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诗词古韵,促教研相长 ——“董婷婷高中语文名师成长工作室”研训活动 夏日徐来,韶光依旧,梦想如初,成长不息。为发挥“晶都名师成长工作室”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倡导先进教学理念,落实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交流成功教学经验,引导课堂教学发展方向,推进中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5月10日,“董婷婷高中语文名师成长工作室”在东海高级中学举行主题为“新课标新高考背景下的古诗词教学”的观摩、研训活动,工作室全体成员及部分东海高级中学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为期一天,上午展示三节示范课,下午进行评课研讨并开设三个专题讲座。
第一节是东海高级中学程欢老师的示范课《古诗词中的用典——以<贺新郎>为例》。程欢老师围绕“概念阐释,初步感知”“分门别类,一目了然”和“深入研读,品味作用”这三个环节展开授课,并旁征博引,点面结合,通过新旧知识的融合,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用典在古诗词表达情感中的作用。 第二节是安峰高级中学陈立国老师执教的《任务群教学:古诗词的诗体和诗风》示范课。陈老师结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登高》和白居易的《琵琶行》进行群文教学,引导学生辨析这三首诗的诗体和诗风的特征,感受不同的诗体、诗风对表情达意的效果,在反复诵读中,又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突出。 第三节是东海高级中学孔凡平老师的示范课《花红柳绿间晴空——古诗词鉴赏之比较阅读》。孔老师通过回顾高考古诗词鉴赏的考情考题,使学生明确考试的命题方向和命题特点,又在帮助学生查找分析复习中的盲区和短板中,寻找相应的补救措施——关注表达技巧的具体分类,对于高三最后的冲刺备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二、立足高考考点,关注教学策略,专题讲座有针对性 下午,全体工作室成员对上午三位老师的示范课进行了积极的评课研讨,在充分肯定他们课堂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和时效性的同时,也指出了一些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意见。之后,开设了三个微讲座。 第一个微讲座是东海高级中学段万娟老师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诗词教学的思考》。段老师通过对学生古诗词学习现状和教师古诗词教学现状的分析,依次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教学建议。段老师指出:对于基础年级,要树立三年目标规划: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古诗词语感,读懂诗词;总结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课内课外相结合,由点到面,再由面到点,学以致用。 第二个微讲座是石榴高级中学伏梅老师的《以生考熟,教考结合——古诗词阅读备考策略》。伏老师通过对近两年来高考诗歌鉴赏主观题设题方式的分析,提醒我们在高三冲刺迎考的过程中,要对初高中课本上的古诗词给予充分的关注和理解,要以课本知识为背景依托,解决题目情境化的新问题,一定要避免出现入宝山而空返的遗憾。 第三个微讲座是东海高级中学寇元堂老师的《品诗言情——古诗词有效教学和高分策略》。寇老师首通过对古诗词试题的选材、题型、考点和分值的梳理,给出了高三古诗词复习的建议措施,并结合具体的例题从基础强化和应试策略两方面,作出了深入的讲解和分析。寇老师认为,在有效的复习迎考中,古诗词教学要注重基础检测,查找缺漏;要以点带面,构建体系;要真题强化,内化双基;要以面覆点,完善思维。 三位老师的讲座高屋建瓴,既有完善的理论指导,又有详实的考题呈现,还有有效的方法建议,为古诗词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措施,使工作室成员获益匪浅。 最后,工作室主持人董婷婷老师对本次研讨活动进行了总结。她认为古诗词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能很好地实现古诗词文化的传承。董老师勉励老师们继续潜心钻研、笃行不怠! 行而不辍,履践致远。本次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以研促学,以研带学,有利于切实提高高中古诗词课堂教学的质量,推动教学工作向纵深发展。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