湾冷泉是高品位的硅酸饮用矿泉水,水质一流,口感极佳。度假区境内的羽山是江苏省最早记入《史记》的地方。羽山,又叫惩父山,传说是舜帝殛鲧、大禹出生之地。这里流传着很多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羽山上奇石林立、古迹众多,山下的大禹湖碧波荡漾,美不胜收,目前上海客商正在进行综合开发。尹湾汉墓出土了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的郡级行政文书档案,史学价值极高,可与《史记》、《汉书》等史籍相印证,堪称“中华国宝”。1998年9月,邮电部为在北京召开的第13届国际档案大会发行了东海温泉尹湾汉墓简牍特种邮票2枚。近期我们又对尹湾汉墓进行了保护性挖掘,出土了龙纹砖、铜镜、长剑等一批有研究价值的文物。 4.星罗棋布的温泉 小松原温泉:小松原温泉全称连云港市东海小松原温泉饭店,最初由日本人投资兴建并管理,是一家综合性的温泉酒店。小松原温泉分一、二、三期。一期是纯日式风格温泉,二期以体现中国风格为主,三期将打造出苏式风格温泉,悠享轻松养生时刻! 福如东海温泉大酒店:连云港福如东海温泉大酒店隶属于江苏省钟山宾馆集团有限公司,是江苏省首家五星级温泉度假酒店,坐落于拥有“华东第一温泉”美誉的江苏省连云港市温泉旅游度假区。酒店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拥有200多间雅致舒适的庭院式客房,还有极具江南风韵的118栋豪华别墅。酒店中西餐厅荟萃环球美食,提供细腻周到的服务;可容纳500人的大宴会厅和多功能厅以及中小会议室能满足不同规模的会务需求。日式的小松原温泉让您返璞归真,尊享异域风情;苏式温泉让您体验具有浓郁江南地方特色的温泉服务体系。在这里您将尽享“华东第一温泉”的独特魅力。东海温泉历史悠久,1963年被收入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并命名为氟硅复合型医疗热矿水,是中国难得的返老还童泉。温泉出口水温82℃,水质特优,亦称锂、锶、偏硅酸复合型矿泉水。富含钾、钠、钙、镁和氡等32种矿物质,对人体关节、皮肤和神经系统的疾病以及外伤的恢复有特殊功效。温泉洗浴可调理身体机能,促进新陈代谢。来宾可在室外温泉洗浴空间里尽情体会阳光、温泉、绿色、健康的舒畅之感......酒店水疗SPA及中医、泰式、韩式理疗保健包括养颜美容、美体瘦身、特色花浴、刮痧排毒、耳烛减压等各种服务项目。宾客在舒缓减压、修身养心的同时,能充分领略到温泉与休闲、健康与自然的和谐之美。酒店开业时间2007年11月16日,楼高3层,客房总数152间(套) 颐家露天温泉:颐家露天温泉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泉水历史悠久,独特性强,井口水温达74℃,水质优,属氟硅复合型医疗热矿水,富含钠、镁、钾、氮、氡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既可浴疗又可饮疗,健身祛病,改善体质、对皮肤病,防止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亦有较好辅助疗效,对加速关节机能恢复和创伤复原等,效果神奇,被国内旅游、康疗专家誉为“华东第一温泉”。 颐家露天温泉由东海温泉健身会馆有限公司在原有基础上斥资2000万兴建,是目前江苏省首家以羽山、汤姑文化为主题的园林式古典露天温泉,园内山川瀑潭、绿树红花、行云流水,温泉池星罗棋布。其中汤姑池以民间流传的“汤姑圣水”为主题元素,配合“尧、舜、禹”原水池,依水而建,根据池区分布错落有致而形成温泉水的“高、中、低”温,适合不同体质、不同年龄的人群浸泡,在享受亲水戏水同时达到养身健体的功能。 颐家露天温泉独具特色,“养身六福汤”在纯天然温泉水中加入名贵中药,依据药性的不同,例如:人参、当归、灵芝、陈皮、百草泉等,随意浸泡、随意选择,尤其对中老年的肌肉酸痛、关节痛及脾胃不适、肾气不足带到调养、固本培元的作用。红酒池、牛奶池特为女性准备,在泉水中加入上等红酒及优质牛奶,在感受“温泉水滑洗凝脂”的同时达到缓解压力,清除疲劳及美白消肿与促进睡眠的功能。“动感地带”借助器械的作用,使温泉水形成“气泡、水柱”以“针疗”的手法对人体各部位进行强而有效的冲击按摩,从而达到消除肌肉之酸痛、美化身材线条及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含氧量等功能。 园内根据不同功能区域划分,有养身区、动感区、亲子区、美容养颜区、亲亲鱼疗、健身休闲区及颐味坊、露天茶吧、网吧等,并独家引进“地热带”及“矿砂浴”,通过温泉水的导热功能将天然大理石与矿砂的温度直接作用于人体,对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痛等病症具有独特的疗效.热量分布均匀,或躺,或卧,或坐,享受无限的惬意. 二楼保健按摩区拥有21间各式按摩房,大型休息厅及自助水果区;颐家温泉拥有一支专业的技师队伍,提供中式、泰式、御式护体及独创的颐家风情按摩手法,让您沐浴温泉的同时,真正达到养身的目的; 颐家露天温泉住宿餐饮齐备。客房:东海温泉健身会馆有限公司—颐家露天温泉是挂牌三星级酒店,拥有豪华客房74间及一栋豪华别墅,分别设有中式豪华标准间、中式豪华双人间、豪华商务套房及中、日式室内温泉房,设施齐备、服务周到,全面满足不同住客的需求。房间配有高速宽带上网,让您随时与外界紧密相连。令阁下如处家居之中,倍感尊荣。会议:拥有完善的商务会谈及会议设施,设有容纳150人的大型会议室及3个中小会议厅和贵宾接待室,配套完善的中央空调系统和大屏幕投影仪等各种现代化会议设备,无论是高级会议、商务聚会还是展示活动都能够巨细无遗的满足不同需求。 餐厅:颐家温泉内设中餐美食,环境优雅舒适、典雅古朴,共设120多个餐位与11间豪华包厢,特聘厨艺精湛之名厨以淮扬菜系薄淡、味美、得体的传统风格,并配以创新菜式,竭诚为宾客提供独具特色的餐饮服务。 (二)羽山风景区 羽山是东海县现存最古老的景点,地处东海县城西北部的山东临沭县和江苏东海县交界,海拔269.5米,是东海县的最高峰。羽山东西长约3公里,南北宽1.5公里,她背倚齐鲁、襟怀吴楚,是一座名垂青史的千古名山。登山而望,山的北坡相对平缓。入其中,苍松翠柏,景色怡人。山的南坡峻峭壮观,势不可攀,令人望而生畏。 1.上古传说 尧光山再向东三百五十里的地方,叫做羽山。山下多雨水,但无树木花草生长,多蝮虫。羽山,在祝其县的西南,相传鲧在这里被祝融所杀。祝融是传说中的古帝,后来人们尊他为火神,他是奉黄帝之命,将鲧杀于羽山的。祝其县是汉代所设置的县。 史载上古时洪水滔天,民不聊生。尧帝命鲧去治水,鲧采取不断加高堤防的办法,使河床越淤越高,最终堤倒水决,淹死无数黎民,鲧因此被舜帝杀死在羽山。鲧的儿子禹接替了父亲的治水任务,采用疏导的办法,一心扑在治水上,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顺利地将洪水引入大海,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后来禹接替舜为帝。羽山山顶原有一口殛泉 ,有面盆大,常年不涸。古书上说鲧死后变成三条腿的鳖,住在这个泉中,所以殛泉每遇阴雨天气,泉水便腥不可闻。遗憾的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李堰公社一名姓李的生产助理,异想天开地要引羽山的水灌溉农田,结果派人用炸药轰炸殛鲧泉,千古名泉毁于一旦。由于地质构造被破坏,再也没有泉水流出来了。羽山上还有三缝石,高约10米,石上有3道整齐的劈缝,传说是舜杀鲧时试剑的痕迹。 当地关于羽山来历的传说:传说玉帝妹妹因为下凡和一杨姓书生结婚,生了3个孩子,结果被玉帝抓回压于华山之下。后来杨二郎杨戬劈山救母,因为杨戬母亲被压很多年,杨戬就让母亲晒太阳,玉帝看见很生气,就派出9个太阳来晒杨戬母亲,杨戬为了保护母亲,就去追赶太阳,担山把9个太阳压在山下。在追赶太阳的时候觉得鞋子里有沙子不舒服,就停下把鞋子里的沙子倒出,就形成了两座山就是羽山和另一座山--磨山。 2.文献记载 在我国的许多古文献著作中都有殛鲧的记载,如《虞书•舜典》、《史记•夏本纪》、《左传》、《东周列国志》等古文献及著作中也指出羽山在今天连云港市境内的东海,如《舜典》注:“羽山在东海祝其县西南。”《元和郡县志》、《通典》:均载:“羽山在朐山县。”《辞海》:“羽山在山东郯城县东北。”如今你在网上搜索羽山,所有条目也注明羽山见此一条。 《书舜典》“殛鲧于羽山,”有二说,(甲)在江苏东海县西北九十里,接赣榆县及山东郯城县界,《禹贡》徐州,羽畎夏翟,《孔安国传》“羽中旌旄,羽山之谷有之,”郭璞山海经注谓即舜殛鲧处,清一统志及孙星衍尚书疏皆从此说,(乙)在山东蓬莱县东南三十里,《寰宇记》即殛鲧处,《清一统志》殛鲧于羽山,在东海,此山偶同名耳,《禹贡锥指》舜典传云,羽山东裔,徐州之地太近,非荒服放流之宅,蓬莱县东南有羽山,寰宇记云即殛鲧处,与孔传合,当丛寰宇记说。 《山海经》南山经南次二经有载:又东三百五百里,曰羽山,其下多水,其上多雨,无草木,多蝮虫。 3.名称来历 羽山为什么称其为“羽山”,而并非有些人主观臆料的“禹山”呢? 一种说法是古时候羽山的地方野雉(就是野鸡)比较多,如今羽山也还有野鸡。《禹贡》载:“海岱及淮惟徐州……蒙羽起艺……羽畎(音劝,山谷通水的地方)夏狄。羽畎,羽山之谷也。夏狄,狄雉之羽,可为旌旄者也,羽山之谷出焉。”这段文字说明,上古时候,王者要羽山人民进贡五色土和美丽的野鸡翎。 4.景点介绍 羽山山顶端东侧山梁上有试剑石。相传尧舜之时,洪水滔天,无所止极,民众苦不堪言,舜帝遂派鲧前往治水。鲧未得帝命,偷取“息壤”(传说息壤是一种自生自长的石块和泥土,不是人间的东西,只有天帝所有),以围堵之法,筑堤拦水,终使其治水九年劳而无功,加上又犯有偷窃“息壤”之罪,舜帝派神将祝融赴羽山殛鲧,并赐祝融“殛鲧剑”一把。山上无物可祭剑,祝融见身旁有一块巨石,遂挥其剑朝石上连砍三剑,三声巨响之后,巨石被砍出三条石缝,这就是试剑石。试剑石至今完好,高约10米,石上有3道整齐的劈缝,传说是舜杀鲧时试剑的痕迹。从西面看,巨石上有三条笔直的刀缝。从东面看,试剑石宛如三只兔子在探头探脑,故又称“三兔石”。 山的顶端东北侧有一“殛鲧泉”,有面盆大,常年不涸。传说神将祝融祭剑后,一剑将鲧的头颅削了下来,鲧的热血窜起一丈多高,然后落在主峰东侧山梁上的一块大青石板上,血落处顿时化作一眼山泉,水流淙淙,常年不涸。鲧化为黄熊,钻入水中,此泉成为神泉。传说殛鲧泉泉眼通海,很久以前,临沂城山货商潘大发挑着山货登上羽山,见泉水从石板上流出,深不可测,遂抽出扁担探视,不小心扁担掉入水中。20年后,潘大发又在海州城一饭店内见一盐贩子拿着自己的桑木扁担,问之,说是20年前在海边捡到的,两人一算时间,丢扁担与捡扁担的时间只差两天三夜。20世纪50年代末,因山下干旱,为引水下山,人们在泉内放炮,扩大泉眼,不料炮响之后,泉眼堵塞,殛鲧泉从此滴水不见,只有遗址,令人叹息。 踏入羽山,除试剑石、殛鲧泉可观看外,另有三官庙、禹王庙、出云洞、蛤蟆石等景点,亦让人留恋。 5.羽山水库 羽山水库地处处羽山南麓,埝河上游,1979年建成蓄水,集水面积7平方公里,总库容1235万立方米,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城镇供水、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这里水质清澈见底,平日里蓝天白云和着巍峨的羽山倒影其中,湖光山色,景色秀丽。是一处十分清幽的度假胜地。 (三)尹湾汉墓 尹湾汉墓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温泉镇尹湾村西南约2000米的高岭上。共发掘汉墓6座,出土了大量铜、铁、陶、骨角、漆木、玉、琉璃器和纺织品。二号墓中的缯绣衾被,刺绣大幅图案,纹饰独特。其中在6号墓中出土木牍23枚,竹简133枚。竹简有《神乌傅》、《元延二年日记》、《刑德行时》、《行道吉凶》,木牍有《集簿》、《东海郡吏员簿》、《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东海郡下辖长吏不在署未到官者名籍》、《东海郡属吏设置簿》、《永始四年武库兵车器集簿》、《赠钱名籍》、《礼钱簿》、《神龟占•六甲占雨》、《博局占》、《元延元年历谱》、《元延三年历谱》、《君兄衣物疏》、《君兄缯方缇中物疏•君兄节笥小物疏》以及名讠曷等等,文字近4万字。这批简牍内容十分丰富,反映了西汉末年政治、经济、军事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多属首次发现。它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最完整的郡级行政文书档案。其中元延三年(公元前10年)五月之历谱是我国迄今所发现最早的完整的日书。。对我国秦汉史、古代文学史、古代术数史、书法艺术史、档案学、简帛学的研究等都具有重要价值。这些简牍的到了张政火良、饶宗颐、李学勤等著名学者的高度评价,并被列为1995年度全国社科基金资助项目。1998年9月,第13 届国际档案大会在我国召开,邮电部将尹湾汉墓简牍作为特种邮票《中国古代档案珍藏》的图案之一。2003年公布为江苏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自尹湾汉墓简牍部份资尹湾汉墓简牍料和释文在《文物》 1996年第8期发表以后,立即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包括日本、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和国内学者的高度重视。当前已公开出版的有关专著五部和70多篇论文。论文的触角已接触到汉代生活的各个层面。一时间,尹湾汉墓简牍成了国内外历史界、考古界特别是简牍研究专家瞩目的焦点。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廖伯源先生,1997年初,才获见国内出版的1996年8月号《文物》, 1998年7月,其专论尹湾墓简牍文书考证的专著《简牍与制度》已经由台湾文津出版社出版。今年五月廖先生又利用尹湾简牍资料新出《秦汉史论丛》一本,约二十万字。其考证之精辟,速度之快,也是前所未有的。 从文物的抢救、保护直至合作研究的全过程,得到了市县文化局诸位领导的关心和支持这是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保证。 尹湾汉墓简牍,是指出土于东海县温泉镇尹湾村西南约2000米的高岭六个汉墓中的六号汉墓的23枚木牍和133枚竹简。其中出土竹简有《神乌傅》、《元延二年日记》、《刑德行时》、《行道吉凶》,出土木牍有《集簿》、《东海郡吏员簿》、《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东海郡下辖长吏不在署未到官者名籍》、《东海郡属吏设置簿》、《永始四年武库兵车器集簿》、《赠钱名籍》、《礼钱簿》、《神龟占•六甲占雨》、《博局占》、《元延元年历谱》、《元延三年历谱》、《君兄衣物疏》、《君兄缯方缇中物疏•君兄节笥小物疏》。从发现到成书出版历时三载,文易六稿。张政烺先生在鉴定书中的评价是:“从我 94年8月初见到这批文物照片到今年结集成书出版,时仅三年,是我多年来所见简帛书整理中速度最快的高水平的著作”,原中国考古研究所所长徐苹芳教授认为:“此书释文准确,达到当前的高水平。”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教授认为此书“在已有的关于汉代简牍释文和整理工作中,是一项高水平的成果,完全达到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所要求的标准。” 李学勤先生在《尹湾墓简牍》出牍鉴定会上指定:“这次《尹湾汉墓简牍》的出版,属于整理的成果。研究工作不是一代人两代人所能完成的。”是的,将这些资料公布于社会,为专家学者的研究活动提供第一手资料,促进历史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就是我们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另外,由连云港市博物馆、中国文物研究所主编的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尹湾汉墓简牍综论》也于 1999年2月出版发行,其中收集了国内27位学者有关尹湾简牍研究的专论。1999年4月,由日本国社团法人日本书艺院,编辑发行的《尹湾汉墓简牍》,选取了尹湾简牍中有重要书法艺术价值的《神乌傅》等重要简牍,作为1999年日本书艺院展的特别纪念品,在日本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从《尹湾汉墓简牍》公开出版不到一年,利用尹湾简牍在汉史研究上有六大突破: (1)校订《汉书》、补正史籍之突破 《汉书》是研究汉史的信史之作。但在两千多年的转抄、点校和翻印过程中,由于人为的因素,传世典籍,递相传录,极易羼入后人的修改乱窜。《集簿》、《吏员总簿》、《设置簿》等簿籍中揭示的第一手资料,时人实录,原物原貌,原字原形,无窜改之嫌,因而填补了一些关键性的空阙,可以直接用来校订《汉书》,补正史籍,评判前人研究成果的有关结论。 《集簿》中有关一些县的名称,可以用来校正《汉书•地理志》中一些县名的讹错。如“海曲”乃“海西”之误。“祝其”当为“况其”之误。“于乡”当为“干乡”之误。“兰祺”当作“兰旗”,“南成”当作“南城”。东海郡有:“平曲”,一为县一为侯国。有人或以为侯国之“平曲”,一为县一为侯国。有人或以为侯国之“平曲当作“曲平”,现在可以断定二平曲是正确的。 《汉书•地理志》中有“朐有铁官”之记载。而《吏员总簿》和《长吏名籍》中东海郡下仅有下邳铁官之设,而伊芦有盐官,另有“郁洲”、“北蒲”两个盐官别治。这三地皆为朐地,可证《汉书•地理志》中“有铁官”当为“有盐官”之误。 (2)汉武库研究之突破 尹湾汉墓简牍中《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的发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是我国迄今为止所见有关汉代武库建设中时代最早、内容最完备的统计报告,而且是发现在内郡政府文书档案上,其文献价值更非同寻常。正如中国文研所李均明先生在其武库《初探》中所言:该报告“指标项目甚多,数列明确,对我们深入了解汉代武器装备的情况,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弥足珍贵。” 集簿中开列的是一个郡武库中珍藏车马器及与其相配应的作战武器和其它装备。其中皇室器物与库存器物分列清单。皇室器物冠以“乘舆”,库存武备以“库兵车”统称。其中库存武备之数量足以惊人,两项合计,“凡兵车器二百四十二千三百二十六万八千四百八十七”。 东海郡武库当为国家设在内郡的武库之一。《汉书•成帝纪》如淳注引记载:“北边郡库,官之兵器所藏,置令。”汉代不仅在长安,洛阳建直属中央的国家武库,而且在边郡、内郡分设武库。从集簿中档案记录来看,东海郡武库有两个特点,一是库存量大,如弩的总数即达 537707件,矛的总数达52555件,有方(戈类兵器)达78392件。仅以此三顶足可装备50万人的军队,远远超出一郡武库之所需。二是该武库不属东海郡管辖。因为在东海郡吏员总簿或吏员设置簿都未见有“库令”的设置,因而可以断言,东海郡武库是国家设在东南沿海的直接受中央管辖的国家武库。 (3)西汉上计制度研究的突破 尹湾汉简中《集簿》的发现为研究两汉时期的上计制度提供了迄今为止第一份实物范本,其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居延汉简、敦煌汉简中各种簿籍可谓大量发现,但还没有县、郡级上计文书的发现,因此尹湾《集簿》就更为珍贵。 所谓上计,即由地方行政长官定期向上级呈报上计文书,报告地方治理情况。县令长于年终将该县户口、垦田、钱谷、刑狱等,编制为计簿。从尹湾出土的实物看,它的准确名称应为《集簿》。呈送郡国,郡国再由计吏根据各县的集簿分类统计,再编制郡国向中央上报的集簿,由上计吏专程送长安,上报中央。朝廷据此考核、评定地方长官的政绩。这种制度至西汉已十分完备,并有专门刑律《上计律》来保证上计制度的规范实施。关于上计具体内容,过去从未见过完整的范本,研究者只据胡广《汉官解诂》所言,为“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盗贼多少”等几项。而尹湾汉墓中出土的 1号木牍是2000年前西汉晚期东海郡上计的原始资料,即使不是原件也是上计的副本,凿凿可信。《集簿》的木质为侧柏,长22.7厘米,宽6厘米,厚0.25厘米。正反两面书写,正面12行,反面10行,约700字,草书墨写。这 700字22项的统计,就是东海郡向中央上计的完整的内容实录。看起来是一组组枯燥无味的数字,而正是这一组组数字,具体地反映了西汉晚期社会形态的各个层面,再现了西汉时期人民的多彩的社会生活的画画。社会学家、历史学家惊奇、浩叹。他们从这一组组数字里获得了汉代人透露的历史信息;他们从这一组组数字里汲取起无数的源泉,流淌出一篇又一篇的宏文巨制。 (4)西汉政治制度研究的突破 西汉政制定度研究的范围很广,包括政府机构的组成及其运作,法律制度的建立及其应用,军事制度的形成及其变化,文化教育制度的设施及其影响等。 汉代职官制度的研究,以往多注重于文献,大多没有跳出《汉书•百官表》、《后汉书•百官志》、《汉旧仪》、《通典》等一些古籍中关于汉代职官设置的记载。而且多侧目于中央政权中的职官设置,最多到郡县职官设置。自居延汉简、敦煌简牍等一些边郡档案文书出土以后,汉代职官制度、政治制度的研究向更广阔的领域发展,成果丰硕。自 60年代始,台湾严耕望先生力致于汉代地方行政治制度的研究完成了系统力作《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将汉代政治制度的研究推向深入,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为史学界所推崇。但囿于文献,新的考古材料的阙略,使许多问题,诸如亭制、乡里等机构问题也未能作深入的探讨。翦伯赞先生在其《秦汉史》著作中对西汉盐铁官的设置从郡官以下即语焉不详,甚至有所臆测。自王毓全先生《汉代“亭”与“乡”、“里”不同性质不同行政系统》一文发表后,聚讼纷纭,论争近三十年。而尹湾汉简一出,各项簿集中的有关记载,条理分明,系统有别,多年的论争问题开始明朗。新的史料,为秦汉史的研究拓了新的渠道,提出了新的课题。 (5)西汉术数类简牍研究的突破 术数作为学科的类目,始于西汉。《汉书•艺文志》载:“(刘)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录,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术数类包括天文、历谱、五行、龟占、杂占、刑法等。尹湾简牍中发现的术数类简牍,有如下几种:一是记于木牍之上的《元延元年历谱》、《元延二年历谱》、《元延三年日书》、《神龟占》、《博局占》;二是记在竹简上的《刑德行时》和《行道吉凶》。 《元延元年历谱》和过去出土的西汉历谱相对,其最突出的价值在于其一年中的四时八节、伏、腊、祭日记载齐全,为过去居延简中发现的历谱所未见。为我们研究西汉的历法又提供了一份完整的实例。对于纠正《万年历》中的错讹将起到直接的校正作用。对于重构西汉朔闰表及历式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6)《神乌傅》与文学史研究的突破 《神乌傅》是尹湾汉墓出土的简牍中唯一的一件文学作品。它写于 21支宽简上。出土时顺序散乱,其中18支书写正文,一支书写标题,一支字迹漫漶不清,所记或为此赋的作者或为抄写者。另有一支素面简。 “傅”在汉代是“赋”的通假。《神乌傅》是创作于西汉晚期一篇佚赋,全文约 664字。它讲述了一个十分动人的禽鸟故事。这是一篇亡佚两千多年的非常完整的汉代俗赋,其风格和以往传世和新发现的一些属于上层文学上的汉赋相比,无论从题材、内容和写作技巧来看,更接近于民间文学。此赋以四言为主,用拟人化手法,讲述乌、鸟争巢的故事,与曹植的《鹞雀赋》和敦煌发现的《燕子赋》四言为主的写法如出一辙。它的发现把这种俗赋的历史提早了2000多年,这在古代文学史上特别是赋的研究上,大大地丰富了古代俗赋的研究内容。 《神乌傅》的发现价值不可低估。它为汉赋增添了一个新的源头,它补充了古代禽鸟寓言文学系列中的又一个实例。使人们对这一类文学现象,从产生发展延续、变化的过程中有了一个更系统的认识。通过对《神乌傅》源流的观察,起到举一反三,提高人们对古典文学某些主题、题材、意象的产生、发展、继承嬗变的兴趣,从中总结出某些艺术思维的经验与教训,这也是一种新的文学研究的视角。 《神乌傅》是我国古代文学史资料的重大发现。补了费振刚先生主编的《全汉赋》的一个空白。更为重要的是《神乌傅》的发现与发表给文学史家一个新的反馈。研究文学史不能孤立地去注意文学现象,更要注意考古资料的新发现。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中曾出土《唐勒》佚赋的残简,安徽阜阳双古堆曾出土《楚辞》及辞赋的残简以及东海尹湾《神乌傅》的发现,将把西汉赋史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里程。“文史一家”文学和历史双双携手,将会开辟出文学研究的新天地。 这批简牍作为西汉末年内郡政府的文书档案,其细致性、完整性和系统性的确为过去所发表的五类汉简(敦煌、酒泉、张掖、武威、罗布泊)中所仅见。这批文书档案出自一个确切纪年、明确身份的西汉东海郡功曹史师饶的墓中。文书档案,包括私人文书和汉赋佚篇都是墓主人生前特定地位应该掌握占有或保管收藏的档案和资料,完全可以排除随意制作的可能性。而作为陪葬品带入地下,不仅是汉代葬俗的反映,而且为了希企其仍然具有位宠职高一如生前的地位。因而又确立了这批简牍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尹湾汉墓简牍的学术价值是不可低估的。它对于秦汉史、中国政治制度史、档案史、军事史、术数史、文学史、书法史、简牍史以及古籍整理和档案保护技术的研究,都将提供全方位的第一手资料。北大裘锡圭先生说:“对尹湾汉墓的简牍怎样评价都不过份。” 尹湾汉墓简牍区区 4万余字,但文献价值极高,等待专家学者的继续研究。 今天的温泉,正逢天时、地利、人和。面对未来,温泉人正依靠温泉神水的独特资源优势,整合优化配置温泉资源,放大“华东第一温泉”品牌,按照“精、特、美”的原则,高标准、高速度地建设一个国际化、现代化、人文化的大型旅游度假区,努力把温泉建成华东地区一流的集休闲度假、健身娱乐、商务会议、办公等为一体的“休闲度假胜地”。 【作者简介】王永民,男,中学高教师。先后被评为连云港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连云港市骨干教师、连云港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东海县优秀青年教育工作者、东海县优秀教育工作者、东海县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并受到东海县人民政府的嘉奖。主持市“十一五”课题的研究并顺利结题。教学之余,致力于教材教法研究,在《地理教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育》、《江苏教育研究》、《高考金刊》、《金榜》、《考试》、《中学政史地》、《思维与智慧》、《考试报》、《素质教育报》等20余家教育教学刊物发表教育教学文章300余篇。另有多篇论文在省市论文大赛中获奖。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