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假期,电影院门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京剧厅里却冷冷清清;星巴克里无座可寻,旧茶馆却门可罗雀…… 中国人永远不担心这些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化标识会消失,因为所有人都认为“总有人会去做的”。然而它们却又真的在流失,没人能够否认。与其说“总有人会做”,为何不说“我会去做”? 何不行动! 我们所拥有的节日、中医、文字、历史文人……有太多值得我们珍惜的东西,却被视如敝屣。而文化流失的主要原因,都只是人们认为文化的传承与自己无关,是别人的事。殊不知,人人如此,文化何存,传统何存? 李白有诗云:“屈原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屈原对诗赋与人文思想的贡献不可估量,是古时许多文人墨客的目标。可是现在的人们做了什么呢?端午节吃个粽子似是走过场,中学生只抱怨《离骚》难懂又难记。岂不可笑! 在一场申遗的闹剧中我们似乎如梦初醒般重视起端午节,可是我们中却没有人站起来保护端午,我们凭什么生气? 也许有人会说,那些古传统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了。是的,有许多的文化传统真的“老了”,但这并不代表我们要放弃。反之,如果加以改进与创新,那么文化就能很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继台北故宫“朕知道了”胶带之后,北京故宫也推出了许多新奇有趣的文化产品。这些文化产品融入了新时的元素,同时也带着人们走近明清时期的服饰文化。这是文化创新对传统文化繁荣的最好诠释。 如果每一个人都尽一已之力,去传承文化,给文化带去时代的元素,而不是仅仅空想一句“总有人会去做”,那么中华之文化终将长盛而不衰。 龙应台说:“一座城市的星巴克越多,这个城市的紫藤庐就越重要。”当外来文化越来越多时,我们更应着手去振兴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让东方之巨龙腾空而起,傲视群雄。 改掉“总有人会”这个口头禅吧!传统文化需要每个人都去尽一份力。与其说“总有人会”,何不行动? 只愿如旧时手艺人一般传承古老文化,虽然微如蝼蚁,却也圆融安详。 只愿行动起来,以一已绵薄之力,换中华文化长盛不衰。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