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文学家陆机的《文赋》中有“心骛八极,神游万仞”的句子。意即诗人进行艺术创作时,思想可以纵横驰骋不受时空的限制,心思转遍了上下左右,东南西北,神思游遍了一万仞那么高的地方。这里说的就是想象的艺术创作手法。新奇的想象可以开阔诗文的意境,使之更加瑰奇壮丽,也可把深刻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它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要使这种创造具体化、形象化,并且能把深刻的道理寓于其中,就需要调动多种方式来大胆地虚构。 一、想象中运用奇幻的夸张,来寄寓理想 诡奇的想象往往借助奇幻的夸张来倍增其诡奇,运用荒诞变形的夸张,能够变平淡为奇崛,化腐朽为神奇,使幽隐而昭然,用生动的语言揭示抽象的哲理。而夸张也会为突出描写对象的某些特点而依附神思飞越的想象,选取新鲜独特的视角,打破时空跨度,推倒阴阳界碑,随意整合,尽情演绎,从而以之来寄寓自己的理想。 庄子于奇丽诡谲的想象中运用奇幻的夸张表达了其深沉曲折的情感。生活的困顿让他鄙弃荣华,看淡名利,力图于乱世中保持不俗的人格,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于是乎他使用如椽大笔展开奇诡的想象,大胆的夸张,且从中寄寓了别人所无法了解的社会理想。比如:他写“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用语汪洋恣肆、浩渺奇警,以雄奇开阔、意境磅礴的气势尽显鹏鸟之大;他又写“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来极言寿命之长;庄子之所以极尽夸张之能事无非是借助硕大的鹏鸟、长寿的冥灵、大椿来表达“至人无己”的崇高道德境界。 二、想象中运用形象的比喻来阐明观点 比喻想象,是指在写甲事物的时候,想到乙事物有相似的地方,就用乙事物来比喻甲事物。写景状物时运用比喻想象能突出生动的形象,强化特定的意境,议理抒情时运用比喻想象能使抽象的情与理形象生动、耐人寻味。在《逍遥游》的节选部分,庄子运用比喻,具体形象地说明天地万物皆“有所待”的道理。于想象中选取了鲲、鹏这组生动雄伟的意象来自喻,表明了作者追求绝对的精神逍遥却无法真正逍遥的内心苦闷。又以“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的连类譬喻,把“世间万物都要有足够的凭借,都要受到不同的限制”这个道理说得鲜明生动而又易于理解。 三、想象中运用妙合的虚实来辨清道理 艺术创作中利用巧妙结合的虚实能给人无垠的想象空间。所谓的“虚”是指知觉中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世界和梦境等。“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实象、事实、实境。虚实的概念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 “虚实相生”是指借助虚与实的巧妙结合、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意象,开拓意境,形成强烈的对比,进而突出中心、辨清道理。如:《逍遥游》中,作者以鹏鸟为虚,以斥鴳为实;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深邃思想为虚,以“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宋荣子与“御风而行”的列子为实,妙合无垠,使文章达到挥洒自如的效果。 虚和实相反相成形成强烈对比,就能突出主旨,辨清道理。如:庄子以鲲鹏为虚,以蜩与学鸠为实;以冥灵、大椿为虚,以朝菌蟪蛄为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不管渺小还是硕大,不管短命还是长寿都不能离开所赖以存在的凭借,世间万物尽管存在着小大之辨,但都不能达到真正逍遥的境界。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