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晴光好,蓄力正当时。为深刻挖掘阅读教学与写作的深度关联,切实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全面深化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推广新教材与写作有机相融成功经验,5月9日,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在东海高级中学举办“指向写作能力提升的高中语文中观阅读教学设计实践”研讨活动,100多位高中语文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共安排了两节示范课和三个专题讲座。 一、基于阅读,指向写作,课堂教学有新意 第一节是东海高级中学李伟杰老师的示范课《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写作关照——让语言披盔戴甲 为自由而战》。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品味经典演讲稿中有感染力的语言,从而写好语言有张力、情感有温度的演讲类文章。 基于这一目标,李伟杰老师围绕“学习演讲,了解基本知识”、“自选片段,朗读品味语言”、“片段练习,习得表达方法”这三个部分展开授课,在授课过程中始终坚持学生练习、教师指导的原则,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演讲稿作为写作的一种重要实用文体,如何引导学生写得有特色且有感染力,在教学上,既要设计得踏实,又要力求有新意。李伟杰老师的这节课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其踏实体现在对语言架构的落实和经典演讲稿的回顾上,其新意则体现在读写结合和直击高考上,力争在切实的写作训练中实现尽可能高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接下来,由我校王海英老师执教《源于逻辑 归于逻辑——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写作观照》示范课。 王老师首先明确《新课标》中关于“逻辑”的目标要求,从而指出学生作文中常见的逻辑思维缺失现象。王老师以“学习一点逻辑知识”、“他山之石(源于逻辑)”“学以致用(归于逻辑)”“巩固提升”四个活动为支点,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大胆尝试,并将“阅读——写作”共融共通,引领学生在理解中掌握“逻辑的力量”,在阅读中感受、领悟、赏析,从而完成由鉴赏美到创造美的升华。 二、立足实践,高屋建瓴,专题讲座有实效 两节课后,东海高级中学市劳模创新工作室主持人徐雪梅老师做了“指向写作能力提升的高中语文中观阅读教学设计实践与策略”主题讲座。 徐老师指出,从写作能力提升的高度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单元及课外阅读篇目重新整合,构建指向具体写作训练目标的主题模块,建立高中语文各种文体样态的阅读教学内容与写作能力提升的密切关联,规划、设计指向写作能力提升的学习路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核心素养在高中语文课堂落地生根。徐老师通过“微写作”的“仿起名号”、“仿写古诗文”、“引用化用”以及“大作文”的“学写文学评论”、“美写议论文”的实践教学总结了“指向写作能力提升的高中语文中观阅读教学”的可操作路径。徐老师的讲座,既以丰富扎实的理论引领教学,又以丰富详实的课例巩固理解,让与会老师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接着,东海县第二中学章荣斌校长以“整合单元学习要求,构建校本化的写作系列课程”为题开展讲座。 章校长认为,无论是教材编写还是课程标准都突出了“学习性写作”、“写作的工具性”和“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故而,“写作教学应该立足具体的单元展开设计,应该在宏观的系统下,明确写作任务与本单元的文本关系、任务提出的情境、任务目标、任务要求。”在此基础上,章校长提出了“校本化的写作课程构建主张”,即“立足单元阅读,从中生发写作任务”、“把握教材写作知识体系,提供写作学习指导”、“重视单元写作任务的整体设计”。最后,章校长联系文本实践展示了“校本化的写作课程的初建”的架构范例。章校长的讲座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既为一线老师在方向上指点了迷津,也提供了不少已经成型的经验参考。 最后,是市教育局教研室高中语文教研员马长根老师的讲座《善读能写,语文教学的应然追求》。 马老师指出,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一体两面。阅读的广度、深度不仅制约学生的写作能力,“你的读书境界还决定你的人生高度”。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目的的阅读,积累、体悟、转化你的独家素材”,可操作的手段为“积累有品位的、有体温的、鲜度的、生发的独家素材”,也可以从教材中汲取写作营养,从而更好地完成读写融通。马老师强调,读写结合可以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方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奠定基础。最后,马老师勉励与会的语文老师,“要想改变现在这种写作现状,我们要思考、要研究、要行动!” 此次研讨活动有的放矢,既有专家的真知灼见、高屋建瓴,又有教师的示范引领、积极探讨。活动虽落幕,但教研不停步!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