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国人瞩目的高考已缓缓落下帷幕,可学校高三教学楼前的彩旗条幅仍迎风飘舞,上面写满的甘为高考洒血汗的豪言壮语仍虎虎生气,好像一切还未过去,一切还将继续。就像我二十年前的高考记忆,我曾经那么想把它忘记,可它在脑海中那么清晰。 时间流逝之疾恰似女人美好而短暂的青春,一恍间,距离我参加高考已整整二十年了。 二十年前,学校的规模远没今日庞大,学生的数量远没今日众多,人们对高考的态度也远没今日热切。那时候学生能考上高中尚且不易,就更别说大学了。 当年我所在的乡镇中学,高三只有两个班,一个文科一个理科。我是文科班的尖子生,也是备受老师们青睐并寄予厚望的学生,特别是英语老师,对做了她三年课代表的得意弟子颇为器重,一直鼓励我考北京外国语学院。 那时,高考安排在七月间,正值酷暑炎炎之时。高考之前还有一次预考,相当于选拔考试,达到一定的分数才能参加高考,乡镇中学基本上一个班要淘汰掉三分之一左右。考场安排在离家六十里的县城中学,我们必须提前一天去安排好食宿,之后乘车熟悉考场。 高考离家之时,一切都和平时一样,没有什么不同。爸爸照常上班,只是妈妈起得很早做了肉馅的饺子。我们这里有个风俗,临出门时吃饺子,取其意“弯弯顺”。妈妈亲自把我送上车,并叮嘱我“好好考”,然后就回家了。 学校将我们六十几个考生安排在一家简陋的旅店住下。那几天出乎意料的热,即使坐着不动,也会浑身冒汗;旅店里的蚊子出奇的多,像一团团嗡嗡作响的迷雾;更令人想不到的是旅店里竟没挂蚊帐,我们乡下孩子没出过远门,也不懂如何去改变这种状况,只能忍受着。 临考前的那个晚上,我和同住一室的同学被蚊子与酷暑折磨得几乎一夜没睡。到了天放亮的时候,有清风微微吹来,蚊子也酒足饭饱四散飞去,我们才沉沉入睡,直至英语老师急切地敲门才豁然惊醒。 昏昏然来到考场,木木地坐在考桌前,呆呆地看着考卷,上下眼皮来回厮打。试卷上密密麻麻的方块字好像聚在一起的蚊子,在我眼前飞来飞去。优美的现代文阅读也索然了无意味,原本拿手的作文也匆匆而就没了章法。 至关重要的高考第一场以我的黯然神伤结束了,虽然之后在老师的关注下住宿房间里点了蚊香,蚊子倒是没了,但浓浓的烟雾熏得我头昏脑胀,之后的五场考试发挥如何就不难想象了。 回到家中,面对父母的询问我无言以对,闷闷地将自己关在卧室里。可叹我的高考啊,我为之寒窗苦读十一年,曾经憧憬了千万次希望能借此打开理想院校的大门,就这样悲戚地结束了。 毫无悬念的,我的成绩非常不理想,距离我的外语学院理想相差甚远,只能上一所普通大学。我打定主意复读。可二十年前,普通的乡村连走出一个中专生尚且能引起轰动,何况大学生呢!并且乡亲们认为只要转成城镇户口,就是天大的了不起。所以,父母对我的复读想法颇不以为然。 就这样,我勉勉强强地上了一所师范院校,但我并没有停止对梦想的追求,而是坚持自学,在毕业之季同时拿到了学校专科与自学本科的文凭。 如今我在一所省重点中学任教,看着眼前人去楼空辉煌仍在的高三教学楼,遥想二十年前的高考,我的心中还有一丝隐隐的遗憾与酸楚。 |
Powered by Discuz! ganzhong
© 2001-2025 Discuz! Team.